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淑杰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4)
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链分工成为当前国际分工的新型形态,并逐渐起着主导作用。伴随着产业链分工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整体产业的转移,可只转移部分生产工序和环节。新型分工下产业转移模式的转变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新的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部分环节嵌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网络体系,基于产业链关联关系和发达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获取信息技术的溢出。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高端和关键环节,具有强大的产业技术垄断优势,发展中国家容易形成技术锁定,缺乏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以及劳动成本优势承接了国际加工制造环节的转移,嵌入到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产业链分工下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什么的影响,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如何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技术进步估算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事情。作为简洁的方法,全要素生产率常被作为来衡量技术进步变化的主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单位投入的产出效率,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把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技术进步水平的为索洛,其在索洛经济增长分析模型中,将产出增长中扣除资本、劳动力带来的产出增长所得的“余值”看作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赋予其技术变化或技术进步的内涵。随着一些学者利用这一指标对一国或区域技术进步进行衡量。平新乔在《市场换来技术了吗?》一文中,比较外资和内资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来表明中国和世界先进技术的差异,这里外资的全要素生产率代表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美国经济学家Krugman认为东亚经济增长完全可以用投入增长来解释,全要素增长率比较小。因此,其推断东亚经济增长中没有技术进步的成分。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方法,林毅夫、任若恩将通用的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分为两种:增长核算方法和经济计量学方法。前者不需要估计参数,而后者需要。本节根据经济计量学方法通过回归来估计索洛余值,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采用参数回归需设定生产函数形式,这里我们假定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其中Y代表产出;K和L分别表示资本存量和就业劳动力数量;A0是基年综合生产效率系数,它反映产出的增长扣除投入增长之外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被视作广义的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具有时间趋势,因此这里加上了时间趋势项ert,A0ert反映的是第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α1和α2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假设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则α1+α2=1。
借鉴李国章等做法,对公式(1)两边同时除以L,然后取对数,在加上误差项,就可得到线性的生产函数计量模型:
由于一般的线性模型只能单独处理横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而不能同时分析和对比它们。面板数据模型相对于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其长处在于它既考虑到了横截面数据存在的共性,又能分析模型中横截面因素的个体特殊效应,因此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技术来具体分析各个省份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其中,yit=Yit/Lit,kit=Kit/Lit,i表示不同的省份;t代表年份。
这里采用经济计量法确定确定产出弹性系数。通过回归便可以得到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1。由此得到各省份考察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为
本文采用了28个省市(重庆、云南和西藏由于数据的缺失,本文把这三个省市排除在外)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在各指标数据的选取中,Y选择各省份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以1978年为基期。劳动投入选择各省份历年的从业人员。两项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资本投入的度量不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的难点,也是实证经济研究领域的难点。目前经济学界普遍采用的测量资本存量的方法是Goldsmith在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基本公式为:Kt=It+(1-δt)Kt-1。本文引用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1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各省份固定资本存量测算结果数据作为本模型资本存量投入。
一般来说,计量经济模型应当建立在变量为平稳序列的基础上。这里我们首先对人均产出和劳均资本的对数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相同根情形下的单位根检验,这类检验方法假设面板数据中的各截面序列具有相同的单位根,主要包括LLC检验、Breitung检验、Hadri检验。另一类为不同根情形下的单位根检验,这类方法允许各截面序列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根过程,主要包括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等。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只分别给出相同根情形下的LLC检验和不同根情形下的Fisher-ADF检验结果,如表1。从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log(yit)、log(kit)均为I(1),即变量本身不具有平稳性,但其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
表1 log(yit)、log(kit)、△log(yit)、△log(kit)的单位根检验
表2 Kao检验结果(滞后阶数由SIC准则确定)
根据协整理论,不具有平稳特征的变量之间的某种线形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的。具有协整性意味着这些平稳变量之间可能具有某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方法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建立在Engle-Granger的“两步法”检验基础上的面板协整检验,具体方法有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另一类建立在Johansen协整检验基础上的面板协整检验。这里分别给出Kao检验和Jonansen面板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表3 。
表3 Johansen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从上表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人均产出和劳均资本的面板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面板数据模型通常包括三种类型: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时候,需要首先确定模型的设定形式,因为模型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实偏离甚远。因此我们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技术的第一步是确定究竟采取哪种面板数据模型,从而避免模型设定的偏差,改进参数估计的有效性。我们使用的检验是协方差分析检验,即F检验。F检验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R2为判决系数,u为非约束模型(此处为固定效应模型),p表示合并或约束模型,n为样本容量,T为样本的期间,k为自由度,等于解释变量的个数(不包含截距项)。将F统计量与F临界值进行对比,如果F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则选择混合模型。通过计算分析,F统计量为96.178,在5%的水平上大于F的临界值。因此,相比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我们采用用H统计量检验应该是建立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计算H统计量为11.89,在5%的水平上大于H的临界值,因此,模型存在固定效应,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根据前面综合比较,我们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为了消除异方差,这里选择横截面加权估计方法,并对模型进行序列自相关修正,得到方程估计结果:
据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全国范围内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为α1=0.47,α2=0.53。
地区技术进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包括技术进步来源于两个方面:自主创新与学习模仿。承接地的学习模仿主要建立在国际产业技术扩散与溢出的基础之上,而国际产业技术扩散与溢出主要通过产业转移进行。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下,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承接外包业务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承接了大量的加工贸易,且具有“两头在外”的特征,即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都比较高。自1981年以来,加工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所占总贸易值的比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9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所占比重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所占的比重。并且在1996~2005年间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达到55%左右。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商在中国投资的驱动。在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口、出口占总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比重均达到了80%左右。同时,外包也占有一定的份额。无论是在FDI下,还是在外包下,加工贸易成为中国承接产业链分工下国际产业转移的直接衡量。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国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一是基于产业链后向关联所产生的技术溢出和扩散,即从采购商获得相关技术信息的支持。二是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提高国内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规模经济,从而能够提高产业生产效率。三是出口中学习。而加工贸易进口对技术扩散与溢出的渠道主要包括:一是通过中间产品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和高端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进口的学习,二是来自国际产业链供应商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但同时还也存在着技术挤出效应和压制效应。下面以加工贸易作为衡量中国承接国际产业链分工下国际产业转移特征的指标,分析其对中国各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
在对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从加工贸易进、出口两方面建立面板计量经济模型来考察国际产业链分工下的产业转移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由于除了加工贸易外,技术进步还受到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以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模型中还选择了研发支出、政府财政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我们选取全国27个省、市(因为数据缺失,西藏、青海、重庆、云南除外)2002~2008年相关变量数据。数据来源于2003~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年鉴》、国研网数据库等。本文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形式:
其中,i表示各省或直辖市,t表示时间,α,β表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服从独立同分布。T代表技术进步率,采用前面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表示;I为加工贸易进口,采用进口贸易量占GDP的比重表示;E代表加工贸易出口,采用出口贸易量占GDP的比重;R代表研发投入水平,用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F代表制度变量,采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H代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采用各地区受高中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比重表示。
首先需要检验该采用混合模型还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这里采用F统计量进行检验,通过计算F统计量为32.204,在5%水平上显著,拒绝原假设,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固定效应的模型。 采用Hansman检验判定是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通过计算H统计量为76.157,在5%的水平上显著,拒绝原假设,因此,我们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采用横截面加权估计法(Cross-Section Weights)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下: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显著性水平比较高,拟合度比较高。除人力资本外,各变量系数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各变量对地区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工贸易进口与地区技术进步呈负相关,加工贸易出口、研发支出和人力资本对地区技术进步均呈正相关。其中研发支出影响程度相对最大,回归系数为0.2476,意味着研发强度变化一单位,技术进步率将提高0.2476单位。加工贸易出口回归系数为0.0207,意味着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增加一单位,技术进步率提高0.0207单位。而加工贸易进口对技术进步具有负影响,加工贸易进口所占比重每提高一单位,技术进步率则下降0.0325单位。而财政支出对地区技术进步具有正影响,而人力资本对地区技术进步影响则相对比较小。
首先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有助于促进地区技术进步,而加工贸易进口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技术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嵌入国际产业链分工的后向关联有助于实现技术的扩散和溢出。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出口可以获得国际产业链中采购商或客户的技术信息的支持或具有出口中学习效应,从而促进了地区技术进步的实现。张杰、李勇、刘志彪从微观层面上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对其生产率提高的影响也证实了这一点,认为中国制造企业具有出口中学习效应,这种效应可以促进企业生产工业流程与组织管理方式的改善以及外部制度环境的改进,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生产率。而加工贸易进口对地区技术进步呈现出负影响,表明了我国嵌入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前向关联并没有促进技术溢出。其可能原因在于,从国外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往往以“物化”形式存在,这不能直接导致技术扩散和外溢,最重要的是有效消化、吸收,而忽视了对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则不能有效引进获得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国家产业链上供应商技术合作交流的缺失也不利于中国地区技术的进步。同时定位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而对高端先进设备和高端零部件的引进,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会抑制地区自主创新,形成低端技术锁定,从而阻碍其技术进步。
其次,考察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如研发支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影响。尤其是研发支出,在所有变量中其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最高。研发支出、人力资本等这些因素是促进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是促进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研发投入的加大、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制度环境的改善都有助于提高知识技术的积累。因此,各地区在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更应注重本地区要素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Dimelis S,Louri H.Foreign Owership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A Quantile Regression Analysis[D].Oxford Economic Paper,2002,(54).
[2]Blalock G,Gertler P.Welfare Gain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to Local Suppli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74).
[3]Tsou M.,Jin-Tan Liu.The Spillover Effect From FDI:Empirial Evi⁃dence from Twaiw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Taiwan Economic Review,1997,(25).
[4]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1).
[5]博文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7,(6).
[6]邵军,徐康宁.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中国工业部分技术进步—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外溢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7]平新乔.市场换来技术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07,(5).
[8]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8).
[9]王志刚等.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10]许和连等.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