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鹏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浅谈太极拳教学新方法的运用
◆丁有鹏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通过利用小团体分组教学对2010级3个班152名学生进行太极拳教学,考核结果与2009级4个班195名学生成绩比较。就如何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实践证明,2010级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小团体分组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太极拳学习能力提高幅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小团体分组教学 太极拳 学习能力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常见的分组教学,是在一个班内进行20人左右的分组,即所谓班内分组教学。国外比较流行的小团体分组教学是很多其它学科都采用的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是指在技术学习和练习中将学生分成的6~8人1组,互相谈论,互相观摩,互相帮助,互相提供反馈信息,为共同提高成绩提供了可能。小团体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分组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中心的转移,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本文把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太极拳教学中,研究其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影响。
1.1 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分别选取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和2010级一共347名学生参加此次研究,共7个班,男女生均有,女生260名,男生87名,均未学习过太极拳。在同一教师,同一场地进行教学。
1.2 教学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学生自由组合下进行分组,人数是6~8人为1组。男女生分开。
1.2.2 教学方法及步骤
方法一:每次课把需要教授的太极拳内容分为三段,分给其中再次分2~3人的“顾问”小组进行着重详细记忆、练习,在小团体分组练习时,带领其所在小组进行练习。
方法二:新授内容时,教师还是统一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注意“顾问”小组的位置)。在学生初步掌握的情况下再进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时教师针对各组情况进行指导和纠错。
方法三:针对介绍部分的教学内容(关于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发展等),由各小组学生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收集,在小组休息时,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补充。
1.2.3 评价法
课程单元结束后,以组为单位随机进行考查并做成成绩评定分析;学期末,对学生的评定成绩进行分析。
小团体分组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影响:
表1 课程单元各分组动作技术掌握情况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在动作技术掌握阶段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完成练习时,动作不连贯,经常发生难以查觉的错误,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使每个练习者在练习时,能根据小组其他成员提供的即时反馈信息,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动作,也是另一种对技术动作进行默认回忆的过程。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多次的验证和积累,形成正确的即时反馈信息。自己进行练习时,内在的反馈使学生能用正确的动作表象来对照自己所完成的动作,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表2 学期期末对单个学生成绩的统计
通过表2可以看出,小团体分组教学在学生个人成套动作技术掌握过程中同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单从表面看,小团体分组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差异是在小团体分组教学中,学生除了直接和教师发生联系外,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联系。其次,小团体分组数学把学生作为了学习的活动主体,以促进团结协同地学习为目的。并且小团体分组教学增加了自觉地进行学习的氛围。另外,小团体分组教学的独特教育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组内的合作与协同、促进自觉、自主的学习;第二,通过在小集体教学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和态度。
3.1 小团体分组教学过程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师生合作,但决非放弃教师的主导性,尊重和启发学生的活性和灵性,更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它强调因材施教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指导方法,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2 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技术、技能,社交能力,体育情感等得到发展。
3.3 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使良好学生间的心理差距缩小,有利于学生掌握积极、有益的社会互动方式。
3.4 在太极拳教学中,应用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技术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2]陈建中.“自发组合群体”分组练习教学形式[J].体育教学,2001,(3).
[3]严志平.浅论合作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J].体育科研,2001,(3).
[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
[5]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7.
[6]李杰凯.体育教学原理与教学模式[J].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7]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孙洪昌.摩斯顿互惠分组教学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