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某院为例*

2012-11-17 04:4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华中师范大学生源师范生

陈 思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某院为例*

陈 思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以华中师范大学某院首届免费师范生具体就业情况为例,对其毕业生的违约、跨省、教育地点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探讨,对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争议进行了剖析,联系实际分析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免费;师范生;就业;就业政策;完善

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在读期间享受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毕业后有编有岗等权利,同时承担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的义务,其中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还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政策出台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否得到了实现?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是否符合政策导向?笔者依据华中师范大学某院系2007级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对免费师范生政策进行了探讨。

一、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背景分析

政策学原理表明,问题识别是政策制定的第一步。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呢?拟在何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呢?

从现有的政策解读来看,根据《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要求,“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而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调查数据显示,其首届免费师范生90.3%来自中西部地区[2];两相比较可得,师范生教育政策提及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期望通过实施该政策来解决基础教育,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师资队伍短缺问题。

诸多调查研究显示,农村教师的质量问题十分突出,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贫困地区小学代课教师的比例较高。据华中师范大学进行的调查,湖北省某县有村小代课教师2 000多名,占小学教师总数的55.2%,大部分乡村小学基本靠代课教师维持。分布在乡村小学的这些代课教师,大都只有初中学历,只有一小部分有高中学历,这些代课教师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加上待遇低、工资属于临时性质,所以个人缺乏中长远规划,许多代课教师不备课、不批改作业,更谈不上个别辅导,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此外,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也不高。现在我国农村教师整体的素质比较低,而受过四年完整教育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要比现有的农村教师普遍高很多,所以他们在理论角度可以弥补现在农村教师学历和知识结构上的不足。[3]

政策文本有鼓励免费师范生去农村基层执教的导向,事实上在政策的实施的就业环节,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是否响应了政策号召?基层师资短缺问题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解决?再退一步讨论,究竟是不是应该由这6所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来完成基层师资的巨大空缺?

二、免费师范生就业去向情况调查

笔者对华中师范大学X院系74名2007级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单位逐一进行调查和分析,最后按是否违约以及跨省就业、就业地点等对74名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类探讨,情况如下。

表1 华师某院系07师范毕业生就业率及是否返回生源地统计

表1数据显示:高就业率,违约情况较少;存在跨省个例,跨省的6名师范生有2名意愿支援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其余4名为当地教育厅允许免费师范生在其他多个中西部省市流动。

就各地师范生的具体情况而言,陕西省允许本省免费师范生在中西部的22个省、直辖市流动,但有些省份规定跨省即按违约处理,无论学生是否到中小学就业;有些省份对于跨省就业的条件表述模糊,缺乏统一口径;有些省份干脆拖延学生跨省就业申请,回避关键问题。

表2 华师某院系07师范毕业生就业地点统计

表2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免费师范生在市级学校就业,其余基本在县城一级学校(如一中等),只有2人在乡镇中心小学教学,即仅有三成免费师范生选择农村学校(县级及县级以下学校)为就业地点。

三、免费师范生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结合表1、表2对就业率、是否违约、就业层次等多方面数据的比较研究,联系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及政策意图,我们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在毕业生就业环节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地方政府、高校及就业学校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一

“在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之前,华中师范大学平均每年有61%以上的师范生自愿到生源省就业,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之后,通过政策引导和有效举措,已签约毕业生中回生源省中小学就业的比例高达90.8%。”[4]而至于回生源省比率提高的原因在于政策约束还是响应政策号召,则有待商榷,因为从对部分省市师范毕业生的访谈后得知,各省对于本省生源免费师范生去其他省就业,和外省生源免费师范生来本省就业规定的差异性较大,导致学生和用人单位在跨省就业问题上把握混乱,极大地阻碍了正常的供需对接。即便是学生的状况符合生源省份和就业省份跨省就业的要求,在办理跨省就业的过程中也出现生源地省份让就业省份先出具材料,就业省份让生源地省份先出具材料的情况,繁琐的步骤让学生疲于奔波在两省、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

所以,如数据所显示,最终成功办理跨省就业手续的学生将屈指可数。跨省就业是否合理暂且不论,单就是否应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来看,各省之间政策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各省生源学生就业时的不公平状况出现,既不利于提高师范生执教的积极性,同时削弱政策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作用。

2.农村教育师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根据表2显示,近七成免费师范生仍然选择城市就业,只有2人选择乡镇从教,农村基层导向效果不明显。同时,根据师范生的意愿反馈,针对“两年农村支教服务期结束后需要重新就业”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自主选择或双向选择,针对“现在有换出师范专业的打算吗”问题,仍有30%左右的学生表示要看情况,这仍然是教师可能流失的潜在危机,而且对“今后如果有机会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工作”的题项,只有4.7%的学生选择到农村任教。[5]所以,我们可以暂时得出结论,虽然政策试图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缺乏的作用。

3.十年年限、违约金及农村支教等“硬手段”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发展有压抑

在关于师范毕业生的发展问题,西南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51.5%的学生最大的顾虑是服务期结束后的就业再分配问题,27.9%的学生担心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对今后的发展不利,还有一些师范生担忧婚嫁、语言风俗等问题,这都表明了师范生对在教育环境不佳、发展机会较少的农村地区对重视自身的职业前景和未来发展状况担忧,即可以解释免费师范生对去农村号召的消极响应。[6]而在当前,一些人认为免费师范生就应该全部到农村去。他们认为,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来举办师范生免费教育,作为受益者的免费师范生就应该到最穷、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任教,以此来履行与权利对等的义务。的确,免费师范生到最艰苦地区服务,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做奉献,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免费师范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解决农村教师的补给问题将是有效的、有帮助的”。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补给问题,其作用也将仅仅局限于对“原有农村教师补给制度和政策的补充而不是代替”。但完全通过一刀切的做法把免费师范生安排到农村去,而不是通过积极的宣传与引导,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压抑免费师范生的个性,对学生和部属师范大学的发展以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改进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几个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对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改进有如下三个建议。

1.合理分配部属师范院校与非部属师范院校培养职能,做到职能互补

从客观上分析,目前国家指定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六所直属师范院校,从劳动力市场划分的角度看,其无一不具有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而大多免费师范生生源,又来自次要劳动力市场。这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部属院校普遍地处省会城市,具有生活物质、信息提供、资源配置等优势,能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其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非部属院校所能比。但地方师范院校数量多、分布广,能够为广大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提供更广泛便利的培养进修条件。传统的中等师范学校的区域分布、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专业思想教育,师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中的合理成分,值得借鉴。所以,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须明确二者职能关系,再以分工合作、合理配置资源等方式,在优势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共同为培养优秀教师、为培养教育家创造条件。

同时,根据对政策文本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政策导向也在不断为免费师范生“不下农村”开辟道路:2010年10月教育部、人保部等四部委会议要求,免费师范生在双向选择后没有被选中的,由生源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到县级以上学校任教,保障免费师范生就业[7];2011年补充文件中对于签约城市就业的师范生,没有提出“先”到农村支教二年,只提出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去农村任教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即农村支教两年也不再成为刚就业师范生的障碍。由此,不难得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开始弱化由这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毕业生填补农村空缺的导向。

2.切实改变教师待遇和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吸引高素质大学生扎根农村

我们不得不面对回生源地执教这项措施的精神内核思考:为什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原则上要求回生源地执教?为什么招生生源90.3%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显然,在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中,回生源地就业的规定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弥补优秀师资资源不足的目的,因为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目的之一是改善中西部的师资结构,是国家在免费师范生招生环节开始就对学生就业分布进行的掌控和调节,通过加强教育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师资力量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即便师范生免费政策能吸引不少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但谁能保证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不会转行呢?“城市教师东南飞,乡镇教师城里走”,教育人才水土流失的现象要真正消失,只对师范生免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认为只有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才能让农村留住优秀老师。

教师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仅仅从教师队伍入手恐怕难以承受教育之重。我们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改善教育环境,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农村教育的环境,切实提高这些地方的教师待遇,给予长期扎根于农村基层的教师一定的经费补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资源配置需要把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工具,吸引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尊重市场的选择规律,给予教师适当的自由。正如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所言:我们要把精神感召和政策导向、激励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鼓励高素质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尤其是到基层、农村和边疆地区任教,这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的质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施契约留人、协议留人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3.加强对学生的职前教育,尝试多种方式优化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

针对教师的这一职业特点,各师范院校应对免费师范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带着感恩的心好好学习,将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向社会,回报社会。具体来讲,可以通过组织“回望成长经历——感受恩人情怀”,“诉说恩情——感悟人生”,“感恩父母——真情对白”等活动,使学生上好人生第一课—— “学会感恩”。免费师范生入校后,各师范院校更应加强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去农村、去基层支教是一种锻炼,也是自己奉献社会的一种具体体现;教育他们心怀感恩,将来做一个好老师,使更多的贫困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上规定:免费师范生违反协议约定的,要退还免费费用,还要交50%违约金,并向社会公布不诚信记录。这项措施旨在约束师范生违约,同时也希望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诚信的优秀素质。所以在校期间应针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学习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纪律诚信的教育,努力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塑造健全人格;让免费师范生懂得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献身教育的崇高人生价值,使其明礼诚信、履行承诺、投身基层、回报社会、终身从教,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乃至教育家,奉献教育事业,鼓励免费师范生立足基层,献身基层,立志为基础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决心和信心。

五、总结

因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因素限制,笔者仅对华中师范大学某院系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系统整理,难免存在以偏概全之嫌。但笔者认为,透过这一数据,仍旧或多或少可以窥探2011届免费师范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

总之,各部属师范大学应积极探索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思路和改革措施,调整师范生培养的方案,增强免费师范生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竞争力,培育为基础教育事业奉献的教育家。地方师范院校也要加强和部属师范院校的合作,合理分担教育责任,有方向性地培养人才,适当转移免费师范生农村就业的压力。同时,政府也要完善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制度和在基层发展的激励制度,使免费师范生愿意在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17):33~35.

[2]吴遵民,刘芳.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刍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11):83 ~89.

[3]张玲.免费师范生教育为教师终身制保驾护航[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2):11 ~13.

[4]钟文锐,曾浩.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师,2011,(7):18 ~20.

[5]付义朝,付卫东.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7):145~152.

[6]谢丽娜.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调查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0,(1):9 ~10.

[7]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政协委员谈实施教育规划纲要”.http://news.cntv.cn/special/2011lhzb/jygh/index.shtml.

G65

A

1006-5342(2012)01-0079-03

2011-11-07

猜你喜欢
华中师范大学生源师范生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五创并举”学党史,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学术战"役",华中师范大学砥砺前行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的补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