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芳 陈金良 陈有兴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省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基地 磐安县食药用菌研究所,浙江 磐安 322300)
大球盖菇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又名皱环球盖菇,色泽艳丽,口感嫩滑爽脆,营养丰富,在欧美各国均有人工栽培,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之一。大球盖菇的人工栽培具有以下优点:(1)原料来源广,稻草、麦秆、木屑、亚麻屑等都是大球盖菇栽培的原料;(2)栽培技术简便粗放,直接采用生料即可栽培;(3)产量高,每平方米的产量最高可达30 kg;福建省宁德市试验报道,鲜菇产量可达到50~70 kg/m2;(4)抗性强,适应温度的范围广,在4~30℃下都能出菇;(5)经济效益好,每亩 (1亩≈667 m2)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6)栽培后废料可直接还田,有增肥、改良土壤的作用,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绿色、环保的要求。
浙江省磐安县玉山台地平均海拔500 m,盛产茶叶和茭白。为了充分利用茭白收割后的秸秆,磐安县农业局积极组织食用菌科技人员进行茭白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传统大球盖菇栽培种通常利用麦粒、玉米芯等,或者以发酵料作为培养基质。但是,使用麦粒、玉米芯等作为培养基,播种后易遭鼠害,且菌种制作成本较高。磐安县食药用菌研究所通过多次试验,成功筛选出一种材料来源广、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发菌速度快的新型栽培种基质的制作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大球盖菇在磐安县的推广。现将该试验介绍如下。
1.1 菌株来源 大球盖菇母种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
1.2 母种培养基制作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按常规方法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培养。
1.3 原种培养基制作 玉米粒先用水浸泡一昼夜,捞出瘪壳、虫蛀粒,再煮透至无白芯,捞出后沥去多余水分,加1%~2%碳酸钙,搅拌均匀,装瓶。装料量为瓶容积的2/3为宜,便于摇瓶。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菌丝培养10天后摇瓶振动,此时一定要将瓶口棉塞捂死,以免棉塞松动而感染杂菌。在24~27℃条件下,16天左右菌丝即可满瓶。
1.4 栽培种培养料配方设计 大球盖菇接种后菌丝恢复、定植快。但生长一段时间后,菌丝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如果不对其进行振动等外力刺激,培养半年也不能满瓶。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大球盖菇生料栽培用种量大 (约为培养料的5%~8%)等因素,设计了以下6个原辅材料的配方,分别采用750mL玻璃菌种瓶、1 100 mL塑料瓶和 15×28(cm)聚丙烯塑料袋3种容器装料。
A:稻草100%,切段,每段长为2~3 cm,浸泡,装袋;
B:木屑 (阔叶树,下同)80%,砻糠20%,提前一天浸泡,捞出沥干水分,搅拌均匀后,装入750 mL玻璃菌种瓶中;
C:木屑80%,麸皮20%,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匀,装入750 mL玻璃菌种瓶中;
D:木屑 100%,加水搅拌至含水量65%~67%,装入750 mL玻璃菌种瓶中;
E:木屑100%,浸湿,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套颈环,盖上盖;
F:木屑100%,经沸水煮60 min后捞出,沥干多余水分,装入1 100 mL塑料瓶中;
对照 (CK):玉米粒,浸泡煮透至无白芯,捞出沥干多余水分,装1 100 mL塑料瓶。
1.5 装瓶 (袋)、灭菌与培养 培养料装料量控制在瓶 (袋)的2/3左右,料面略压平;各处理设2个重复,每重复装30瓶 (袋),共60瓶 (袋)。按常规进行高压灭菌后接种,置于25~28℃的培养室中培养。除稻草配方未加摇瓶振动外,其余各处理在接种后10天进行摇瓶。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E与CK较为接近,菌丝满袋时间相差13天左右,成品率相差2%;其次为处理C,成品率相差5%,菌丝满袋时间则相差45天。其余各处理的成品率和菌丝满袋时间与CK差异明显。
上述试验存在一定的误差,具体表现为:①不同容器(瓶、袋)的装料量有差异;②不同容器的摇动对成品率的影响也不相同: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塑料袋>750 mL菌种瓶>1 100 mL塑料瓶。
表1 各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
综合生产成本、制作方法、运输以及播种后效果等因素综合评价,认为大球盖菇栽培种采用阔叶树木屑,用沸水煮1小时装袋(15 cm×28 cm),经高压灭菌后接种,成品率接近玉米芯的瓶装菌种,菌丝满袋平均时间比玉米芯(麦粒)菌种迟13天左右。在实际生产中可代替麦粒种,能节约成本,并具有操作(菌种生产、运输、播种)简便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