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生,高凤国,刘雅如,康新建,崔建平,程炜
保定第一医院 MRI室,河北 保定071000
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临床上CVST的死亡率较高,达到20%~80%[1]。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具有多参数、高对比度成像及任意方向断层的能力,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组织结构及病变,且无需对比剂即可直接显示血管的结构。对患者行脑部MRI 检查,并结合相应临床资料,能及早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
2002年~2012年我院共诊断CVST 27例,其中,女25例,男2例,均经临床证实并治愈出院。27例中有5例CVST的MRI表现不典型,包括上矢状窦3例,下矢状窦1例,乙状窦1例。此5例病例中病史分别为:体位性头痛2例,中耳炎1例,鼻窦炎1例,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颅高压症状。
使用设备为Siemens Novus 1.5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常规 MRI扫描,T1-se-tra 、TR390ms 、TE8ms 、层厚 6.4mm;T2-tse-tra,TR4000ms、TE99ms、 层 厚 6.4mm;T2-tirm-tra-dark-fluid,TR9000ms ,TE114ms ,层厚 6.4mm。增强扫描:T1-se-tra-3mm-fs,TR756ms、TE10ms、层厚 3.2mm;T1-se-cor-3mm-fs,TR756ms、TE10ms,层厚 3.3mm ;T1-se-sag-3mm-fs,TR729ms、TE 10ms、层厚 3.6mm。
正常静脉窦内流空信号消失,代之出现异常信号影;静脉窦血栓引起脑梗死时,病灶多位于皮层或皮层下区,呈卵圆形或三角形,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MRV(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血管成像)表现为静脉窦内局部信号缺失。
2.2.1 皮层及皮层下异常信号5例(图1)
图1中箭头所示处显示:左侧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可见异常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缘清晰。
图1 皮层及皮层下可见异常信号
2.2.2 静脉窦区可见异常信号5例(图2)
图2中箭头所示处显示:压水像及弥散像横窦区可见条带状高信号影,边界尚清晰。
图2 静脉窦区可见异常信号
2.2.3 强化后表现为浅静脉怒张
强化后表现为浅静脉怒张的有3例表现为右侧异常,2例表现为左侧异常。图3箭头所示处为左侧异常。
2.2.4 短期复查,5例病灶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扩大(图4)
图4中箭头所示处显示:右侧顶叶出现新的长T1、长T2病灶(此图为图1病人3d后复查图像)。
图3 强化后表现为颅脑浅静脉怒张
图4 短期复查,原发病灶较前有所扩大
2.2.5 静脉窦形态、信号异常改变
静脉窦形态、信号异常改变的在5例中上矢状窦3例,下矢状窦1例,乙状窦1例。乙状静脉窦病灶MRV表现为左侧颈内静脉、乙状窦局部变细、显影浅淡,如图5箭头所示。
图5 乙状静脉窦形态、信号异常
脑静脉窦血栓是指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高凝体质患者,在感染、肿瘤、分娩、应激等因素的作用下,脑静脉和(或)静脉窦内血栓形成,阻碍脑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导致脑缺血、梗死、出血和颅内高压等相应症状。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足够重视,当病人出现肢体偏瘫,特别是头颅CT显示低密度灶时,易误诊为单纯性脑梗死;当出现头痛、肢体瘫痪时,头颅CT表现为出血灶,易误诊为单纯性脑出血;当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甚至脑脊液为淡血性时,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当病人出现四肢瘫或双下肢瘫,伴有发热及脑脊液改变时,易被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脊髓疾病[2-4]。
CVST中以上矢状窦血栓、下矢状窦血栓、直窦、窦汇血栓、乙状窦血栓、海绵窦血栓较常见,其中以上矢状窦血栓最常见[5-6],本组报告与文献基本符合。MRI因其对流动敏感、多方向直接成像和无损伤的特性已成为CVTS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7]。 MRI结合MRV不但可以定位、定性、还可以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流、血栓的形成,能够较好地显示血栓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一般急性期(0~5d)时常表现为T1WI上等或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或等信号、DWI高信号,增强扫描静脉窦血管强化为管腔不强化,硬膜可见增厚并强化,同时可见脑表面及深部代偿引流静脉增粗强化。亚急性期(6~15d)时T1WI逐渐转变为高信号,T2WI仍呈低信号,DWI为混杂高信号,随时间延长红细胞破裂溶解,游离稀释正铁血红蛋白的形成,T1WI及T2WI均转为高信号。慢性期(>15d)T1WI、T2WI、DWI信号减低,DWI呈等信号,部分静脉窦还可再通恢复正常,血管再通则表现为不同程度流空信号,侧支循环可见于颅内皮层及深部静脉、颅骨导静脉、面静脉和头皮静脉等。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不能仅依靠影像表现,须密切结合临床,因静脉窦变异较大,凡是应该双侧形成的静脉窦,均可以不对称发育,一侧可以发育差或完全不发育,右侧横窦和乙状窦一般较为粗大,这种情况占此类疾病的50%[8-10]。
3.3.1 急性动脉性脑梗死
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常于休息或睡眠时发病。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影,弥散像呈高信号,ADC像呈低信号,且病变区与某一血管供应区相一致,呈楔形或扇形,同时累及皮髓质,增强扫描呈脑回状强化。
3.3.2 脑炎
多有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及颅神经受损的一些表现,颅内病灶增强后多有不同程度的带状或环状强化,结合腰穿脑脊液及血液检查多可鉴别。
3.3.3 颅脑肿瘤
颅内肿瘤多有瘤体信号及占位效应,临近的脑沟、脑池及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且颅内肿瘤瘤体周围多有水肿,增强后亦有其不同的强化特点。
[1]Robert H Wilkins,Setti S Rengachary.Neurosurgery update II:vascular, spinal, pediatr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M].2nd edition.Michigan:McGraw-Hill,1991.
[2]陈茂刚,左其龙.1例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误诊分析[J].首都医药,2007,(30):36.
[3]陈茂刚,左其龙,黄小鹏,等.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22例[J]误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68.
[4]姜云,刘加春,李飒英,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2):123-125.
[5]罗峰,高培毅.脑静脉窦闭塞的MR表现及颅内高压关系初探[J].中华放射学,1997,31(12):800.
[6]Bousser MG,Chiras J,Bories J,et al.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a review of 38 cases[J].Stroke,1985,16:199-213.
[7]Padayachee TS,Bingham JB,Graves MJ,et al.Dural sinus thrombosis.Diagnosis and follow-up b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imaging[J].Neuroradiology,1991,33(2):165-167.
[8]姜涛,张雪林,张玉忠,等.PC法MRA对颅内静脉窦解剖及变异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8,23(5):489-493.
[9]李会生,高风国,王鹏.颅内自发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诊断[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157-158,156.
[10]胡若凡,冯宇欣,常香惠,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诊断及MRV的应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9,(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