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尿酸、血脂、胆红素的临床意义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效果的评价

2012-11-06 06:14:02梁彩虹徐崇利张郁青严建军周本军史培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1期
关键词:丹参酮胆红素心绞痛

梁彩虹,徐崇利,张郁青,严建军,周本军,朱 甜,史培青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南京,2111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心绞痛是其常见类型。近年来研究发现[1-3],各种病因引发的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会损伤动脉内膜以及内皮功能,并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这也是心绞痛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些病因包括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血脂、胆红素水平异常等。为了解这些血清指标在心绞痛发作时的变化,探讨心绞痛可能的发生机制,我们对心绞痛患者和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上述血清指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为了解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本院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79例作为心绞痛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最新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指南标准,具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症状,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或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排除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休克等原因所致心电图缺血性改变。选取同期在本科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生化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透视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排除以下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心律失常、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1个月内有手术或有创操作、感染及代谢紊乱。心绞痛组中男40例,女39例,年龄(68.09±12.51)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67.24±9.71)岁。将心绞痛组79例患者随机分为2个亚组,即常规治疗组42例及丹参酮组37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与丹参酮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绞痛组与对照组血清指标检测:采用贝克曼AU2700生化仪、迈瑞BC-5380血细胞分析仪、TD-Ⅲ序列测定蛋白仪分别检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CRP、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比较2组患者检验参数之间的差异。

1.2.2 常规治疗组与丹参酮组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入院后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丹参酮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 mg治疗1个疗程(15 d)。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前后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查,评价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者血清指标变化。

1.3 疗效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类用量明显减少80%以上,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类用量减少50%~80%,心电图ST段回升0.5 mm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用量减少<50%,心电图无变化。

2 结 果

2.1 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 CRP、UA、LDL、TBIL水平显著增高,HD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绞痛组患者TC、DBIL水平高于对照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表1 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指标 心绞痛组(n=79) 对照组(n=55)CRP/mg·L-1 2.02± 5.32* 0.56± 0.67 UA/μ mol·L-1 354.76±157.15* 306.15±92.27 TC/mmol·L-1 4.00± 0.82 3.75± 0.61 TG/mmol·L-1 1.51± 0.85 1.74± 0.45 HDL/mmol·L-1 1.29± 0.33* 1.45± 0.40 LDL/mmol·L-1 1.98± 0.64** 1.40± 0.53 TBIL/μ mol·L-1 14.97± 7.56* 12.54± 3.99 DBIL/μ mol·L-1 5.07± 2.64 4.49± 1.53

2.2 常规治疗组与丹参酮组患者疗效比较

丹参酮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常规治疗组与丹参酮组患者疗效比较[n(%)]

2.3 常规治疗组与丹参酮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CRP、UA、TC、H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丹参酮组患者UA、TC、TG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常规治疗组与丹参酮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表3 常规治疗组与丹参酮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丹参酮组比较,#P<0.05,##P<0.01。

指标常规治疗组(n=42)治疗前 治疗后丹参酮组(n=37)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1 1.83± 4.29 0.51± 0.92** 2.22± 6.35 0.41± 0.95**UA/μ mol·L-1 359.48±182.26 249.33±58.91**# 349.41±124.98 218.00±53.20**TC/mmol·L-1 4.06± 0.83 3.74± 0.47*## 3.91± 0.82 3.38± 0.48**TG/mmol·L-1 1.61± 0.97 1.39± 0.45# 1.40± 0.69 1.17± 0.33 HDL/mmol·L-1 1.31± 0.33 1.52± 0.28** 1.26± 0.32 1.55± 1.55**LDL/mmol·L-1 1.99± 0.66 2.05± 1.39 1.96± 0.63 1.95± 0.49 TBIL/μ mol·L-1 14.76± 7.81 14.80± 5.95 15.21± 7.37 15.43± 5.68 DBIL/μ mol·L-1 5.17± 3.06 5.67± 3.49 4.94± 2.10 5.91± 2.64

3 讨 论

UA水平增高会导致氧自由基增多,加剧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且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而血清胆红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作用。CRP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会显著升高,且CRP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程度[4]。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绞痛组患者血清CRP、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者呈同向改变。这个结果证实了冠心病患者血清UA水平增高导致的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可促进心绞痛发生的观点。有学者认为[5],UA增高导致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的机制可能为高尿酸血症导致氧自由基增多,破坏线粒体和溶酶体结构而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粒细胞在血管内皮聚集,引发炎症反应。

有研究[6]表明,血清胆红素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可抑制脂蛋白在血管沉积、促进胆固醇排除、抑制炎症损伤。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心绞痛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氧自由基增多而引起机体代偿性抗氧化能力提高所致。其机制可能为心肌因缺氧、炎症等应激而产生大量是血红素加氧酶,进而使血清胆红素生成增多[7]。

有研究[8]证实,血清 HDL水平越低,血清LDL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而冠心病患者往往HDL水平较低,血清LDL水平较高。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LDL水平显著增高,HDL水平显著降低。因此我们认为,合并血清低水平HDL和高水平LDL的冠心病患者相对容易发生心绞痛。

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等多种药理作用,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在分组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在丹参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丹参酮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这个结果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绞痛患者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前丹参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各血清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丹参酮组患者血清 UA、TC、TG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这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降低血脂、血清UA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1]Ong P,Sivanathan R,Borgulya G,et al.Obesity,inflammation and brachial artery flow-mediated dilatation:therapeutic targets in patients with microvascular angina(cardiac syndrome X)[J].Cardiovasc Drugs T her,2012,26(3):239.

[2]Li J J.Inflammat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J].Chin Med J(Engl),2011,124(21):3568.

[3]Falcone C,Lucibello S,Mazzucchelli I,et al.Galectin-3 plasma level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new possible biomarker ofacute coronary syndrome[J].Int JImmunopathol Pharmacol,2011,24(4):905.

[4]赵助飞,王飞.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和C反应蛋白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38.

[5]董苏,陈建军.冠心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和血浆BNP水平的关系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4):478.

[6]卜法芹.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9):114.

[7]刘志勇,孙根义,刘玉洁,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总胆红素、尿酸水平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4):277.

[8]Heyman C,Gunnarsson R.Normal S-cholesterol indicates unchanged S-LDL,S-HDL and S-triglycerides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acceptable blood lipids[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7,67(5):498.

猜你喜欢
丹参酮胆红素心绞痛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Medicinal Plant(2020年2期)2020-05-14 12:11:26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45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