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①

2012-11-06 07:32:08姚志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质分层

姚志强

(增城市朱村街第一中学 广东广州 511370 )

中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①

姚志强

(增城市朱村街第一中学 广东广州 511370 )

中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旨在以分层教学手段,加强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对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实验研究,探索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分层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 中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1]。同年,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要求《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2]。现阶段中国学校体育仍然以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3],但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育情况不同以及体育兴趣和体育需求的不同,造成了体育运动水平的参差不齐,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极大地搓伤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本文采用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改善情况及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成功感体验等进行研究,旨在探求该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可行性、实效性,为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八年级学生。全级189人,实验组男生43人,女生71人;对照组男生33人,女生4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进行。为了确保测试数据信度,每次测试后都采用抽样检验法(各班成绩后三分之一的学生进行重测,重测率33.3%),并将测试数据与重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保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果测试数据出现有显著性差异时,进行全部重测。

1.2.2 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体育课的态度、体育锻炼成功感等方面。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效度,我校聘请10位专家(其中教授2位,副教授4位,讲师/中学一级3位,)对内容效度检验,认为问卷内容与期望了解内容的信息一致;运用分半法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每两个题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小于0.095,说明各个题项之间没有相似性,问卷设计比较合理。

发放调查问卷189份,回收189份,有效问卷1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88%。

1.2.3 比较分析法

采用逻辑归纳、对照、量化、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2.4 数理统计

实验数据的统计按照体育统计学的原理、方法进行,运用excel数理处理软件,进行统计以及各种因素方差分析与处理。

2 实验过程

2.1 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思路与构建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体育教学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课程框架或系统。从结构理论的原则看,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学习评价等几个要素。”[4]为此,我校根据现有资源,建立了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加强教学管理,大面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课内外一体化分层体育课程体系

表1 实验前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S)

表1 实验前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S)

类别 50米(s) 1000米(s) 引体向上(个) 50米(s) 800米(s) 仰卧起坐(个)男生 女生对照组(n=75) 8.21±0.32 282.57±12.76 4.82±1.75 9.04±0.31 271.67±17.68 29±8.84实验组(n=114) 8.24±0.35 280.32±16.81 4.63±2.13 9.06±0.32 269.47±20.75 28±9.3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外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实施

2.2.1 实验前身体素质测试

本次实验男生选用了50米、1000米、引体向上,女生选用了50米、800米、仰卧起坐等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如表一显示,实验初实验组、对照组的身体素质现状(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

2.2.2 课堂教学实施

根据测试结果,将八(1)、(2)班作为对照组,共75人,按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将八(3)、(4)、(5)班作为实验组,共114人,按学生体质差异分为体质优、中、差三个人数大致相等的“体育班”,进行分层教学。 “体育班”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体质、兴趣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内容;雨天,按原来“行政班”上课,传授体育卫生知识、体育保健、营养、体育欣赏相关知识。“大课间”安排在每天上午,时间30分钟。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在下午放学后,时间40分钟。

2.2.3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按“体育班”为单位组织开展,不同“体育班”的学生在活动目标和内容上要有区别,可进行竞赛、兴趣活动。各项竞赛不仅仅是为体质优生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体质弱势群体服务。

2.2.4 评价机制

课程成绩评定与考核采用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总成绩=课堂教学占70%+课外活动30%。其中体育课考核的内容:男生:50米、1000米、引体向上;女生:50米、800米、仰卧起坐;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内容:主要是以出勤次数和锻炼态度为依据进行考试,其中大课间每次锻炼0.5分满分50分;体育课外活动每次0.5分满分50分,两项之和乘以30%即是课外体育锻炼成绩。如图2 所示。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三项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相比,均有提高(P<0.01),且呈显著性差异,表明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体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2 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达到 78.1%,而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仅仅为58.6%,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1) 。

图2 体育课程课内外分层教学模式实施与评价结构体系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x±S)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对比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体育成功感对比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有70.3%的学生认为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成功感,而对照组只有24.7%的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原因是实验组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分层考虑,令学生轻松就能完成学习任务,自信心增强,从而获得成功感情绪体验。由此可见,分层教学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

4 结论

4.1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分层教学解决了个体差异这个问题,体现了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体质弱势群体得到干预,而且大面积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层的确定教学目标,分层次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目的明确,教学效率提高,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4.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常规的分组教学虽亦可以区别对待,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学习目标不同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结合初中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给各层学生安排相对应体育锻炼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尝试运动的成功、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4.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要求比较全面,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技术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满足学生个体体育锻炼需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的提升素养。教师都在一起上课,便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更新教法,提高教学水平。

4.4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的课外体育活动,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给学生创造一个课堂教学内容复习的机会。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复习

体育课堂内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体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体质健康水平。

4.5 对场地、器材要求比较高

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中,适合中小规模的学校实施,因为整个年级都在一起上课,这对学校场地、器材必须要充足,如果上课场地、器材不够,给课程实施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提高器材使用率。因此,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宜,有效的调配场地与器材。

5 建议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质的学生要求,建议建立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校实验证明: 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自信,能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能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

[2]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 号)[EB/OL].http://www.moe.edu.cn/.

[3]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18(4):6~9.

[4]王林,潘绍伟,金玉,等.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学刊,2004,11(6):78~79.

G80-32

A

2095-2813(2012)03(b)-0051-03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批准号GLA102037)《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管理模式的研究》子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姚志强(1977~):男,广东增城人,体育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质分层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