伍惠玲,秦 雪,宁自觉,何 雨,刘 波,陈以文,邱庆明,陈智平,李 山*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实验部,广西 南宁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宁530021)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种以造血干/祖细胞获得性突变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1]。随着临床上MIC分型的应用,要求在FAB分型的基础上开展免疫学及染色体检查。特异性染色体的异常是恶性血液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能代表疾病的本质,细胞染色体分析已成为研究和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2]。本文就AL进行染色体分析,探讨AL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发病机制。
1.1 病例资料 本院门诊和住院初诊AL患者31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0例。男198例,女112例;年龄1.5-77岁,中位年龄53岁。每一例于治疗前同时抽取骨髓进行MIC检测。排除继发于MDS、治疗后的白血病。
1.2 细胞形态学检测 骨髓细胞涂片常规瑞氏-吉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分析各阶段细胞形态和比例。常规进行过氧化物酶(POX)、PAS、铁(Fe)组化染色。按FAB分型及基于FAB分型的国内分类法确定AL类型。
1.3 免疫表型分析 取新鲜骨髓细胞EDTA抗凝,制备白细胞悬液,采用CD45和侧向角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髓系单克隆抗体有CD13、CD33、CD64、CD14、CD117,T淋巴细胞系为cCD3、CD5、CD7,B淋巴细胞系为cCD79a、CD19、CD20,巨核系为CD41、CD61,红细胞系为 Gly-a,干\祖细胞为CD34、HLA-DR。流式细胞仪为Coulter Epics XL,分析5 000-10 000个细胞。结果判定以胞膜抗原阳性细胞≥20%为阳性标准,胞浆抗原≥10%为阳性标准。
1.4 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 抽取骨髓液1-2ml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经过直接培养法、24h培养法,收集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常规制片后,用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显带,分析10-30个中期细胞,核型异常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法体制(ISCN)1995》进行描述。
2.1 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
按照FAB分型标准,AML 190例中M1 12例、M2 58例,M3 38例、M4 39例、M5 20例、M6 5例、M7 5例、分类不明3例,混合细胞白血病10例。免疫表型单纯髓系175例,T-髓系3例,B-髓系7例,裸细胞型2例,对于形态学分类不明经免疫表型分析证实为髓系3例。
ALL 120例中 ALL-L1 2例,ALL-L2 111例,ALL-L3 7例。免疫表型单纯T系20例,单纯B系93例、T-B系5例、裸细胞型1例,B-髓系1例。
2.2 细胞遗传学分析
在190例AML患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者有103例,占54.21%(103/190),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涉及到34种数目异常,38种结构异常。
在平衡易位中,以t(8;21)(q22;q22)为最多见,共22例,占所分析患者的11.6%(22/190),而在 M2患者中占37.9%(22/58)。t(8;21)(q22;q22)易位仅在M2中检测到,在其他类型中未发现。在22例t(8;21)(q22;q22)中有4例同时伴随其它异常,其中有2例检测到+8,1例+4,1例del(3q)异常。M2患者中有6例检出复杂染色体异常(涉及3条或更多条染色体的异常)。
平衡易位中出现频率其次的是t(15;17)(q22;q12or21),共16例,仅在M3中检测到,其他亚型未发现,占所分析患者的8.42%(16/190),而在 M3患者中占42.1%(16/38)。另一常见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inv(16)(p13q23),共检出7例,其中 M45例,M52例。M4患者中有4例为M4Eo型,全部出现inv(16)异常,异常率为100%(4/4)。如表1所示。在120例ALL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有63例,占52.5%(63/120)。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t(9;22)(q34;q11),共19例,占15.8%。19例中有18例为ALL-L2型,1例L3。2例L1全部检测出异常,分别为del(9)(p21),del(3)(q21)。7例L3中有3例检出异常,分别为del(6)(q21),t(9;22)(q34;q11),t(4;11)(q21;q23)。L2有58例检出异常,包括11例数目异常,超二倍体易见。47例结构异常,以t(9;22)(q34;q11)检出率最高,共18例,其次为t(8;14)(q24;q32)、t(4;11)(q21;q23)各3例。如表2所示。
表1 177例AML患者各FAB分型(M1-M7)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表2 120例ALL患者各FAB分型(L1-L3)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组异质性很高的恶性血液病。随着城市污染、环境气候变化、饮食习惯等的改变,AL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跨越各个年龄层,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AL的正确分型对白血病的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观察疗效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6年,法、英、美提出了AL的FAB形态学分型方案及诊断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多和最广的分型方法,也是诊断白血病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之一[2]。但形态学诊断存在主观性,近年来,国际上在FAB分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免疫学及染色体的研究,结合临床综合进行分型。其中,细胞遗传学检查较形态学及免疫表型检查更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生物特征,更能代表疾病的本质,细胞染色体分析已成为研究和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据文献报道,急性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通常为60%左右,这与中期细胞培养的质量技术及显带技术有一定的关系[3]。本研究对310例AL患者采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总共检出166例异常核型,占53.5%,与国内外报道比例相符[3,4]。2001年,WHO提出的AML分类标准更加强调了重现性遗传学异常:伴有t(8;21)(q22;q22)、t(15;17)(q21;q21)、inv (16)(p13;q22)和11q23染色体异常的AML[5]。这为揭示AL发病机制、靶基因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本研究AML异常核型中,以t(8;21)为最多见,主要集中在 M2亚型。其次是t(15;17),仅在 M3中检测到,其他亚型未发现。WHO分类标准将其作为M3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inv(16)的异常主要在 M4患者发现。这与文献报道的FAB相关性特异性染色体重排一致。ALL患者中异常检出率最高的是t(9;22),数目异常以超二倍体、多倍体常见。参照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 (NCCN)按疾病预后风险不同分为3组:①良好组,包括t(8;21)、inv(16)和t(16;16);②中等组,包括正常核型、单纯+8、t(9;11)及其它预后良好和预后差组未提及的异常;③预后差组,包括复杂异常 (≥3个异常)、-5、-7、5q-、7q-、除t(9;11)以外的11q23异常、inv(3)、t(3;3)、t(6;9)和t(9;22)[3]。这对 AL 患者诊断、进一步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疫表型分析是一种客观的检测手段,尤其对于形态学分类不明以及双系列型的AL更加具有诊断意义,本研究免疫分型与细胞形态学分型符合率为93.8%,有3例分类不明AL经免疫分型确定为髓系白血病,有16例确定为双系列型。免疫分型除了起到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外,对于认识白血病原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以及它们不同的分化状态与临床疗效、预后之间的关系都有参考意义。因此,联合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分析、染色体检查技术对于白血病的准确诊断、靶向治疗、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黄 亮,李春蕊,张 恒,等.多重巢式RT-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联合应用[J].癌症杂志,2007,26(9):1029.
[2]谭齐贤,张树平.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7.
[3]缪扣荣,仇海荣,王 蓉,等.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9,17(1):8.
[4]Onsten T,Girardi FM,Coelho G M,et al.Cyt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findings in 166patients with de nov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southern[J].Brazil Cancer Genet Cytogenet,2006,170:167.
[5]Harris NL,Jaffe ES,Diebold J,et al.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neoplasms of the h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report of the Cli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J].Hematol J,200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