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及对策
李蔚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大学生的诚信观不仅影响到高校的现状,毕业后更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行为。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五所高校部分在校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诚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当今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原因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大学生;诚信;调查;对策
诚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当前中国社会的诚信现状却令人担忧,诚信缺失现象已经渗透到个人、家庭、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诚信危机已成为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首要问题。笔者将大学生作为诚信研究的主体,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大学生群体数量越来越多,在社会上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和人才基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而诚信是道德品质中的第一要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大学生诚信观不仅影响到高校的现状,毕业后更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行为。从长远来看,大学生是我国的人力资源储备,他们的知识技术和道德品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前景。关注大学生诚信状况,探讨当今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原因并提出对策,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引导大学生的诚信观,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设计《大学生诚信状况问卷调查表》,采取简单控制随机抽样法,向武汉地区五所高校的部分在校生发放问卷 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455份,有效回收率97%。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运用统计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尽管“诚信”经常表现在外在的行动中,但作为一种主观意识活动,往往很难准确把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动机与行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不同的动机也有可能导致同样的行为,有时,动机与行为也会不一致。在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虽然采取的是不记名问卷,但被调查者仍有可能有意识地回避问题,或采取“装好式”的态度回答问题,特别是在对大学生进行访谈时,都是面对面交流,学生更有可能隐瞒真相和真实想法。
在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时,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普遍意义上的诚信进行深入认识,这种认识论可以准确阐述诚信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人的认识活动是追求真理的活动,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追求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认识世界的目的是实现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则是创造价值。真理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相一致的,而唯物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唯有诚信才能使我们的所作所为符合这种“客观”。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胡编乱造,必须诚实守信,一旦偏离了“诚信”原则,就无从进行实践活动,更无法获得真理、创造价值,反而会给人类带来破坏性的结果。例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严重危及到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少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只顾发展而对自然环境肆意破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四川沱江的特大水污染事故,浙江东阳画水镇的化工污染,松花江的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等等,类似的恶性事件举不胜举,这种“发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现真理原则的。
马克思认为信用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信用是货币成为支付手段的结果。他指出:“信用,是一种信任,它使一个人把一定的资本额,以货币或其他商品形式委托给另一个人。”[3]这种借贷关系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信用是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马克思明确指出:“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借贷活动,是一种有条件的让渡的特殊活动。”[4]而要通过物质条件和信誉保证才能保证“偿还”。所以,一切经济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是信用,即人的诚信。
首先,诚信是一种规范。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即自然之道,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即做人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是一致的,人道本于天道。既然“诚”是天之道,人之道就应该“思诚”,即追求“诚”。“诚信”要求人们“言必行,行必果”。[5]其次,诚信是一种制度。当前,诚信经常以一种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身份出现。如《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最后,诚信是一种品格。每个人都应该追求一种更高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较利害关系的,就如同康德在描述绝对主义的道德观时所说的“高尚的意志之所以高尚,并不是看它达成的效果,高尚的意志因其自身而高尚。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也一无所成,它仍然因其自身而闪耀光芒,它本身就蕴含了全部的价值。”在现在社会,“诚信”所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把诚信作为一种品德,诚实守信不仅是为了不违背法律或某种利益,而是为了自我人格的提升和品格的高尚。
政治诚信是一种重要的政治道德,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政治诚信具有核心价值。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从总体来看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政治诚信缺失现象(见表1),已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表1 大学生政治诚信状况
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一种世俗性的成熟。在市场经济调整发展,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被推崇的今天,理想化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激烈地冲突着,少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仅是“混文凭”,“找收入高的工作”。少数大学生在评奖评优、竞选干部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不是凭实力去争取,而是采取投机取巧拉关系等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加上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逐渐减弱,对政治的关注度大为减退。经常关心时事政治的大学生选项频度(29.07%)显著低于不关心时事政治的大学生选项频度(70.93%)。一些学生往往主要关心自己的学习与就业状况,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只关心自己的男女情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
有些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追求缺乏。受高校政治大环境的影响,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比较多,占样本人数的 90.86%,但其入党动机已经变得复杂,不少大学生带有功利主义彩色。
进入新时代语文教学创新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所谓语文教学创新,就是在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中,积极吸收创新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创新价值和学生潜在的创新因素,开展研究性学习,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简言之,语文创新教学就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指向的学科教学活动。它具体体现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踏实学习、诚信学习,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尽人意(见表2),值得我们深思。
表2 大学生学习诚信状况
考试作弊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品德,而且违背了公平原则。虽然有过作弊行为的大学生是少数,但放任作弊行为的同学却是多数。考试作弊行为,挑战的是公正,折射是诚信的缺失,如果不纠正,将非常危险。
作业、实验、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学生抄袭作业比例人数占调查样本的25.91%,且有47.97%的同学取看不惯但管不着的态度。写论文时,竟有10.58%的大学生直言不讳地选择“直接抄别人的论文”。
大学生逃课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甚至有学生戏称“逃课是大学里的第一节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逃课行为。
当大学生面对经济利益时,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情况(见表3)。
表3 大学生经济诚信状况
助学贷款是一种带有政府行为的助学工程,更是一种契约,受法律保护,但少数大学生对此类诚信行为的态度依然淡漠,所反应映出的失信行为直接对抗到国家法律。
高校大学生故意拖欠学费现象时有发生,每年呈递增趋势,近年来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重视。有的学校采取扣发毕业证的方式对待欠费学生。但这一做法缺乏法律依据,有的学生将母校告上法庭,造成一种尴尬局面。
设立困难补助金是为了体现社会公正,促进教育公平。执行中,对学生的经济困难界定犹为重要。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本身所具有的主观性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容易失去真实性。在助学工作中,大多数学生都会如实汇报真实的家庭情况,但受利益的驱使,还是有7.42%的大学生选择了失信行为。
表4 大学生择业诚信状况
求职简历是呈现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大多数同学都非常重视、慎重。但仍有少数学生编造虚假简历,如拔高学习成绩、编造工作经历、伪造获奖证书、虚拟干部身份等等。
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产生心理负担。一些大学毕业生为能获得工作岗位,对面试单位提出的问题不如实回答,隐瞒其不利信息,编造出令对方满意的答案。
面对就业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在低于预期目标时就签订就业协议。当碰到更加满意的就业机会时,有25.29%的大学生表示会继续履行协议,63.2%的大学生会理性协商解约事宜,11.68%的大学生会直接毁约。由于缺乏诚信意识,随意签约、任意毁约,给大学生形象造成了极坏影响,给就业市场秩序也造成了一定损害。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上,虽然有“童叟无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经典语句,但也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老实人吃亏”这些市井俗语。开放型社会造成了更多的“隐形人”,失信于人,一走了之,降低了诚信缺失成本,也给诚信带来了严峻挑战。
社会缺乏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诚信机制,学校诚信教育存在明显缺陷,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加之大学生个体自身素质的缺陷,造成了大学生诚信素质滑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务必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建立道德诚信离不开诚信理论的研究和诚信制度的确立,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的科学研究,是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诚信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诚信制度研究。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来源于社会,最终也会走向社会。没有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社会环境,任何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营造一个具有诚信政府、诚信社会、诚信个人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构建大学生诚信体系需要以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为基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能力合作。
英国作家萨柯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高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重在“育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成人”,之后才谈得到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环境的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水平,通过第二课堂等渠道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家庭是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在教育中,家庭更多地体现了它的社会化功能。即便是到了大学阶段,家庭对子女诚信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是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家长首先树立起“成才先成人”的教育观,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大学生诚信缺失这一现状。家庭教育应该给子女一种品质、一种能力,在注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多塑造他们的人格。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使子女具有一生的支撑!
注 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P3.
[2]石铁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J].学习与实践,2010(6),P56.
[3][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P452、390.
[5]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3(8),P50-52.
[1]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3(8).
[2]胡秀英.论发展大学生主体诚信教育的和谐价值及其文化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2008(9).
[3]马军党,张秀玲.试论高等学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创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2).
[4]李洪伟,宋平,王炳成.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5]石铁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J].学习与实践,2010(6).
李蔚(1981-),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