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诠释与层面剖析

2012-11-22 06:39艾小群冯守哲吴振东
关键词:艺术设计物质数字化

○艾小群,冯守哲,吴振东

(1. 华侨大学 机电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 汉口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变了设计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新的设计形态——数字化艺术设计。数字化艺术设计一向以复杂的系统化面貌出现,其层面和演变形式,很难用以往的“构成论”、“公理论”的方式去界定和构建。20世纪后期出现的新兴横断学科系统科学,改变了人们认识事物思维方式,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于1968年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确立了这门科学地位,其核心是关于事物的整体性观念、相互联系的观念、演化发展的观念。面对现代科学范式下的设计,需要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去探索其中的深层涵义和特征。

一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研究思路

1.系统学理论——整体的思维观。就系统自身的规定性看,按照现代系统研究开创者贝塔朗菲的定义,系统(systems)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1]73-76。贝塔朗菲曾指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具有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2]21。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今也倡导“1+1>2”的设计理念。系统的思维是打破传统认识事物“非此即彼”的定性模式,寻求整体、被组织化有机秩序的要素为研究对象,强调从微观和宏观多元化看待事物,把握相互连接关系,是一种非平面、立体化思维方式。

数字化艺术设计是信息科技、各类设计、艺术、人文的整合与交融,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和形态。它呈现多方位、立体化的样式,系统与组成要素之间有太多变动和组合的关系,这门新兴学科还在不断延拓和发展。从微观设计产品的构成而言,信息技术、实体物质、社会和人文环境构成了完整的设计系统,“技术至上”、“唯物质论”都是片面偏激的想法,设计强调人文文化与科学创新,精神与物质的平衡发展。从宏观设计产业的发展而言,内容、科技和服务三个方面是重要元素。内容引发社会需求,具有原创、差异和不可替代性;科技改变产品形态,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可替代的、表现特有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设计产品与这样的科技结合从而创新自身形态;服务决定成败,设计本身也是服务行业,群众的认可程度决定着这个行业的成功与否。

2.非线性理论——复杂的思维观。“非线性”科学(nonlinear science)理论是打破以简单时间顺序和简单因果链看待事物的直线思维,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相互联系的眼光、纵横交错的关系而进行复杂性思维方式和形态,是对周围一切综合性地重新审视[3]39。一个系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演变,没有稳定的终态,只有稳态的大体平衡、振荡和混沌的形态。线性思维只认同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只承认一因一果,微因微果;而非线性思维则认同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如迭代时“从不同的初态出发归宿为一确定值”的混沌特性就对应着“多因一果”;而迭代时“从相同的初态出发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的另一混沌特性就对应着“一因多果”。

信息技术这一诱因对艺术设计的洗涤产生了多种设计方向,每一个方向有特定表现形式,个体所涉猎的学科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同时又有内核和外延的相互联系,是数字化整体系统下的不同分支。单个的设计方向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方式、机制的研究。如数字游戏设计是整合交互设计、数字技术、网络工程所产生,重在探索新的娱乐交互方式和创意语言;新媒体艺术是通过视频、影像等多媒体载体呈现艺术观念,是美学、艺术、文化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的艺术形态,这是其中两个例子,每一个数字化设计的方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组合的要素在每个分支中都保持有机的秩序,数字化设计是一个被组织化的整体,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即有统一又有差异性,而且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分支会不断延伸和变化,变化的状态成为一种常态,在运动过程中创造。

3.生成性思维——发展的思维观。生成性思维是从对象存在的性质与规律研究转向对事物的发展和演化研究。系统的演化是指时间的推移和外力的影响会改变系统的结构、状态、特性、行为、功能。尼采:“两种最伟大的哲学观点:生成、发展——这两者被我们决定性的方式揉合在一起。一切都在生成,在永恒地回归。[4]154柏格森指出:“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5]10生成性思维注重事物演化的过程,不在有预定的本质,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变化、发展的观点中认知事物、创造事物。

艺术设计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随着科技、自然、生态、人文等变化而发展。全息学社会下,数字化的生存需求和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培育了数字化艺术设计。设计形态上以注重实体物质设计转向与数字化非物质设计并行;设计理念从着重造型和功能转向人文关怀的设计服务;设计价值观从市场为导向转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用户体验、交互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服务设计、未来设计成为现行设计范式的新亮点,以后还会有更多尚未觉察的设计命题等待我们去挖掘。

二 数字化设计层面的研究背景

1.物质设计与非物质化设计。非物质社会是数字化信息革命的产物,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可见”,影像、声音、图像、文字时刻冲击我们的感观。研究数字化艺术设计有必要了解现今社会和时代大的宏观背景,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媒介即信息”,技术媒介作为人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6]25。信息科技这一数字化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范式、思维方式的创新、价值观念的改变,甚至是社会结构的转型。

图1

数字化艺术设计是相对实体的物质设计而言,实体物质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显性设计是外在表现的风格设计,隐性设计是内在技术的工程设计。显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而隐性设计决定设计的功能。信息科技为设计开发了新的维度,打破了原先的设计架构,在背后的隐性设计也可以成为设计的外在表现,“比特(byte)”为DNA的数字化设计将工程技术推向前沿,成为设计产品的核心。下面所谈的数字化艺术的三个层面就是相对于物质设计逻辑关系来谈的,如图1。

2.数字化艺术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数字化艺术设计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艺术设计的联姻与交叉所产生的新兴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设计天生具有交叉的特性,以其强大的兼容性使之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最有渗透性的组成部分,广泛向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服装设计各个领域延伸。再造性和创造性的数字化产品,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改进,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中应用,不断深入和渗透。按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绘图CAG(computer-aided graphics)阶段,计算机绘图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给计算机输入非图形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处理,生成图形信息输出。第二,60年代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阶段,是将计算机在人工智能渗透到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中,运用二、三维图形生成技术记录和表达海量的设计内容,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设计的组成部分。第三,90年代开始,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阶段,综合了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传播学、心理学、媒体学,伴随仿真技术和三维动画能力的成熟,辅助设计表现已不能满足设计和受众的需求。数字化设计已成为与物质设计并行发展的独立设计门类,现在分支众多如:数字视觉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等,并还在不断演变和多元化。

三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三个层面

信息技术的冲击,数字化设计从辅助手段转化与物质设计并行的设计门类,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这种衍替现象是我们分析数字化艺术设计层面的切入点,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是基于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把处理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研究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联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设计产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数字化手段和实体物质是其中两个要素,它们相互交叉、共存与分离,决定了设计的存在样式。

1.物质设计的数字化表现。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一切符号系统化知识,信息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智慧。[7]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是需要一个优化的过程,数字化表现就是将设计数据通过图像化、视觉化的表达,准确、快速、高效地实现信息交换,这是对繁杂海量的数据重组、排列、整合、优化、再现的直接应用手段。

数字化表现在艺术设计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分支很多, 建筑设计领域有建筑漫游、三维模型仿真设计;工业设计领域有产品的动态演示、产品的交互应用设计;服装设计领域有服装三维模型展示、服装试装软件的开发等等。数字化表现设计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设计产品,其核心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衍生,目的是延伸及强化设计所提供的机能,这种方式将完整而系统阐述问题,使设计呈现有序和人性化,增强信息传达的强度和密度,增强可读性,加快信息交换的速度。

2.物质设计与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共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数字化表现这种辅助手段不断发展和深化,数字化设计对实存空间不在仅仅是模拟,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构成一个多元系统的知觉空间,与物质设计开始共生和产生交集,一起延伸、强化和表达设计,共同构成设计产品,实体物质和数字产品的界定变得“混沌”,这种共生互动设计是第二个层次。

共生设计是由数字化设计与实体物质相互支撑建构,缺一不可。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就是最常见的范例。用计算机生成一个以真实物质世界为蓝本,融合了三维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的感官世界,利用一系列设备如:数据手套、头盔显示器、数据衣,多种感器和多维信息环境的交互作用,受众从而体验沉浸式的、交互性、多重感官刺激的经验。如:洞穴式虚拟现实展示系统(CAVE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nment)是以房间尺寸作为可视化工具,它整合了高清晰度、立体投影和3D电脑绘图等特性,可营造出完全置身于虚幻环境中的完美体验。在一个全景式交互空间装置中,观众被一个360度实拍图像或计算机制作的虚拟环境的投影交互界面所环绕。观众可以使用触摸屏幕或声音识别系统感受虚拟世界,可以通过远程传导设备与不一空间的人群对话交流,共同体验这个设计(另一空间的人群也要装备相应的电子感应设备),这种穿越空间的旅行,它强调不仅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还有很多虚拟设计的部分,实现人丰富的想法和做法。共生设计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虚拟设计和实体物质的无缝结合,未知世界与既存设计的有机融合。

3.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创生”。当下信息循环替代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对于物质实体而言,数字化的产品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于实存空间中,比特与原子的博弈,让数字化设计从脱离于实体物质设计,再以影像、图像、声音、文字各种可感知的媒体构成一个新的系统。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教授前田约翰指出:“我们不应该只是粗蛮地使用计算机,还要用心思考如何以数字构筑起来的新素材开拓一个理性世界。我们应该用心审视信息的复杂性和深度。” 这里的“创生”是指数字化艺术设计不倚重于实体设计和实体空间,而形成以数码为手段的设计产品,从以往交叉的应用领域创造出全新的独立设计形态。这三个层次是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不同深度的融合所形成的。这个层次能够以设计服务、设计体验为宗旨,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数码产品,对设计本身带来革命性的嬗变与突破。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创生,受众最熟悉的就是电子游戏设计,它早已不再是低级趣味的刺激,也不是稍纵即逝的幻觉,游戏所涉猎的内容完全可以超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完全以人的意志和想法而建构。伴随不断增长的遍及全球的暴力杀戮多媒体视频游戏的流行,引发设计师和社会学家对游戏和人性潜在思维的思考。另外横空出世的网络游戏产业,网游用户呈几何化增长,网络游戏是21世纪信息化下的魔力金矿,潜移默化地对人的生活具有越来越大的操控能力。通过键盘和鼠标去操控的游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需求,索尼、微软等公司,开发了更新型的游戏——体感游戏,体感游戏就是用身体去感受的电子游戏,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进行操作的新型电子游戏。它通过灵敏的感知,让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正地全身心地融入到虚拟的世界中,再也不会因为操作上的不便利而有抓狂摔电脑的冲动。甚至有些设计从心理因素出发,开发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智能交流和沟通的装置和软体,这些早已超越单纯娱乐。数字化设计的创生,是信息科技进步推动下的产物,是物质理解与精神想象力相互作用的超然探索,无需设定任何规范和限制,是完全自由和解放的虚拟 “实在”。

四 结 论

倚靠系统的整体、联系、演化为核心思维的新兴横断学科——系统科学,让我们用不同的视角研究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结合对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对现今设计领域的趋势做出判断,从而剖析出数字化艺术设计的三个由浅入深、不断递进的三个层面。信息循环出现,使传统的实体设计逐渐转移到信息层面上,并在人们心中产生认可度,数字化艺术设计已成为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的一个我们强大的反馈机制。一旦我们有了冥思和意识,我们就知道如何对待和指导每一种设计经验,就不会被“信息负荷、信息超载”而困住。数字化艺术设计是由信息革命带来的一股强劲力量,对设计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衍生出的数字化表现、数字化共生、数字化创生是非常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王寿云.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M]∥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 翟 墨.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4] 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6]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业印书馆,2000.

[7]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物质数字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星.云.海》
《花月夜》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