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声扬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7)
校企(院)合作型高职护生整体护理能力考评方案探究
姜声扬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7)
从整体护理的概念入手,提出在校企(院)合作的基础上,构建“课堂—学校—医院”分级、分层、交叉、开放、形式多样的护理技能考评方案,以期形成一种既能契合医院整体护理要求又能提升护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实用、可行、新型校企(院)合作型整体护理技能考评体系,以促进护生整体护理能力的提高。
校企合作;高职护生;整体护理;技能考评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从培养护生整体素质出发,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护理实践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是培养实用型合格的护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往对于护生的护理技能评价主要局限于某项护理技术的考核,注重的是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正确性与娴熟性,考核项目也仅仅侧重于对基础护理技术的考核评价,评价单一,往往很难全面反映护生的综合护理技能水平。据以往报道显示,引起护患纠纷投诉的往往不是因为护理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判断以及分析失误这些软技术问题[1]。因此,高职护生护理学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护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综合护理技能注重的是整体护理的实施能力。所谓的整体护理是指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整体护理的概念于1955年由Hendersen提出,并在1994年7月由美国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护理博士袁剑云教授引入我国,此后,护理工作的重心就由“疾病护理”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活动更强调人的整体性。整体护理要求在整体护理过程中把患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护士操作时,需主动考虑患者各方面的需要,运用护理程序在评估中收集资料,发现问题,提出诊断,制订符合患者情况的护理措施,并合理安排、实施、评价等整体过程[2]。但现行的护理考核标准却忽略了这一方面。由于在整体护理的开展中,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经常是综合起作用的,护理操作仅仅是护理服务的一种载体,对护理操作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应是患者的满意度,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护理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护理能力上。因此,整体护理能力才是评价护生综合护理能力的最佳途径。
校企(院)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社会上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发挥职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各自优势,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3]。高职护理专业实施校企(院)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学与临床无缝接轨[4],提高护理知识水平尤其是技能水平的目的。因此,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护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评价高职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的某些方面或其总体的价值(即这些方面或其总体是否满足了某些需要或达到了某些价值标准)给予评定,目前,某些医护院校正在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评价体系,OSCE概念始于1975年,由英国Dundee大学的Dr.R.M.Harden提出。OSCE能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其评价临床能力的优点在于:除了解护生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操作情况等知识的评价外,还提供了其他测试方法无法提供的信息,如职业价值和态度、医患关系、沟通、交流技能等。因此,OSCE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护生的技能水平[5],但OSCE的实施比较困难,表现在:(1)患者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的选择、组织与培训困难,且应用SP时,与临床患者的表现仍有一定差距。(2)考试项目多,考试站点选择困难,监考人员组织困难,监考人员易疲劳。(3)每名护生经过各考试站点,面对不同考官、应用不同考核方式(笔试、人机对话、SP提问等)回答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技能操作,因此,缺乏整体护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并因受制于环境约束,护生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不能正常发挥技能水平,很难提高其主体参与积极性。(4)考核过程均由每名护生独立完成,更凸显了考试资源和时间安排的有限性,同时也不能充分显示师生之间、护生之间、护患之间的互动性,因而OSCE目前很难在护理教学中全面展开[5]。校企(院)合作能使校企(院)双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所以,建立一种既能契合医院整体护理要求又能提升护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实用、可行、新型校企(院)合作型整体护理技能考评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3.1 研究目的
在校企(院)合作的基础上,构建“课堂—学校—医院”分级、分层、交叉、开放、形式多样的护理技能考评方案,以促进护生整体护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建立符合护理岗位所学的高职护生整体护理能力评价体系,在有效、全面地评价护生的综合护理技能的同时能更好地强化护生的技能训练意识,激发护生的学习及参与兴趣。
3.2 研究对象
整体护理技能考核对象选择的是已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学)学习中以及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生,由于此类护生已完成了解剖学、病理学、药物学、病原学、健康评估等专业基础、人文知识的学习,并在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常规护理操作技能,同时,学校实施的校企(院)合作型分级临床实践包括新生入学时的临床认知实践到后续的集中见习、课间实践、集中训练等使这些护生已对疾病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此阶段的内、外、妇、儿等专业护理课程的学习其实质就是将已知的基础、人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疾病新知识中综合应用的能力展示出来,因此,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的护生已经具备了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知识条件。
3.3 评价形式
组织由医院一线专科护理骨干与护理专业教师形成的院校合作型护理技能指导与评价团队。依据医院整体护理要求,结合在校护生学习及心理特点,制订整体护理技能训练要求和相应的考核评价细则。
将整体护理技能项目贯穿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临床实践中,针对内、外、妇、儿各科典型病例,组成4~6人/组的护理团队,就某专科病例(如课堂所讲授的病例或指定的疾患)在规定时间内(20~30分钟)进行整体护理能力展示。
3.4 评价项目
评价护生护理团队模拟疾患角色的扮演能力、护理情景设置能力、病情变化观察处理能力、护理措施制订能力以及就病情所需护理操作实施能力等,以此考核护生分析、组织、判断、处理以及护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指导、卫生宣教、心理护理、解决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等的能力;考核角色扮演护生对典型病例的病情、心理等的把握度;考核护生实现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中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3.5 考评特点
实施校企(院)合作,技能评价项目符合护理岗位所需。团队的形式使评价覆盖面大、护生参与度高、互动性强、资源利用率高,寓考促思、寓考督学、寓考以做、寓考以乐。考核场所选择性强,可以设定在教室、模拟病房或医院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考评员可以是课堂任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或校企(院)合作考评团等,也可以是护生互评,并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班级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实习团队之间甚至校际之间就某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技能竞赛等。
3.6 考评方案设计思路(见图1)
图1 考评方案设计思路
校企(院)合作型高职护生整体护理技能考核方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纯护理技术考核的局限性,将整体护理作为评价护生护理能力的指标,围绕整体护理理念,综合考核护生护理技术硬技能应用以及观察、思考、理解、判断、分析、人际沟通、角色适应、口语表达等护理软技能水平,使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更能契合社会所需,从而建立一种既能契合医院整体护理要求又能提升护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实用、可行、新型的校企(院)合作型整体护理技能考评体系。
[1]付艳芬,郑显兰,李平.软技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1):74~75
[2]陈磊石.谈整体护理的理念及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15~l6.
[3]唐义锋.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91~93.
[4]杨新月.院校结合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l4~16.
[5]黄桦,王斌全,商临萍,等.对护理本科毕业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设计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8,22(1):5~8.
[6]孙云霞,傅增智.从反拨作用视角解读考试价值的认知[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4):45~46.
G40-03
A
1671-1246(2012)02-0087-02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职护理专业项目化多元整合之构建”(09Y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