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纳 牛涛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目前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镇痛,两者复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的临床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观察其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供临床参考。
1.1 选择60例择期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术后PCEA,年龄20~32岁,体重55~76kg。随机分为SF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F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两组,每组3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选择L2~3为穿刺点,给药后常规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调整感觉平面为T6~8,手术时间30~50 min,手术结束前5 min按分组不同施行PCEA镇痛。参数设置为负荷剂量3 ml+持续剂量2.5 ml/h+PCA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持续时间48 h。SF组:罗哌卡因150 mg+舒芬太尼100μg+生理盐水100 ml,F组:罗哌卡因150 mg+芬太尼0.2 mg+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
1.3 观察评估 分别于镇痛开始后4 h、8 h、20 h、24 h、48 h,观察并记录以下项:①各时段镇痛效果:采用10 c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0分;无疼痛;1~2分:偶有轻微疼痛;3~4分:为常有轻微疼痛;5~6分:偶有明显疼痛,但可以忍受;7~8分:为常有明显疼痛,但可忍受;9~10分:疼痛较重,难以忍受)。②副作用:头晕、头痛、耳鸣、肌颤、恶心呕吐、尿潴留等。③PCEA自控按压次数及追加使用镇痛药情况。术后镇痛综合评级:优:术后48 h患者安静无痛,VAS 0分;良:术后36 h感轻微疼痛,VAS1分 ~4分,PCEA自控按压5次以内;一般:术后24 h有明显疼痛,VAS5分~8分,PCEA按压l0次以内;无效:术后疼痛较重,VAS9分~10分,需经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5 ml或肌内注射哌替啶50 mg才能缓解。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镇痛效果:按优良、有效(优良-一般)无效分级,两组进行优良率、有效率比较。SF组:优良26例,一般4例,其优良率为86.67%,有效率100%,持续镇痛时间在24 h以上占96.66%;F组:优良22例,一般5例,无效3例,其优良率为73.3%,有效率为90%,镇痛时间在24 h以上占80%,两组优良率和有效率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镇痛期间均无明显的头痛、头晕、耳鸣、肌颤,SF组有1例恶心,F组有2例恶心、呕吐,1例瘙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2组镇痛效果比较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疼痛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术后病率也在增加。因此,对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以避免或减少发生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PCEA已广泛用于临床,其镇痛机制是通过低浓度的局麻药阻滞了相应感觉神经的疼痛刺激传导,然而,使用局麻药同时保证能自由运动时,其剂量则不能提供足够的镇痛[2],因此,需辅用阿片样药物提高镇痛效果。两类药物配伍可以充分发挥两类药物的特点,减少用药剂量,减少局麻药和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在外周与脊髓水平更有效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传导[3]。
SF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其作用与芬太尼的作用基本相同,只是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更强,是镇痛效应最强的阿片类药物,为芬太尼的5~10倍,其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更长,约为芬太尼的2倍。舒芬太尼不仅镇痛作用强,对术后宫缩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且毒性低,安全范围广,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其时量相关半衰期显著优于芬太尼,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比较阿片类药物治疗指数(LE50/ED50)吗啡为70~90,芬太尼为270~400,舒芬太尼为25000。
阿片u受体具有u1与u2两种类型:阿片受体u1受体主要作用是镇静、镇痛,使心率减慢,u2受体则与呼吸抑制、欣快感和生理依赖有关。舒芬太尼与u1受体结合较芬太尼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因此舒芬太尼的镇痛效应较芬太尼强,而副作用较芬太尼弱。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SF组产妇VAS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较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以安全地用于剖宫产的术后止痛,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1]黄盛辉.实用外腔神经阻滞学.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1.
[2]管建明.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医学信息,2010,23(8):2894-2895.
[3]聂欣忠,李有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9,15(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