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珂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谈论味觉词的语义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一词多义现象。众所周知,基本词汇通常都会有一词多义现象形成,汉语和英语中的味觉词汇也确实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各种语义。但是词汇并不是随意获得新的语义的,语义的拓展和变迁是与人们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模式密切相关,需要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来阐述。
目前,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味觉词主要集中在“甜”、“苦”和“辣”这几个词上(邵新,2012;王静,2011;王银平,2010;胡倩,2010;王春平,2010;尚绮,2010;熊黎,2009)。
鉴于此,本文选取“酸”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的角度,运用隐喻的认知模式对比研究味觉词“酸”在英汉语中语义延伸轨迹的异同,并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其差异性的原因。
主要运用实证的方法对英汉语中“酸”字的语义特征进行梳理、描写、对比和分析。汉语语料来源于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以“酸”为关键字进行检索,罗列出前1000个句子。在这其中,剔除所有含有“酸”的化学或医学专业术语,如:酪酸、丙烯酸、硫酸、乳酸菌、酸雨等等,最后余下145句作为分析之用。英语语料来自英国国家语料库 (British National Corpus),键入sour显示出包含该词的100个句子;同时运用金山词霸的全文检索功能,检索出在各类词典中出现的所有包含sour的词组和例句共52个,其中5个属于sour的特殊用法,用于构成专业术语,故不计算在内:basic sour(基本酸剂),flat sour(平酸),gray sour(初酸洗),所以用于研究的英语句子共计147个。按这种方式收集到的语料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能满足研究需要。
在145个句子中,“酸”主要有如下几种语义:
“酸”最基本的意义是味觉酸。在语料中,这个语义所占比例超过了35%,如:
例1 荔中绝品是莆田的“陈紫”,有鸡蛋大,果壳紫色,果酱甜中透酸,宋代文豪苏东坡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例2 苗家自制的香肠、腊肉、酸汤鱼、糟辣糯米粑等自然不可少。
例3 菜肴和食物,一经腐败菌和病菌光顾,不消几天甚至几小时,就会变酸变质,毒素滋生,人吃了就会中毒生病,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但是我们注意到,人们在使用“酸”时,并不单纯地将其用于味觉域中,它可以有很多方向的隐喻延伸:
“酸”的语义可以转向非味觉的感觉范畴,映射为肢体酸,表示因疾病或疲劳引起的筋肉微痛而无力的感觉。比如:
例4 我第一次做模特是个坐姿,一早上四节课上下来我的四肢又酸又僵,但看到学生的画后我的成就感彻底将我的劳累驱散。
例5 当人经过一天劳动或运动后,往往会感到腰酸背痛,如果此时有人能给他轻轻地敲敲背、揉揉肩,就会感到舒服,疲劳酸痛也可以随之消失。
由于各种食物刺激味觉,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或不适,而各种事物刺激大脑,也可以使人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体验,因此在语言中这两方面被联系起来,借用表达味觉的词语来表达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有了“酸是精神上的不畅快和内心的痛苦”这样的概念隐喻。
基于人的身体经验来表达精神感受是莱考夫提出的概念隐喻的精髓。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1]“它类事物”是指始源域(source domain),而“该类事物”是指目标域(target domain)。值得注意的是始源域通常为具体的、有形的且易于清晰描述的概念,与之相反,目标域往往是抽象的、无形的且难以言表的概念。[2]人们总是用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不同概念域间的映射。对人们来说身体感觉是最真切、最直接的,而精神感受是内在的、抽象的,所以很自然地借用身体感觉的词语来表达精神感受。例如:
例6 这样颇具戏剧性的一幕,现在想来,仍然心有余悸,让我不由得心酸。
例7 在亢奋与激动的同时,又有一种异样的酸楚,不时会从心里毫无准备地冒出来,破坏着他们的好心情。
例8 田申潸然泪下,复杂的感情中有辛酸、有悲愤、有亲切,有对于天各一方、杳无音信的父亲深深的挂念。
有些事物有其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标志了该事物的特性。因此味觉词可隐喻为事物的某种特性,最突出的就是“酸”映射来形容生活经历方面的艰辛、不顺利和困难重重。比如:
例9 一家八口人靠母亲织毛衣养家糊口,刚刚懂事的丘成桐尝到了人间的辛酸。
例10 和亲人们拉拉家常,了解祖国的各种变化。向亲人们倾诉久居海外的酸楚经历,表达渴望祖国更加强大的迫切心情。
“酸”更与甜、苦、辣构成四字成语,表示人成功、失败、幸福、痛苦等各种经历和际遇。酸甜苦辣本是食物的四种不同味道,像酸菜、甜点、苦瓜、辣汤,我们每天都接触,再熟悉不过了。一旦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了很多困难,经历了很多事情,这些与我们平日品尝各种食物的心理体验有相似之处。这种体验相似性就成为语义范畴映射的基础。[3]于是,我们就会用酸甜苦辣来表示人生的这一境况,酸甜苦辣就成了一个隐喻概念。例子如下:
例11 “六十二年甜酸苦辣相伴人生路,二十四节阴晴寒暑思念到天涯。”一幅挽联在寒风中飘扬。
例12 现在很多年轻的成功人士,他们背后的酸甜苦辣是常人看不到的。
“酸”还发展出“气质迂腐”的意义,形容读书人言谈举止的不合时宜,或故作儒雅之态。古代的一些书生家境贫寒,知识不渊博,但是总是装出自己满腹经纶的样子,不想弄巧成拙,最终让人瞧不起。在语料中,有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例13 读书人把一生精力都消耗在八股文上,到头来只能变成酸腐迂拙、不学无术的蠢才。
例14 书读多了,透出一身的酸腐气。
这个意义更多见于古汉语中,如:
例15 那妻家武职官员,家族兴旺,见赵琮是个多年不利市的寒酸秀才,没一个不轻薄他的。(《初刻拍案惊奇(下)》)
例16 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苏轼《约公择饮是曰大风》)
久而久之,一些固定的“酸”字词组常用于表示文人的寒酸气质,如:酸论(指的是“陈腐的论调”);酸文假醋(表示“假斯文,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酸不溜丢(形容“文人的迂腐”)。食物的味道和人物的气质属于两个迥然有别的范畴。把这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这再次证明了相似性是语义转移的基础,是隐喻使用和理解的依据。而这一相似性不必预先存在,不必是客观的存在。通过将两个事物并置,隐喻可以暗示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事先未被注意到或未被发现的相似性。[4]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酸”的语义经历了从“味觉酸”到“肢体酸”到“情感酸”到“事物特性酸”和“人气质酸”这样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整个过程是由可具体感知和描述的身体体验到只能意会的抽象感觉而慢慢扩充词义的。
在语料中,另有几个例子很值得关注:
例17 他老是一副酸眉苦脸的样子,谁也不敢招惹他。
例18 你那酸样不爱你太正确。
例19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侦察英雄杨子荣,忽然变成了满口酸曲,自由散漫,甚至还因为个人意气就给战友设绊子的伙夫。
例20 因为人家都不喜欢听她酸溜溜的话,就越来越不爱理她啦。
例17、18表示的是由味觉 “酸”挪向视觉“酸”,而后两句是由味觉“酸”挪向听觉“酸”。这种跨感觉的挪移,称为通感。从认知的角度讲,通感的本质就是隐喻,是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到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的隐喻过程。Ullmann指出通感现象是呈等级分布的,即感觉移动方向呈现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感官、由较简单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趋势,在语言中表现为表示低级感觉的词用来修饰较高级感觉的词。[5]味觉就属于较低级的感官,需要零距离接触,而听觉、视觉属于较高级的感官,可以远距离感受。
汉语中“酸”的语义构成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进行总结归纳:
5229351298酸的语义味道酸肢体酸情感酸(心里痛苦难受)事物特性酸人气质酸视觉酸、听觉酸35.86%20%24.14%8.28%6.2%5.52%所占比例例句数量
勿庸置疑,人类通常具有共同的感官生理机制。相同的刺激往往会使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产生相同的身体感觉。比如,品尝各种食物,舌头都会分辨出酸、甜、苦、辣等味道;聆听各种声音,耳朵都会区分出嗓音、乐音以及轻重缓急。因此,sour的第一个意义也是味道酸。例如:
例21 She popped a prawn ball into her mouth and bit on it,showering him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
例22 Wycliffe awoke in his hotel bedroom with a sour taste in his mouth and a leaden feeling in hishead due to drinking with the Captain the night before.
除了味觉酸,语料中有许多例子表示的是嗅觉酸。其实,五感之中,嗅、味最为相通。实验表明,在嗅觉的帮助下人可以尝出几百种味道,但是完全失去嗅觉的人只能尝到5种滋味。可见,嗅觉与味觉难分难解。[6]事实上,“酸”和“辣”兼指滋味和气味,本身就是味觉和嗅觉相通。具体例子如下:
例23 A sour smell of overcrowded humanity hung in the air.
例24 A stale breath came from him,sour,disordered,which was not only because he might have drunk too much.
英语中的sour也向情感领域投射。Eve Sweetser曾对英语和其它印欧语言中知觉动词词义引申规律进行过研究,结论是:表示触觉和味觉的词主观性强,因此其引申义常与情感有关。[7]但在英语中并没有“酸是内心的痛苦”这样的隐喻概念,sour多用于形容人情绪低落、性情怪癖和脾气暴躁。这类例子有很多:
例25 I don’t want to be a saint ;some of them are hard to live with,but a sour old woman is one of the crowning works of the devil.
例26 Old voters especially are sour at the failure to stem crime.
例27 Discontent and guilt settled into a sour mood.
这样的隐喻映射不难理解。我们知道:酸涩的食物入口会让人产生不适感。而直接的身体感觉往往同人的情绪紧密相连,从而导致某种相应情绪的出现。有实验为证:香味能消除紧张不安,甜味使人愉快,酸味使人难受。
人一旦心情不好,脸部表情就会有所体现,通常会愁眉不展或脸色灰黯。sour可用来描述人们烦躁、生气、忧郁的表情。如:
例28 George considered this,his expression sour.
例29 The door was opened by a young sour-faced man.
这两个例子属于通感隐喻,是从味觉范畴挪向了视觉范畴。sourpuss在美国俚语中指的是 “面色阴沉的人”,意思就是由此而来。表示味觉的sour也可转移到听觉范畴,比如:play a sour note的意思是 “奏出刺耳的音调”;sour comments 可翻译成“尖酸刻薄的评论”。
在日常生活中,含酸味的食物和水果很多,为许多人所喜爱,但是如果它们受到空气、细菌、水、热、光等的作用发生氧化,酸值增高,就会变味、变质甚至腐烂。这一生活经验可映射来表示事情或关系的发展趋势。因此,sour指关系变坏,如友谊之类的事物和以前相比变得不那么愉快;还指事情变糟,如财政安排困难重重,有关人员遭遇亏损,从而形成了“变酸是关系变坏和事情变糟”的隐喻概念,这个隐喻概念只存在于英语中,汉语中是见不到的。同时,这个隐喻概念也决定了在具体语言表达中,形容词sour通常要与动词go和turn构成词组,表示“变坏,变糟”的含义,例如:
例30 In any event,selection based on personal considerations can turn sour and then there is no professional element to sustain the relationship.
例31 He not only doesn’t make profits,but loses a lot of money when loans go sour.
这类例子在语料中占到很高的比例。除了表示事物的发展趋势,sour也用于描述人生经历中所包含的困难或不愉快的特性。比如:a sour job解释为 “枯燥无味的工作”;the sweet and sour of life指的是“人生的苦乐”;take the sweet with the sour表示“逆来顺受”的意思;the sweet and sour go together可翻译成“苦乐相伴相生”。
总的说来,sour的语义构成与汉语中 “酸”的语义构成相比显得较为简单,见下表:
42393630 s o u r的语义味道酸情感态度酸(情绪低落、脾气不好)事物特性酸(关系变坏、事情变糟)嗅觉酸、视觉酸、听觉酸28.57%26.53%24.49%20.41%所占比例例句数量
通过以上讨论可见,英汉语中“酸”的认知语义存在着许多相似点。
首先,“酸(sour)”都投射到了人的情感感受领域。根据Sweetser的 “以身喻心”(Mind-as-Body Metaphor)理论,心理感受的表达往往来自身体感受的表达方式。[7]28这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特征。此外,人们对不同语言中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抽象的人类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隐喻而概念化并被表达出来的。[8]酸是判断食物是否腐烂,能否再吃的一种味道,因此酸味是一种具有刺激性、令人不快的身体味觉体验,这种强烈的味觉体验隐喻映射到情感领域,从而使“酸”字带上了痛苦、忧伤、不快等消极的感情色彩。
其次,“酸(sour)”还可以映射来表示事物特性或事物发展趋势,其实,表示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词都有这一功能,如:“这款车型现在特别吃香”、“办公室工作很乏味”、“股市开始回暖”。这是因为生理上的感觉会使人们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评价,人们将这种心理评价赋予外界事物,以某种具体感觉形成对事物更抽象特征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从具体认知到抽象认知的思维过程,这也正说明了人们是通过自身身体经验来认识外在客观世界的。
再者,“酸(sour)”的意义都有从味觉范畴移向其它感官范畴的特点,这是基于通感机制的语义延伸。通感是全人类共有的生理现象。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大感觉器官是相互连通的;眼、耳、鼻、口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日本心理学家真岛英信基于大量科学实验,指出在大脑皮层下,没有仅限于味觉的味觉区,因为实际上食物的味道是由于传入冲动的组合所引起的复杂的感觉,而且与舌的触觉或嗅觉亦有联系。[9]实际生活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我们感到的辣椒和芥末的辛辣往往是嗅觉和味觉的复合感觉,这些味道不仅会刺激舌头,也会刺激鼻子。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共同的感觉系统及其生理机制,不同语言中的通感用例常有惊人相似之处。在不同语言的词汇里,通感语义现象更是随处可见,而且往往不谋而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人类的生理学共性。[10]
与此同时,英汉语中“酸”的认知语义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与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模式、价值体系息息相关。
第一个差异是:汉语中“酸”可以用来表示肢体疼痛,这语义在英语中是没有的。这和古汉语词义扩展的特有方式——假借有关。许慎《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就是说,语言中有某个词,但是没有专门用来记录它的字(本无其字),便根据这个词的读音,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依声托事)。[11]“酸”与“痠”读音相似,“酸”字被借用,获取了“痠”的意义,所以在词组“四肢酸软、腰酸腿疼、浑身酸痛”中,“酸”表示的都是由疾病或疲劳引起的筋肉微痛而无力的感觉。
第二个差异是:虽然“酸”和sour的语义都涉及到人的情感领域,但是汉语中的“酸”强调的是内心的痛苦和忧愁,而英语中的sour表示的是外在情绪的低落和脾气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人的性格差异。中国文化主静,儒家就主张修身养性,倡导向内实现心灵的宁静与外界的平衡。因此,在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中国人多半内向保守,安分守己,克制隐忍。所谓“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时至今日,许多人仍把中庸当作追求恰如其分的道德行为的准则。“静”、“忍”成了大多数中国人思维和性格的特征。与此相反,西方社会则崇尚动,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无物不变”,而变化体现为不断创新,勇于开拓,敢作敢为。在这种思想的熏染下,西方社会充满了活力,西方人的性格多半外向开放、直接了当,喜怒哀乐皆表露于外。
第三个差异是:尽管“酸”和sour都可以映射来表示事物特性,但汉语中的“酸”还着眼于人的气质特征。从前面的两张表格,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汉语中“酸”的投射对象主要是人,而英语中的sour更多地涉及到外部事物,包括各种关系、天气、工作、甚至是财政状况等等。这源于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中国古代哲学以“人”为本,在对人生进行系统地反思时,关注人本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并深刻地意识到天地人是一个整体,由此形成并确立了中国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整体观。而西方人则是分析性的思维模式,倾向于把人类和上帝分离,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开。
基于语料的味觉词“酸”的认知研究表明: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汉语中,“酸”都经历了以味觉基本义为中心向其他意义延伸拓展的过程。而隐喻映射是这过程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酸”是人类本身的味觉体验,这一身体体验,经过隐喻模式,被映射到其他的概念结构中,从而使“酸”具有了用于不同认知域的不同且又相互关联的义项。这充分说明英汉语中“酸”的隐喻比比皆是不是偶然现象,是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使然。然而“酸”的这些义项在英汉语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说明隐喻也具有社会文化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不同语言中的语义体现出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1]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5.
[2]Zoltán Kovecses.Metaphor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15.
[3]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M]//束定芳.隐喻与转喻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98-309.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6.
[5]Ullmann, S.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57:277.
[6]杨岩勇.谈“味”觉词的转义与转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13-19.
[7]Sweetser,Ev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Aspects ofSemantic Structur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54.
[8]Yu,Nin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49.
[9]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5.
[10]李国南.论“通感”的人类生理学共性[J].外国语,1996(3):34-40.
[11]程观林.古代汉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