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坤荣
(梅兴中学 广东梅县 514782)
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适应性调查
钟坤荣
(梅兴中学 广东梅县 514782)
在日本、美国等已经实施课程改革后,中国也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从2001年9月《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已在全国各实验区实施试验。并从2004年和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开始全面推广新《课程标准》。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适应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是比较了解和接受的,大部分体育教师比较适应新《课程标准》理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部分体育教师没有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后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师 适应性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提出了新的理念。此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它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1]。体育教师是《课程标准》理论的执行者。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切体会到: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2]。2004年新《课程标准》在梅州城区全面开展后,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逐步呈现,中学教育正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能否理解其理念,并应用到实践当中等。因此,本文对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根据实验设计需要,随机抽取梅州市城区6间中学(东山中学、高级中学、华桥中学、梅州中学、新城中学、联合中学、乐育中学)的体育教师65名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新《课程标准》相关资料及文献,为选题及论文撰写提供了依据。
表1 教师年龄及性别结构调查表
表2 教师学历、职称结构调查表
表3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内容的了解情况调查表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适应性等情况。研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65份,回收问卷60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57份,有效率为88%。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02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体育教师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体育教师年龄、学历、教龄对其对新《课程标准》的适应性有一定影响,为了解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4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比例为77.2%,表明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青年教师已成为当前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这是本地区体育师资队伍的优势所在。另外,男教师占93.4%,女教师占6.6%,男、女教师之比为13:1,女教师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不愿从事偏重体能、体力的体育工作。因此,为了调整男女体育教师比例,教育部门应加大年轻女教师的培养,让更多的女教师充实到了体育教师队伍里来。
表4 体育教师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认识调查表
表5 体育教师对新新《课程标准》实施态度调查表
表6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适应情况调查表
从表2可以看出,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具备本科学历的占67.7%;具备大专学历占24.6%。另外,已获得大专、中师学历的19人中有在读本科(包括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体育教师13人,占22.8%。也就是说在未来三年内具备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将达到80%以上。从总体上来说,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处于中间偏低水平,但随着教师再培训的开展,在较短时间内教师的学历层次将达到较高水平,这与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教师本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同时,这对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适应性也是非常有利的。
从表2亦可以看出,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中学体育教师的7.0%,具备中级职称的占42.1%,具备初级职称的占50.9%。说明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职称水平总体上偏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切实加强中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职称结构。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针对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做出相应的观念转变。
2.2.1 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内容了解情况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内容了解情况好坏直接影响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适,本文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有68.3%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完全了解或比较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只有32.7%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一般了解或不了解《课程标准》内容。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内容是比较了解的,只有少部分教师没有很好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其原因是:①老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②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表7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师角色转化适应情况调查表
表8 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改革情况调查表
表9 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适应性调查表
2.2.2 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选择什么内容进行体育教学由各校自定[3]。为了解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学校体育教学情况,本文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有84.2%的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学校体育教学现状有很大的或一定的改变,有15.8%的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基本没改变或根本没有改变。说明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有一定效果的。这与学校领导的支持、年轻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学习与实施是分不开的。另外,要对受传统观念影响的老教师进行思想上培训,使其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作风,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2.2.3 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态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为了解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态度,本文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有47.4%的体育教师是主动接受新《课程标准》的;有36.8%的体育教师是被动接受新《课程标准》的;有12.3%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回避抵触的;有3.5%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持完全否定态度。说明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态度相对较差,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够。其主要原因是: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习惯;其次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没有真正理解。
2.3.1 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适应情况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否顺利贯彻实施,一方面是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另一方面是教师能否尽快地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运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教学。为了解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适应情况,本文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在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有24.6%的体育教师完全适应新《课程标准》理念;有57.9%的体育教师比较适应新《课程标准》理念;有12.3%的体育教师一般适应新《课程标准》理念;有5.2%的体育教师完全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理念。说明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能够适应,只有少部分教师由于个人因素或有关部分宣传不够而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理念。
2.3.2 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角色转化适应情况
面对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教师就要由“独裁者”转换为“参与者”,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4]。为了解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角色转化情况,本文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在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有15.6%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师角色转化是完全适应的;有52.4%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师角色转化是比较适应的;有35.1%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师角色转化是一般适应的;有12.5%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师角色转化是完全不适应的。说明部分体育教师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提出的教师角色转化不是很适应。原因是部分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学”,其结果既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体育教师应尽快转换角色、适应角色,更深入地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成为实施创新教育所需的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教师。
2.3.3 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适应性调查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评价上,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更注重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5]。新《课程标准》打破了过去单纯从学生的技能水平评价优劣的方式,更强调多角度的评价、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形式。为了解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适应情况,本文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8和表9。
从表8可以看出,在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有64.9%的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改革是一元到多元评价的;有39.8%的体育教师认为是从孤立评价到整体评价的;有38.6%的体育教师认为是从结果评价到转向过程评价的;有45.6%的体育教师是认为注重自评与互评的的。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的改革与以往的评价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大部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逐渐开始采用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方式、方法。
从表9可以看出,在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有22.8%的体育教师对教学评价是完全适应的,有49.1%的体育教师对教学评价是比较适应的,有24.5%的体育教师对教学评价是一般适应的。只有3.6%的体育教师对教学评价是不适应的。说明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中有教学评价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比较适应的。仅有少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理念的影响,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思想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化。
(1)梅州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中女教师明显不足,年轻教师较多,职称水平总体上偏低。(2)梅州市城区中学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内容是比较了解的,只有少部分教师没有很好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3)梅州市城区中学的少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采取积极接受的态度,而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态度相对较差。(4)梅州市城区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教师角色的转变不适应。(5)梅州市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比较好。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的改革与以往的评价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多数老师在评价过程中也逐渐开始采用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方式、方法。
(1)为了调整男女体育教师比例,教育部门应加大年轻女教师的培养,让更多的女教师充实到了体育教师队伍里来。(2)省/市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宣传,并提高体育教师的自学研究能力。(3)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时解决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态度,促进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1]汉超,秦椿林主编.体育管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4.
[2]王德平.新体育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3):31~33.
[3]钟博夫.体育教学科学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1(2):34~3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
[5]仇建生.体育与健康标准实施难点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56~58.
G807
A
2095-2813(2012)03(b)-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