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艳 朱定秀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安徽省居民“泛长三角意识”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郭晓艳 朱定秀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区域合作需要一种观念认同,区域文化认同是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安徽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因年龄、地域、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的不同,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知晓情况、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认识、看法及建议等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安徽参与泛三角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泛长三角意识;安徽;区域合作;区域文化认同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现实选择,目前,安徽正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区域合作需要一种观念认同,即区域文化认同的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这种认同感到底如何?为此我们在安徽省各地组织进行了关于“泛长三角意识”的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安徽省居民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认识与看法,以便为区域的文化认同构建和区域的有效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了十六个开放式问题和一个封闭式问题。本次调查区域覆盖了安徽省除宣城市和亳州市外的十四个地级市及下属部分县,此外,课题组还对安徽省委党校的进修干部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80份,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1550份。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负责人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就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知晓情况、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认识、看法及建议等问题进行如实选择、回答。问卷回收后,采用pc-EDIT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通过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1 样本分布概况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50份,其中,56%的问卷来自男性被调查者,44%为女性被调查者;有46.96%的被调查者为30岁以下的青年人,30岁到40岁之间的占28.17%,40岁到50岁之间的占17.75%,50岁以上的占7.12%;被调查者中37.1%来自城市,27.7%来自乡镇,另外35.2%来自农村,从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地区分布均衡。此外,被调查者的文化层次构成以高学历为主,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51.6%,高中及以下学历占48.4%。被调查者的职业与月收入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与月收入分布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居民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500元以下,其中47.9%的农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只有23.9%的城镇居民收入处于这一水平,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居民比例仅占5.54%,该收入现状与江、浙、沪居民收入相比,差距较大。调查数据反映出安徽省在居民收入方面呈现出的特点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高收入人群偏少。调查所得数据与安徽省目前的居民收入现状相吻合。
2.2 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知晓情况
2.2.1 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概念的了解情况,因年龄、地域、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当问及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情况时,调查结果显示,12.73%的被调查者比较了解这一概念,59.04%的人仅了解一点,还有28.23%的人不知道这一概念。此外,被调查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除了在性别因素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外,在其他基本因素上均体现出或多或少的个体差异性:
首先,从年龄因素上看,在1550名被调查者中,共有1108人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其中,47.4%是3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30岁到40岁之间的占28.3%,40岁到50岁为18%,50岁以上仅占6.2%。由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一类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年青人思想开放、激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的形势下,年青人自然会通过多种渠道给予这一事物更多的关注。年长者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求稳”是其日常工作、生活的指导思想,即思想比较保守,对新生事物接受的速度不及年青人快,创新意识相对不足,是促成其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了解不多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地域因素上看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情况的差异所在。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共有1107人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1 地域与泛长三角概念了解情况分布图
图1中数据显示,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被调查者中有42%是城市居民,另外的28.7%和29.3%的被调查者分别为乡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古以来城市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休闲、旅游……等诸多方面都优于集镇和农村,便捷的交通通讯服务设施缩短了城市居民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快捷;功能强大的大众传媒,把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以及时、快速、准确的方式向城市居民传播。城市居民在接受外界信息方面,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强于乡镇和农村居民。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即相对于乡镇和农村居民而言,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上城市居民占据的比重更多一些。
再次,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认识程度与其文化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强相关性,见图2:
图2 泛长三角区域分工认知水平与文化程度关系图
调查数据显示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情况如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中对该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占48%、高中71.7%、大学79.1%、大学以上93.9%;对获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有43%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高中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中有63.9%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大学文化程度中有73.7%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大学以上有91.2%。可见文化程度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概念了解度及国务院文件知晓度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概念了解度和国务院文件知晓度都越高。也即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低学历层次的居民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了解,从而形成区域合作的意识。
第四,不同职业的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分布比例如图3所示:
图3 职业与泛长三角概念了解情况分布图
机关单位所占比重最大,以学生为主体的其他职业类次之,农民和军人比例最少。机关单位作为政府的办事机构对政府的各项发展战略理应有较高的知晓度;学生群体对时事政治自始至终都有很高的关注度,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这一热门话题有一定的了解是情理之中的事。此外,军人在本次调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仅为1%,所以才会出现军人对长三角区域合作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比例很少。农民群体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比例为5.6%,仅高出军人几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其他职业的被调查者。农村社区的开放性程度远不及城市社区强,因此,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较单一,是导致其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了解较少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现状并没有影响到农村居民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相关问题的关注,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将会论及。
最后,收入水平的差距同样导致了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概念了解情况的差异,图4的数据说明了差异的存在:
图4 收入与泛长三角概念了解情况分布图
从图4中数据可知: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比重要高于收入在35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也即收入越高,人们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越少。安徽省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加强区域交流与分工协作,必将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现有收入水平。对中低收入阶层而言,增加收入是最现实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对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举措抱有积极的期望,因此,对这一问题会有所了解。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协作,短期内对高收入阶层的影响不会太明显,是导致高收入人群对这一问题不太关注的主要原因。
2.2.2 被调查者对国务院文件的了解情况,同样因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表2):
表2 影响被调查者对国务院文件了解比例因素表
通过对表2中数据的分析,可见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国家政策的关注程度不同,男性表现出比女性更强的政策敏感度;年龄、地域、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等因素对被调查者对国务院文件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比例的影响与上述第1个问题中的情况相同,详细情况参见对第1个问题的分析。
3.1 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做法得到了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支持。
1539名被调查者中有74.27%赞成安徽省的这一做法,仅有4.74%不赞成,具体情况见图5:
图5 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态度分布图
泛长三角的经济合作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的战略需要,各地政府应遵循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确立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思维,提高创新成果的扩散效应和地区优势互补效应,提高泛长三角整体的竞争力。安徽省顺应时局发展,适时提出积极融入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发展战略。调查数据说明,安徽省抓住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合作的做法,人心所向,因此得到城乡居民的高度赞成。
被调查者对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做法的态度受到文化程度和职业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图6、7):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中,有86%的人赞成政府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高中以下学历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基本持平,即一半赞成一半反对;大学以上学历者中有79%的人赞成,同样是大学以上学历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的仅占9.7%。两个相差悬殊的数据说明:调查者对客观实事的了解情况与其对该客观实事的态度是不存在相关性的。
图6 文化程度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态度的影响
图7 职业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态度的影响
图7中的数据反映了被调查者的职业会影响其对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做法的态度,87%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赞成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做法;57%的私营业主及个体商人持赞成态度,该比例相对其他职业偏低;以学生为主体的其他职业被调查者,对此问题的赞成比例高于除机关单位外的其他职业的赞成比例。
3.2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安徽已经具备了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图8)。
图8 安徽参与合作的条件具备情况图
尽管数据显示有53.54%的被调查者认为安徽省已经具备了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但还有近一半的人对这一问题不清楚或者是认为安徽不具备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和承接转移的条件。安徽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加大对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了解以至于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合作的建设,更应该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以过硬的条件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合作,消除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顾虑和戒心,掌握合作中的话语权,为安徽人民谋取更大的福利,确立安徽在全国范围的新形象。
3.3 文化的交流与协作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尤为重要。
从调查结果看 (图9),48%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协作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重要,36%认为非常重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协作是构建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文化认同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对跨行政的区域经济合作又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认同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力量,它以丰富的内涵,在人类的沟通中引起共鸣,在人们的交流中引发共识,尤其是跨行政的区域合作,由于没有行政力的制约,彼此的认同与信任心理是至关重要的,文化认同心理意味着法制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的降低,认同水平越高风险越低,交易成本就越低,文化认同是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行政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粘合剂。安徽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协作,加强有利于区域合作的主流文化的构建,培养社会核心价值,强化主流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认同和认知程度,自觉形成泛长三角意识,加速推进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进程。
图9 文化交流与协作对合作的重要性
4.1 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地区样本基本特征差异度较小。
调查数据显示,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地区的被调查者在性别构成(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年龄分布(集中在40岁以下)、受教育情况(高中以下和大学以上人数较少,以大学学历为主体)、职业分布(机关单位比例高于另外5类职业,5类职业分布均衡)、收入分布(高收入较少,收入都集中在3500元以下)等方面差异非常小,即样本分布均匀。
4.2 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地区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了解方面存在差异。
如果从行政区位的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和皖北地区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情况存在差异性(图10)。
由图10数据可知,皖江城市带有85%的被调查者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概念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而皖北地区(包括蚌埠、准南、准北、宿州、阜阳、亳州)的被调查者中这一比例为56%。对国务院文件的知晓问题上,75.39%的皖江城市带被调查者对这一问题了解一点或比较了解;皖北地区的数据为50.72%。从这两组数据的对比来看,皖江城市带的居民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情况了解的更多,这种差距也是安徽南北文化差异的体现。皖江城市带大多地处或靠近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和江、浙、沪地区就存在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长江流域文化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此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文件主要是针对皖江城市带区域内的城市,安徽省政府和皖江城市带各级政府在其辖区范围内对该方案也进行过宣传。因此,皖江城市带居民对关系其切身利益的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方面情况的了解程度必定高于属淮河文化的皖北地区。
4.3 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地区居民对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做法在认识上有较高的一致性。
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地区虽然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皖北地区居民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了解度也不及皖江城市带居民,然而这两个地区的居民对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做法在认识上有较高的一致性 (见表 3)。
表3 两地区居民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认识情况表
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地区居民对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做法非常赞成。皖北地区虽地处淮河流域,接触的是淮河文化,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情况了解甚少,这一现实并没有影响皖北地区居民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对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做法持非常积极的赞成态度。这一结果与皖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占安徽省外出务工总人数的比例较高有很大关系,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乡居民不用出省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这样因外出务工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能得到缓解,如子女教育问题,老年人赡养问题等等。
4.4 皖江城市带内部各城市之间的情况分析。
从空间分布上看,皖江城市带可分为“一轴双核两翼”,其中,“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城市;“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从调查数据来说,处于“一轴”上的城市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基本情况了解的明显要高于“双核”城市和“两翼”城市,且其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前景更加看好,因而对参与合作的做法持非常积极的支持态度。“两翼”城市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认识略弱于“一轴”和“双核”城市,皖江城市带内部各城市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认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个别问题上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见图11、图12。
图11 皖江城市带各市对泛长三角了解情况比较图
图12 皖江城市带各市对泛长三角合作认识比较图
5.1 合作的有利条件
安徽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长三角地区较低,交通便利,腹地市场广阔,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与长三角相比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强,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为有利的承接地。独特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也使得安徽容易实现与长三角的对接。被调查者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有利条件回答中,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65.22%认为是地域相连,文化接近是42.24%,经济联系密切占65.82%,资源互补为49.87%,还有3.57%选择了其他。
5.1.1 地域相连。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紧邻长三角的江苏省、浙江省,与江浙沪在地理上组成一个芒果型[1]。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交通便捷,与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接壤线长达2000公里,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更重要的是,随着合宁高速、京沪铁路、申苏浙皖高速、宁宜城际铁路等10多条与长三角联系通道的建成,通过高速铁路,合肥到南京1个多小时、到武汉2个多小时、到上海3个多小时、到北京4个多小时,加上省内“三纵六横”高速公路,绝大部分县城半小时上高速,交通十分便捷,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这样安徽与长三角便构成了一个大交通格局,城市间人流、物流、文化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长三角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两大辐射通道——双陆桥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首先要经过安徽,这使得安徽在长三角乃至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所处的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
5.1.2 经济联系密切。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经济联系和往来更加密切、频繁,加上近几年长三角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与长三角的紧密联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安徽与长三角的经济合作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几年安徽每年吸引的省外投资资金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就占50%以上,60%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70%以上的省际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每年向长三角输出电力100亿千瓦时以上。
5.1.3 资源互补。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快,能源原材料需求量大,供需存在较大缺口。安徽的煤、电、盐、炭;钢、铁、铜;粮、棉、油、肉以及水泥、塑料、建材等资源和产品,在华东乃至全国都占有较大的优势。长三角煤炭、原材料等资源缺乏,90%以上的一次性能源需求和30%的电力需要从外部调入,而安徽历来是华东地区能源供应基地,“皖煤东运”、“皖电东送”为长三角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安徽向长三角提供农产品,运输距离短、成本小、价格低,可以较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安徽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可成为长三角地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目的地。安徽的土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人均耕地面积为长三角的1.7倍,用工成本不到沿海的七成,综合商务成本只有沿海的三分之一左右,有利于长三角降低产业转移成本。所有这些丰富的资源和要素供给在为长三角的强势发展增加后劲的同时,也有利于安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
5.1.4 文化接近,历史渊源深厚。
自古以来,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的安徽和长三角同属一个经济区。在明代,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安徽的很多地区与长三角的一些县、市相互交叉,成为一体。历史上的徽商一直是长三角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徽商的兴起与发展和长三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徽商的经营。建国后,安徽省长期隶属于华东行政区,安徽与长三角之间的文化联系与人际交往也非常密切。
5.2 制约合作的不利因素
综上所述,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中,得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前景可观。但相对于经济已经实现高速发展的长三角地区,安徽发展较为滞后,存在明显不利于分工与合作的因素。在制约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不利因素调查中,结果显示体制机制为54.14%,思想观念占52.70%,基础条件为48.66%,30.55%选择的是产业衔接度,另外3.65%为其他。
5.2.1 体制机制。
从调查结果看,调查者认为体制机制是制约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最大不利因素。目前所界定的“长三角”还是一个具有浓厚行政边界色彩的区域概念,存在着许多人为的屏障,阻止着其他地区的融入。虽然市场力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推动力,但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区域政府对区域合作仍有着深刻的影响,由于改革尚未到位以及现行财政体制、政绩考核制度等的制约,不同行政区政府间的利益冲突仍较为突出,区域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存在着短期化的特征,而不利于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安徽与长三角分属不同的行政区,要实现与长三角在经济上的接轨,安徽首先要在政府层面上逐步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的融入与接轨,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融入长三角的制度环境及体制保障。
5.2.2 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滞后是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又一主要制约因素。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参与合作的积极主动性不强。调查者对问卷中部分问题的回答也暴露了其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当问及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主导力量是哪方时,调查结果显示 (图13),43.79%认为是长三角地区各省、市,35.32%认为是中央政府,18.95%认为是安徽省,1.94%认为是其他。
图13 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主导力量
数据反映出在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问题上,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主动权交给他人,更多的是希望借助第三方的力量促成合作,等、靠、要思想严重,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必然会受制于人,不利于争取更多的合理利益。安徽省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应本着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分工合作和借力发展的意识,积极排解合作的阻滞力,主动出击,寻找机遇推进区域分工与合作,争取早日融入长三角。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培育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努力营造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思想观念上缩小与长江三角地区的差异,为构建有利于区域共同发展的文化认同排除障碍。
5.2.3 基础条件。
快捷相通的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运作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所必需的基础条件,而安徽省在这些方面稍显薄弱,亟待加强。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对接区域受限明显。其次,劳动力素质结构还不尽合理,高技能、高素质、替代弹性小的高层次人才少,技能低的一般性体力劳动者多。再次,传统行业引资较多,节能降耗压力较大。最后,招商外部竞争加剧,协调机制亟待建立。
5.2.4 产业衔接度。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区域一体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整合与产业一体化。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关键是产业对接。通过产业的融入和对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安徽已经形成了煤炭、农副食品加工、烟草、橡胶、塑料、水泥、冶金、汽车及零配件、电气以及电力等优势行业。苏浙沪优势行业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汽车、钢铁、电气、电力、纺织、服装鞋帽、化工、石油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与之相比,安徽煤炭、有色等行业有着绝对竞争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优势仅次于上海,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优势仅次于浙江,但纺织、化工与苏浙差距较大,通信设备、服装等行业则明显处于劣势。安徽要实现与长三角的产业对接,必须放眼于长三角的产业现状和趋势,从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出发,提高产业配套的水平和规模,加快形成与长三角多层面的产业关联,如农业对接,工业对接,旅游对接等。
总之,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实施交通东连、产业东接、资金东引、产品东卖、劳务东输,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接轨,变地理的无缝对接为发展的无缝对接,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互惠,在广泛合作中实现共赢。
参与文献:
[1]王泽强.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分析及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吕连生.泛长三角的形成与安徽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江淮论坛,2009,(1).
[3]朱定秀.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文化认同建构的内涵分析[J].当代经济,2011,(11).
[4]朱定秀.区域经济合作中文化认同的建构分析[J].当代经济,2010,(4).
[5]马怀礼,华小全.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路径选择[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ANALYSIS TO SITUATION OF “PAN-YANGTZE RIVER DELTA CONSCIOUSNESS”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GUO Xiao-yan ZHU Ding-xiu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Regional cooperation requires people to identity certain concepts.Reg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Anhu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abor divi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urvey data in Anhui shows that respondents show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different views on Anhui participate in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cooperation,because of age,region,education level,occupation and income difference.Meanwhile,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of Anhui in participating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cooperation.
pan-Yangtze River Delta consciousness; Anhui; regional cooperation; regional cultural identity
F127
A
1672-2868(2012)02-0051-09
2011-12-13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F09-10D7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YJAZH142)
郭晓艳(1978-),女,安徽滁州人。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责任编辑:松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