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重症心肌炎是一种因柯萨奇、埃克或巨细胞等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发生严重炎性损伤的心血管疾病[1],临床表现以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低血压或心肌炎、心包炎等为主,因此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征,所以加强重症心肌炎的治疗观察与分析对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6月选取符合《实用心脏病学》[2]中有关重症心肌炎诊断标准的重症心肌炎患者共计78例,且所有患者中不存在器质性心脏病者和因中毒、代谢或是胶原性疾病所致的心肌病变及急性左心力衰竭或各种性质的心律失常而造成心脏急性损伤者。78例重症心肌炎患者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19~57岁,平均 (32±4)岁,病程3~21d,平均 (16±1)d;7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胸闷、心前区不适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其中39例患者存在肺部干湿性啰音、急性左心力衰竭者30例、心源性休克者22例、阿斯综合征者22例。
1.2 观察方法 按照目前临床试验设计标准,由专人负责对78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记录,同时对重症心肌炎患者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患者生存质量等状况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整理、统计,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同时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给予:(1)大剂量维生素C 150~250mg·kg-1·d-1、连续给药3周;(2)大剂量地塞米松0.5~1.0mg·kg-1·d-1,连续应用 1 周后改为 0.5mg·kg-1·d-1,症状缓解后改为泼尼松 0.5 ~ 1.0mg·kg-1·d-1口服且逐渐减量,共治疗5周;(3)给予阿昔洛韦或是利巴韦林10.0~15.0mg·kg-1·d-1抗病毒治疗;(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例如室性心动过速者采取利多卡因1.0~2.0mg/kg次静脉注射、转律后改为心律平进行维持治疗,对于心功能不全者可给予强心剂增加心肌收缩力 (西地兰)、饱和后改用地高辛维持。
1.4 治疗效果评估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参考《心肌炎》[3],将其分为:临床治愈、好转、无效、死亡。生活质量评定:参考Spitzer指数[4],总分为10分,即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到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78例重症心肌炎患者本次治疗效果:临床治愈32例(41.03%),好转39例 (50.00%),无效5例 (6.41%),死亡2例 (2.56%),总有效率为91.03%。
2.2 78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评分对比见表1。
表1 重症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评分对比 (±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severe myocarditis patients
表1 重症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评分对比 (±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severe myocarditis patient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1
时间 总分 活动能力 生活感受 健康感受 家庭支持 日常生活情况治疗前 5.60±1.98 0.86±0.52 0.98±0.58 0.85±0.57 1.61±0.43 1.17±0.24治疗结束 7.16±1.66* 1.20±0.50* 1.23±0.32* 1.10±0.47* 1.67±0.40 1.46±0.30*治疗后半年 9.82±1.00△ 1.40±0.32△ 1.43±0.30△ 1.35±0.28△ 1.85±0.25* 1.60±0.20△
重症心肌炎作为心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其病情进展迅速,往往在短期则可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变性、坏死,因此对于该病采取及时救治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对于重症心肌炎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只有对症处理等综合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抗病毒、营养心肌、改善其代谢及糖皮质激素等[5],因此本次对78例重症心肌炎患者治疗情况加强观察与研究,可知本次综合性治疗方法总有效率达91.03%,本研究中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印证了本次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所以本研究体会到以下措施至关重要:(1)维生素C能够有效保护心肌细胞不受自由基和脂肪过氧化物损伤,促使心肌细胞功能恢复;(2)地塞米松或是泼尼松能够提升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传导系统的炎症和水肿且改善房室传导速度,同时糖皮质激素还能增加心肌糖元含量、减轻细胞内水肿使心肌细胞内Na+-K+转运得以恢复且对溶酶体膜具有稳定作用,另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够对抗垂体后叶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且通过抑制垂体前叶减少醛固酮分泌而提升利尿剂功能[6]。
总而言之,对于重症心肌炎的治疗应及早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进行救治方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1 陈民,张东玲.急性重症心肌炎3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47-48.
2 陈湛.实用心脏病学[M].2版.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26-27.
3 杨英珍.心肌炎[M]//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1-343.
4 Spitzer WO,Dobson AJ,Hall J,et al.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a concise QL-index for use by physicians[J].J Chronic Dis,2008,34(12):585 -597.
5 余红,韩淑英,包巨太,等.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2770.
6 刘刚,戚国庆,刘坤申.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0例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05,27(11):83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