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文化与地勘行业核心价值体系

2012-10-19 01:25彭齐鸣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2年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精神工作

■ 彭齐鸣

(国土资源部,北京 100812)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围绕着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精神,地勘行业就贯彻全会精神广泛开展讨论,地勘文化对于行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学习讨论中体会到,地勘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行业的精神支柱与思想导向,形成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笔者想针对地勘行业的特点谈谈地勘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及如何建立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想法。

1 地勘行业发展需要思想指南与精神支柱

1.1 科学理论决定行业发展的取向与轨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2】。实际上,这种指导贯穿于各行业的方方面面【3】。对于地勘行业来说,要真正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按照行业自身的规律,确定行业自身的发展轨迹。要用符合行业规律和各地实际的思想理论体系来指导行业发展,将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转化为指导行业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否则,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一句空话,必然会在改革中迷失方向,走弯路甚至走错路。

地质找矿新机制是当前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贯彻中央关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和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精神的具体体现,可以把地质找矿的各类活动统一到中央的统一要求上来。从2009年年初开始,国土资源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组织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用新机制指导地质找矿工作。地质找矿新机制已经开始在找矿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并将成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的思想指南,这也说明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于行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1.2 地勘行业需要能凝聚各方面力量的理想目标

行业由各类单位和人员组成,各有自己的利益和想法,能否做到全行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行业竞争力和活力的基础。而形成这种能力的关键,是建立全行业普遍接受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利益,并将本单位和个人的发展与这个总目 标相连接。在计划经济时期,“为祖国寻找富饶的宝藏”成为全行业共同的主要目标,全行业各单位和部门按职能分工各尽其责,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通过相关的制度,使每个单位和个人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改革开放后,虽然大目标没有变,但与分工有关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都发生了变化,目标与理想的内涵和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例如,地勘单位“属地化”和“属委化”使地勘行业的内部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全行业共同的目标并使之与具体单位和个人的目标挂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实现找矿突破,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是地质找矿工作的总体目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可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进找矿突破,但还需根据各单位的定位、分工制定各自的目标,形成目标体系,要通过完善机制激励每个单位和个人为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并使各成员的利益在共同的努力中得到体现。

1.3 地勘行业要有励志信念

地勘行业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实业救国是老一代地质学家当年投身地质工作的主要初衷,为了让中国的工业发展拥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一代代地质人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铸就了以“三光荣”为标志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地勘行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一座座矿山,一个个油田,一座座矿业城市后面有千千万万个地质工作者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对这种行业精神的铭记和弘扬是行业发展的精神保障,而对这笔精神财富的忘记和忽视将会使行业失去精神信念支撑和攻坚克难的能力。

改革是对行业文化的考验,也是发展繁荣行业文化的机会。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挫折是对行业精神的锤炼和洗礼。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属委化管理以来,重新寻找定位、塑造自我,在经历失落、迷茫之后走出了一条新路。在这个过程中,地勘人用自己的奋斗经历重新诠释了“三光荣”精神,给行业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这种精神是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1.4 职业操守和诚信准则是地勘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对于地勘行业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体现为符合行业特殊工作性质的职业操守和诚信准则,这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在具体工作中缺失职业道德和诚信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最大的亵渎。近年来,地质工作质量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诚信准则缺失有关。这种准则是地质工作的生命线,特殊的工作方式和“良心活”的特点使得这种精神上的坚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完善制度,加强诚信建设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受到广泛关注。

2 地勘文化的先进性分析

地勘行业的从业人数不过100万,具体从事地质专业工作的人员更是少数。但地勘文化由于行业的特色具有诸多闪光之处,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精神宝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1 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地质工作主要在野外进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地质工作者自然地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在与大自然打交道,探索奥秘的过程中养成了热爱大自然,执着追求真理的习惯意识。老一代地质工作者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由表及里,点面结合”成为地质工作的基本思维方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地质工作求真务实,不断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

2.2 勇于牺牲、奉献的思想境界

野外工作艰苦甚至有危险,还会给家庭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只有那些不畏艰辛,勇于为事业做出牺牲的人,才能在这条路上执着地走下去,才有可能做出成绩。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地 质工作,但选择了这个职业的人执着地从事着这项事业,为国家,为事业作出了牺牲,作出了奉献,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行业精神,一种职业自豪感。在远离枪林弹雨的和平时期,这种精神尤为可贵,值得在年轻一代中传播、弘扬。

2.3 团结奋进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

野外地质工作常常以小分队方式在深山荒壁中连续进行,当一个集体面对艰难险境时,每一个成员自然而然地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去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意识油然而生。崇山峻岭和荒滩隔壁塑造出豁达的性格和宽广的心胸,“患难之交”会培育出特殊的感情。在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个人的恩恩怨怨变得微不足道,代之出现的是强烈的群体亲和力和集体英雄主义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精神尤为可贵,值得全社会学习借鉴。

2.4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地质工作,特别是野外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靠作业者自身的敬业精神,很难用一般的质量监控方式去监管,于是便有了“良心活”的说法。地质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自觉尽职尽责,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在个人信用日显重要的今天,这种职业操守需要发扬光大。

3 从共性到个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行业化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行业化的基本考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博大精深,但这一体系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理论和理念上,要用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行业文化建设,就必要在领会其精髓要义的基础上,结合行业自身特点明确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将共性的真理转化成个性的指南,使其“行业化”。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思想要有“行业语言”和“基层语言”。对于每一个行业、领域来说,需要将这种理论化作符合行业特色的具体理念、思路和要求,不能筒单、机械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不能靠“上下一般粗”的方式传达文件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而需要准确领会文件精髓后将中央的要求灵活地转化为符合行业特点和基层实际的具体思路和措施。正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需要本土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深入基层一样,中央精神是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这些精神的贯彻落实需要结合各行业各领域自身特点细化形成适合行业、适应基层的具体思路和措施。这种“行业语言”需要层层细化,例如,地质找矿新机制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地勘行业的“行业语言”,而新机制的深入人心还需要更加细化的基层语言才能指导具体的找矿实践。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言转换过程。

二是发展目标要符合实际,层层分解。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条件的,根据条件选择正确的做事方式是做成事的关键。对地勘行业来说,任何改革的设计和工作目标的设定都需要有条件限定,脱离实际的设计不如没有。许多工作目标多年不能实现,甚至进展甚微,目标脱离实际,不具体是一个主要原因。以地勘单位改革为例,分类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目标和时间表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每一类单位所需的政策条件和落实条件的可行性后才能确定。

三是道德准则要由明文要求转化成为工作习惯。职业道德是行业的生命力所在,为此,出台了许多制度,明文禁止各类有悖道德规范的行为。但是,单纯依靠一般性的明文要求难以真正树立行业正气,要有完善有效的措施使崇尚道德成为一种习惯。有效的制度应针对每一个个体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并明确违反规定会受到何种惩戒。同时,还要营造一种氛围,鼓励那些遵守职业道德,行为高尚的人,鄙视那些不道德的做法。职业地质师 制度就是树立这种风气的有效方式,因为该制度明确了每个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道德底线和撞线后将要受到惩罚。与之配套的是各种奖励办法,鼓励那些行为高尚的人。当这些奖惩措施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并持之以恒时,就会在全行业形成一种行业荣辱观,树立一种良好的风气。

3.2 构建地勘行业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警惕和防止好大喜功,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蔓延。具体地说,就是防止出现那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浮燥行为。在编写发展战略报告和发展规划时,要切实重视战略规划的实用性,不能只强调高度,忽略了操作层面的实际和基础工作,对关键的技术问题轻描淡写。结果是调子很高,落实不了。在编写专报时,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误导领导。在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报告时,不能搞“名词创新”,忽视基础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好大喜动的根源是政绩观的偏差,特别是领导同志的用人标准和考核指标。所有的浮燥和虚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迎合某种考核评价体系,或“口味”。例如,领导喜欢听好消息,不愿听问题,下属就会养成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如果业务考核指标以成果数量为主,业务人员就会重数量、轻质量,不会鼓励精益求精的作风。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考核体系和用人标准,是政策导向。

(2)发挥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的综合作用。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应该满足地质工作从业人员的两个基本需求:一是有尊严的物质待遇,二是以兴趣和成就感为核心的精神回报。地质工作的起源除了社会需求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兴趣有关。能够以毕生精力投入到地质工作中并做出成绩的人,一定对地质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否则难以在艰苦甚至危险的环境中持之以恒地工作并做出成绩。因此,从制度设计上要满足这种精神需求,让从业人员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物质奖励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实际上也是精神奖励的一种辅助。我们常以“三光荣”精神来作为地质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但“三光荣”后面是有相应物质补偿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鼓励年青人投身地质事业,在宣传地质工作者光荣的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地质工作者的付出予以补偿。而这种物质上的补偿会带来精神上的动力,让地质人员感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怀。在目前形势下,要使地质工作者既有比较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又有职业自豪感和满足感。为此,有必要在分析地勘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清理体现行业优惠政策的有关文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综合精神物质因素,提出有利于地勘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

(3)“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千里长堤,毁于蚁穴,职业道德和诚信是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工作细节上的,必须有“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强烈意识,而不能因为是小事就不尽力,更不能因为事小就马虎对付。在这方面地勘行业有很好的传统,从学校期间就强调野外记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参加工作后又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制度让年轻人在实践中铭记质量是地质工作的生命线,地质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近年来这种传统开始被淡忘,学校对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期盼冲谈了对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很多地勘单位也不再保持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制度。对细节的关注不够,思想上一滑坡,质量滑坡就在所难免。

(4)加强宣传,增进社会对地质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地勘行业相对封闭,从业人数也少,致使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地质工作了解甚少,地质工作者的大量感人事迹由于缺少宣传而鲜为人知。这种状况对地勘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一方面使行业缺少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不利于鼓励地质工作无私奉献精神,激励业内人士的职业自豪感。因此,应有计划地持续安排宣传采访工作,挖掘地质工作者身上的闪光点,宣传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树立地质工作的地位。

地勘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事关重大,值得全行业的高度关注。上述看法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对这一重要课题的讨论和实践中来。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日报,2011-10-26(1).

[2]李长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1-10-27(1).

[3]编辑组.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G].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精神工作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