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继芬
(山东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山东济南250353)
山东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产出能力分析
——基于SSCI和A&HCI的统计分析
武继芬
(山东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山东济南250353)
利用SSCI和A&HCI作为信息源,对2005-2011年间山东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国际化产出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文献发表数量、发表期刊、学科分布、基金资助、作者机构、国际合作、被引频次等方面的分析,并与全国(仅指大陆和香港地区,不含台湾和澳门)对比,我们发现:山东的人文社科文献数量逐年稳步增长,成正增长态势;在学科分布、发表期刊、国际合作等方面与国内方向一致;但是我们也发现,卫生健康领域对山东的人文社科贡献度最大,其他学科处于弱势发展态势;山东的总体水平距国际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从提高重视度、增加人文社科研究投入、促进学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提高山东人文社科文献数量、质量及学术影响力的建议。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SSCI;A&HCI;影响因子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SSCI和A&HCI(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即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均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因此,通过分析研究SSCI和A&HCI中社科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论文的学科分布、高质量期刊构成及他引频次,对于进一步把握某一区域的社科文献学术影响力、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努力的目标和提升的领域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了解某一领域的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主要看该领域最近一段时期的总体发展情况。本文以ISI Web of Knowledge作为检索平台,通过对SSCI和A&HCI的数据库检索,分析2005至2011年共7年SSCI及A&HCI论文的数量、来源出版物、学科分布、被引频次和基金资助等数据情况,进一步了解山东省的社会科学学术水平及其在全国(主要指大陆和香港地区,不包括台湾和澳门)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被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量进行分析,是评价一个地区学术文献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准。保证数量是保证质量的前提,重质的同时必须重量。
1.文献数量分析
对山东省和中国大陆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文献,对ISI平台下的社科类数据库——SSCI、A&HCI,以及SSCI和A&HCI两个数据库文献的总量进行了数量和增长趋势上的统计(如表1和图1、图2所示)。
(1)山东省的SSCI论文数从2005-2009年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在2007(107.14%)和 2008年度(82.76%)增长率最高,2010年有所下降; A&HCI论文相对不稳定,在2007和2008两个年度出现数量上的高峰,2008年度增幅最高,其余年度增幅很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但是 SSCI和A&HCI的文献总量基本是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只在2010年有稍许下降,在2007(111.76%)、2008年度(63.89%)增长最快。
(2)中国大陆的 SSCI论文数从2005-2010年呈逐年递增趋势,在2008年度增长率最高(55.02%); A&HCI论文在2005-2010年期间逐年递增,2008年度增长率达到 51.16%,为最高年度增长率;SSCI和A&HCI的文献总量增长趋势与SSCI、A&HCI文献增长趋势相同,均是在2005-2010年期间逐年递增,2011年度相对下降,2008年度增幅最大(53.47%)。
(3)从增长率来看,山东省的SSCI和A&HCI论文以及两项论文总量均在2007年度增长最快,达到100%以上;中国大陆地区论文数在2008年度增长率最高,达到50%以上;2008年以后的年度各数据库收录文献数量均超过七年平均篇数。
2.文献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表1 2005-2011年SSCI和A&HCI收录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情况
图1 中国大陆地区SSCI及A&HCI文献量走势曲线图
图2 山东省SSCI及A&HCI文献量走势曲线图
由表1和图1、图2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1)文献数量的逐年递增,体现出山东省以及大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2)山东省SSCI和A&HCI文献在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发展态势,说明山东省的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应从社会和个人角度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更好地促进山东省的艺术与人文科学发展。究其社会原因,可能是地方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术投入资金以及政策鼓励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从学术工作者个人角度分析,学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欠缺、地方政策对学术研究人员缺少吸引力、人才流失等方面,均可能造成文献数量的不稳定发展。
(3)国内文献数量基本保持稳步增长,出现波动的年份是2011年。个人认为,这不能说明国内在人文社科研究及水平方面出现波动;数据库收录文献的时间一般都要滞后文献发表时间一到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作者进行数据库检索的时间是2012年1月16日,说明还有一部分人文社科文献资料未被这两大数据库收录进来,也就是说,2011年的数据不全面,不能说明实质性问题。
1.来源出版物分析
如表2所示,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出版物:《国际心理学杂志》、《外国文学研究》、《临床护理杂志》、《能源政策》、《中国世界经济》等,与中国大陆论文集中于刊物情况比较一致,说明他们在上述方面学术研究具有高度一致性,便于山东省内学者与国内学者间的学术合作。
表2 2005-2011年SSCI及A&HCI收录论文发表较多的出版物
但是,从表2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内大陆在运筹学领域发展较好,发表在《欧洲运筹学》上文献187篇,位于高发表刊物第五位;山东省则在人类生物学和环境健康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发表于《人类生物学记事》(5篇)、《环境政治学》(5篇)、《健康政策》(5篇)、《BMC公共健康(4篇)》以及《卫生政策与规划》(4篇)等方面的文献较多,分列出版物第五名和第六名;二者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具有一定偏差。综合表2可以看出,山东省发表论文较多的刊物主要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说明山东省医学理论研究水平较高,在国内甚至国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中国大陆地区则比较分散,在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呈现出总体均衡发展的态势。
2、影响因子及引用情况
考察论文的质量,主要依赖于“期刊影响因子(IF)”和“论文他引情况”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同一学科同一时期内,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篇均被引次数就会越大,也就是说期刊得到同行业的认可度越高,期刊的学术水平也就越高。
SSCI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及其影响因子也纳为国际学术界在论文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较高的引用次数,说明文献的原创性程度高,属于国内和国际较前沿的研究工作,学术水平得到同行的认可;发表在影响因子不是很高的期刊上,说明论文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以SSCI为主,对山东省和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质量进行评价。
根据表3和表4所示以及Web of Science提供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陆SSCI论文单篇他引次数非常高,最高达423次,7篇论文单篇他引超过200次。此部分文献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国际影响力较大,文献的原创程度非常高,论文被大量引用。
山东省单篇他引最高为104次,前十篇最低为21次,文献的引用次数较高。7年共发表的329篇SSCI论文中,共计被引频次为998次,平均每篇被引频次为2.75次。而且相比我国大陆,山东省SSCI论文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相对较低,学术影响力和价值也较低。
3、学科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
ISI所提供数据显示(如表5),SSCI和A&HCI论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企业经济学、环境和生态学、精神病学、工程学、文学、经营管理学以及神经学与神经病学领域,显示出两者重点学科的一致性。
2005-2011年是我国经济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7年,国家和山东省都加大了文化产业投入的力度。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抓住难得的机遇,争取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提高了学术竞争力和学术研究水平。SSCI和A&HCI统计数据表明(表6),山东省因承担国家级和省级基金项目而发表论文共计64篇,其中有6篇文献出自国外基金项目;国家学术单位和个人因承担课题基金发表文献达到3076篇。
表3 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SSCI论文单篇他引前10篇
表4 2005-2011年山东省SSCI论文单篇他引前10篇
表5 2005-2011年SSCI及A&HCI论文涉及学科类别情况比较
根据表6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基金项目涉及的文章数量上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说明绝大多数文献来自于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真正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量比较少。表中数据也表明山东省在中国所占基金文献比例很少,仅为2.1%。可见,山东省在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比重偏小,学术水平及承担重大课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承担基金项目而发表的论文一般具有创新性、学术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加强基金项目的投入力度,鼓励学者多参与基金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山东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4、作者所在机构情况
表6 2005-2011年获基金资助而发表的SSCI及A&HCI论文情况比较
从表7分析可知,山东省的SSCI和A&HCI论文多集中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我国大陆的SSCI和A&HCI论文主要集中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北大、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论文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机构里就有五所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
从表7反映出,论文作者均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学术骨干,他们的SSCI和A&HCI论文数量相对较多,水平相对较高,也反映出他们在本学科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对学科学术贡献度最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内地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相比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表7 2005-2011 SSCI及A&HCI论文高产作者单位情况
5、国际合作论文发表情况比较
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和比例是反映科学研究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表8的分析表明,文献作者以国内为主,山东省发表在SSCI及A&HCI上的文献第一作者均为中国,其中有161篇是属于国际合作,合作比例达到44.35%。中国大陆发表在SSCI及A&HCI上的文献98.129%是以国内作者为主完成的,一小部分以国外作者为主;国际间的学术合作非常明显,有13288篇属于国际合作完成,占百分比为46.38%。
图表8显示,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以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合作为主,也说明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最强。
研究表明,对于同一作者,论文的署名作者中含有国外合作者的,其被引频次明显高于仅含国内作者的论文;据SSCI数据库提供资料分析,山东省和国内以及国际间的学术合作,其被引频次相对高于本土自己独立创作的学术文献。这说明,通过与国际及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学术合作,能更快的提高本土的社科文献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表8 2005-2011年SSCI及A&HCI文献作者所属国家地区
研究论文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一个区域社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其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献的情况。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学术鼓励和奖励政策,这些引导性政策的成效已逐步显现,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学术单位在SSCI和A&HCI上的文献呈现数量合理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的态势,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1、加强重视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我省SCI发文量在我国居较前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发文量则大大落后,不少学者甚至对人文社科领域内的检索系统都不知道。SCI论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单位和个人已经把拥有较多的SCI论文数,作为衡量某单位或个人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然而,SSCI却在国内受到冷遇。山东省虽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大省,不可否认,山东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水平在国内的影响力相比他的经济和文化地位具有明显的差距。不管是社科文献的数量还是质量,也不管是国际间的合作力度还是省内的学术研究机构的整体水平,都相比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当前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向SSCI和A&HCI等国际权威论文学习,方能在整体上促进我国人文与社科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2、大幅度增加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投入
提高我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与各学术单位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各相关单位应加强投入力度,比如,增加学术立项数量和项目资金的投入,这样才能提高和带动学术工作者的学术研究热情,对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3、积极、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合作与交流
根据SSCI统计数据以及业内学者所在机构的分析,开展跨机构、跨学科、跨专业以及跨区域的合作研究是提高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一条有效捷径。跨机构合作研究,特别是与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合作,能够使国际先进学术思想影响和带动我们;交叉学科、边缘学科间的学术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跨区域的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间学术交流,提高各区域学术水平。
总之,我省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方面应在思想上重视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幅度增加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投入、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合作与交流。如何使我们的思想理念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具有相应的影响力,这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会逐步影响我省的国内国际地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注释]
①范少锋,周辉,韦宇等:《哈佛大学学术影响力透视-1973-2007年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中国基础科学》,2008年第6期。
②武继芬:《2001-2010年山东轻工业学院SCI论文统计分析-兼与山东省比较》,《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第7期。
③何先美,沈晓韵,牟玉萍,刘南楠:《1999~200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④刘小鹏,周辉:《北京大学2005年SCI收录论文之统计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5期。
[责任编辑:王成利]
G350
A
1003-8353(2012)06-0159-06
武继芬(1973-),女,山东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