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剑洪 刘妙雯 卫凤英
自2009年5月起观察舒芬太尼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剔除脱落病例,120例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包括子宫肌瘤33例,盆腔粘连20例,宫外孕22例,畸胎瘤18例,卵巢囊肿27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52岁,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受损、有药物成瘾史、对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和妊娠妇女排除本研究,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曲马多组(B组),每组60例。
1.2 方法
1.2.1 麻醉术前30 min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咪唑安定0.03 mg/kg、芬太尼3 μg/kg,异丙酚2 mg/kg、阿曲库铵0.6 mg/kg,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经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氧流量为1.5 L/min。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2~3 mg/(kg·h),根据手术创伤程度,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术中视患者情况追加阿曲库铵,每隔40 min单次追加0.3 mg/kg,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别维持在95%~100%和35~45 mm Hg,监测项目包括连续监测ECG,BP,HR,SpO2,呼吸末 CO2,BIS。
1.2.2 给药 A组和B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 μg/kg和曲马多0.5 mg/kg+芬太尼1 μg/kg。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完毕前10 min停止异丙酚输注,手术结束时停止瑞芬太尼输注,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充分,吸空气SpO2能够维持于92%以上,对口头指令做出正确反应时拔除气管插管。如果患者麻醉后躁动,在面罩吸氧的情况下再给药一次。
1.2.3 数据记录自主呼吸恢复(呼吸频率>8次/min,潮气量>5 ml/kg),意识恢复(自动或唤之睁眼并且能够服从口头指令)以及拔管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恢复期间五级躁动评分为:0分:入睡;1分:清醒,安静;2分:易激惹,情绪不稳定;3分:无法安慰的哭叫;4分:不安静,躁动,攻击行为;5分:激烈挣扎,需要多人按住。如躁动评分0-2分,可视为无苏醒期躁动,3分及以上视为麻醉后躁动;需要追加药的人数。
2.1 A组和B组两组术后苏醒情况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如表 1。
表1 两组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技管时间的比较
2.2 患者恢复期间躁动评分结果A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如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机理至今不明,多由疼痛和不适引起,其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1]。可能是全身性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程度不一。伴随全麻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清除。血药浓度逐渐降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减弱[2]。阿片β受体具有β1与β2两种亚型,阿片类药物结合于β1受体即产生镇痛效应,结合于β2受体则产生呼吸抑制效应。阿片类盐酸瑞芬太尼无蓄积快速代谢的特点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长时间输注会引起痛阈降低和痛觉过敏;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舒芬太尼与β1受体的结合较芬太尼者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其镇痛效价约为芬太尼的5~10倍,起效快,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呼吸抑制作用弱,安全范围大[3]。不会对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产生明显影响;曲马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中枢性镇痛药,它选择性激动 μ受体,也与к和σ受体结合,并影响中枢神经递质,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和增强5-羟色胺释放,发挥独特的镇痛和抗寒战作用[4]。本研究于术毕前给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曲马多均能有效控制苏醒期躁动发生,虽然术后苏醒情况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两组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患者恢复期间躁动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曲马多组患者,而且需要二次追加镇痛药物的人数也明显减少,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曲马多相比还是有其优势。因此,舒芬太尼相对于芬太尼+曲马多镇痛效果强呼吸抑制效应弱而且作用时间长,能有效减轻疼痛和不适[3]。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6-103.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19.
[3]倪新莉,涂继善,廖红,等.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原因调查分析.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2,17(2):100.
[4]邓立琴,丁风兰,刘红.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