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钢清 陈秀珍 关菲菲 邓 青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1300万,其中贫困生的比例占20%,特困生占8%[1]。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他们的心理压力,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备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1.1 对象 选择海南省3所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问卷有效率为79.17%。有效问卷中贫困生问卷408份,非贫困生问卷542份。贫困生确定条件是以获取学校各类奖助学金的帮助为准的。
1.2 方法 在辅导员的协助下,随机抽取部分贫困生进行施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调查。本量表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该量表采用1~5分的评价标准。
1.3 数据分析 用SPSS 17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检验方法:t检验,平均方差分析。
2.1 海南省高校贫困生和国内常模比较见表1。贫困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值[3]。将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国内常模比较,发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的得分与国内常模差异极其显著(P<0.01),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表明海南省高校贫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2.2 贫困生、非贫困生的各因子比较见表2。除强迫和其它2个因子外,贫困生SCL-90总均分及另外各因子得分高于非贫困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2.3 男、女贫困生各因子比较见表3。男、女贫困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症状存在明显差异(P<0.05),男贫困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症状得分均小于女生。而其他各因子得分男女贫困生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
2.4 各年级贫困生的各因子比较见表4。各年级间贫困生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贫困生SCL-90各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
表1 贫困生SCL-90各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
注:* P< 0.05,* * P< 0.01,下同
项目 贫困生(n=408) 国内常模(n=2391) t P总均分 1.60±0.43 1.44±0.43 7.295 0.000**躯体化 1.44±0.44 1.37±0.48 3.190 0.002**强 迫 1.84±0.54 1.62±0.58 8.379 0.000**人际关系 1.70±0.55 1.65±0.61 1.993 0.047*抑 郁 1.64±0.56 1.50±0.59 5.119 0.000**焦 虑 1.57±0.52 1.39±0.43 6.945 0.000**敌 意 1.57±0.57 1.46±0.55 3.875 0.000**恐 怖 1.44±0.50 1.23±0.41 8.462 0.000**偏 执 1.56±0.54 1.43±0.57 4.863 0.000**精神病性 1.54±0.49 1.29±0.42 10.475 0.000**
表2 贫困生、非贫困生的各因子比较()
表2 贫困生、非贫困生的各因子比较()
因 子 贫困生(n=408) 非贫困生(n=542) t P总均分 1.60±0.43 1.38±0.43 8.658 0.000**躯体化 1.44±0.44 1.32±0.44 3.986 0.000**强 迫 1.84±0.54 1.81±0.56 0.927 0.354人际关系 1.70±0.55 1.47±0.54 6.595 0.000**抑 郁 1.64±0.56 1.40±0.53 6.698 0.000**焦 虑 1.57±0.52 1.43±0.49 2.987 0.004**敌 意 1.57±0.57 1.40±0.57 5.124 0.000**恐 怖 1.44±0.50 1.25±0.51 5.826 0.000**偏 执 1.56±0.54 1.37±0.53 10.556 0.000**精神病性 1.54±0.49 1.42±0.49 2.641 0.006**其 它 1.63±0.51 1.57±0.51 1.762 0.078
表3 男、女贫困生各因子比较()
表3 男、女贫困生各因子比较()
因 子 男贫困生(n=166)女贫困生(n=242) t P总均分 1.58±0.43 1.61±0.44 0.769 0.442躯体化 1.44±0.44 1.44±0.44 0.143 0.886强 迫 1.79±0.55 1.88±0.53 2.032 0.047*人际关系 1.65±0.52 1.73±0.57 1.979 0.050*抑 郁 1.61±0.51 1.66±0.58 1.028 0.305焦 虑 1.56±0.55 1.57±0.50 0.216 0.829敌 意 1.59±0.63 1.56±0.53 0.492 0.623恐 怖 1.39±0.45 1.47±0.52 2.006 0.049*偏 执 1.59±0.56 1.54±0.53 1.009 0.314精神病性 1.53±0.49 1.55±0.49 0.289 0.773其 它 1.59±0.55 1.65±0.49 1.003 0.316
表4 各年级贫困生各因子分测评结果比较()
表4 各年级贫困生各因子分测评结果比较()
因 子 大一(n=181) 大二(n=180) 大三(n=47) t P总均分 1.59±0.43 1.60±0.43 1.54±0.40 0.406 0.666躯体化 1.44±0.45 1.44±0.41 1.42±0.48 0.020 0.980强 迫 1.85±0.53 1.85±0.56 1.75±0.51 0.721 0.487人际关系 1.69±0.53 1.70±0.52 1.68±0.63 0.046 0.955抑 郁 1.61±0.52 1.67±0.59 1.57±0.48 0.958 0.385焦 虑 1.58±0.55 1.56±0.50 1.50±0.39 0.425 0.654敌 意 1.57±0.58 1.58±0.56 1.47±0.51 0.806 0.447恐 怖 1.45±0.48 1.43±0.49 1.38±0.50 0.412 0.662偏 执 1.56±0.56 1.57±0.52 1.49±0.46 0.469 0.626精神病性 1.55±0.49 1.54±0.47 1.48±0.42 0.417 0.659其 它 1.61±0.50 1.63±0.51 1.61±0.55 0.074 0.928
调查研究显示,海南省高校贫困生的SCL-90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这结果与赵英武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说明海南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贫困生心理,进一步引导和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不断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海南省高校急需关注的共同问题。
通过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贫困生SCL-90总均分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其中得分较高的2个因子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这结果与蓝琼丽等的研究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5]。由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贫富差距悬殊,贫困生往往担心被别人看不起,不愿和大家交流,有意回避自己的家庭情况,疏远别人,甚至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只顾拼命学习,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结果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但在本研究中强迫症状方面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在目前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竞争较为激烈的时代,不管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由于他们长期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容易发展为临床强迫症状。
通过男女生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男女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男女贫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症状这3个因子上,女生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结果同先前的一些研究略有差异[4,6]。虽然本研究得到的这3个因子和先前研究略有不同,但和先前研究结果相同的是女生在部分因子上的得分都是显著高于男生。这些和女生的性格特点有较大关系,一般女生性格比较内向,胆小怕事,人际交往中自我保护心理比较强,针对女生的这些性格特点,培养女生积极健康的交往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研究发现各年级贫困生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显著差异,这结果与赵英武等的研究也是基本一致的[4],说明在大一、大二、大三各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心理健康差异。也就是说随着学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无法得到改善的,只有通过有针对性地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贫困生跟踪调查工作,及时准确地认定帮困对象,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困难状况,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何谨,樊富珉.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2):79-84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31-35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4]赵英武,赵英艳.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722-723
[5]蓝琼丽,唐峥华,秦小云,等.广西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27-29
[6]张发斌,文建军,马学元,等.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