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蔡明 蒋 明 周 斌
(1.台州学院 党办、校办,浙江 临海 317000;2.台州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3.浙江百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8050)
世界遗产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被世人公认的影响和贡献,或是表明了一个国家的自然景观在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地位,因而越来越成为国家的荣耀和世界性地标。截至2012年7月,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已达43处,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遗产大国。[1]景观类别研究已然成为世界遗产的研究和申报的基础工作。
文化景观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是西方国家针对兼具景观和文化双重属性的文化遗产提出的概念。[2]本文借用其概念,对台州具有文化景观特征的景观进行研究,并依据《世界遗产系列丛书26: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手册》[3](以下简称《手册》)对文化景观的分类标准,对台州市90处景观进行筛选,最终确定71处文化景观,并进行归类。
随着世界范围内遗产数量的增多,遗产评估、审查工作已趋于严格,台州目前处于“申遗”的关键阶段,其文化景观类别的研究不仅是寻找现有景观文化脉络的重要线索,是理解台州历史和文化的基本前提,更是探索原有场所精神的重要依据,这项基础工作的开展对于发掘台州古代遗迹、发展优良的传统文化和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手册》中将第一类景观“明确定义为人为有意设计和创造的景观。包括为风景而建立的植物景观及公园景观,常常(但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及其组成部分有关。”根据台州辖区内文化景观现状,分公园景观和宗教景观2类13处文化景观。
(一)公园景观。公园景观以临海东湖公园、椒江市民广场为代表,包括临海巾山公园、椒江桥下公园等7处文化景观。
一是服务功能明确。公园景观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通达性较好,除满足基本集散休闲功能外,椒江桥下公园和椒江江滨公园依水而建,具备一定的防洪功能;而椒江白云山公园、临海巾山公园则依山而作,提供避暑功能。二是园林特色鲜明。如临海东湖公园从亭台楼阁等硬质景观到水体、植物配置等软质景观均堪称为传统园林的典范;椒江市民广场既有体现古典园林的石拱桥及植物配植,又有体现西方几何布局特色的景观柱阵。三是园林要素齐全。临海东湖公园水体、道路、地形和小品等古典园林要素齐全,而椒江市民广场亲水平台、游乐场等各类现代休闲设施完备。
(二)宗教景观。宗教景观主要体现在景观实体本身,而非文化(精神)层面上。这点应当与下文“宗教关联景观”相区分。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景观有天台赤城景区、天台寒山湖景区和三门多宝讲寺等共6处文化景观。
一是实体景观特征明显。天台赤城景区属丹霞地貌,以其山呈赤色而著称;开岩—紫凝景区以秀岩怪石的紫凝山和紫凝瀑布出名;天台寒山湖景区因其大面积水景而为人熟知;三门多宝讲寺因宗喀巴大师殿和舍利塔而闻名。二是宗教历史文化不及硬质景观知名。如仙居西罨寺在古时是一座著名的寺庙,现已衰落,如今其声誉远不及神仙居自然风光;天台赤城景区拥有体现佛教济公传说的济公院、道家炼丹之用的玉京洞等宗教文化景观,但均不及其丹霞地貌知名;净居寺所在仙居景星岩景区因名为“响岩”的巨大岩石柱而著称。
根据《手册》,第二类景观——有机演进类景观特征为“与原始社会、经济、管理和(或)宗教需要有关,并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发展至现状。突出了景观类型和组成特征的演进过程。”台州境内包括残迹类景观和持续演进类景观共34处文化景观。
(一)残迹(化石)类景观。“一种在过去已经完成演进的景观,这种演进既可以是突变,也可以是渐变。其标志性特征仍表现于景观实体。”该分类以时间为划分标准,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残迹(化石)类等三类景观。台州作为千年府城,历史悠久,较有影响力的残迹类(化石)类景观均为古代残迹(化石)类景观,分4类共13处文化景观。
1、古文明类景观。台州发掘、考证到的古文明历史较为久远,包括东瓯文化、下汤文化、良渚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4类共5处文化遗址。
一是均有实体作为文化物证,如2006年在温岭大溪塘山发掘的西汉东瓯国上层贵族墓葬,[4]位于仙居下汤的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铖等石器,[5]温岭方山附近大唐岭东是古代徐偃王城的遗址,出土了青铜器蟠龙大盘。[6]二是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黄岩嵩岩山景区良渚文化遗址为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证,而仙居十三都景区内韦羌山摩崖的蝌蚪文字[5]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和少数民族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三是仍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下汤石器文化遗址因为政府财力的关系,遗址的开发尚未正式开始,而蝌蚪文字的解读工作仍有待于有关专家进一步深入。
2、产业类景观。人类进化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石器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有着重大影响。台州群山林立,石料资源异常丰富,石头可以作为造房、铺路和造桥等材料之用,对当地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出口远销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市场,[7]因而采石活动异常频繁。台州因石头开采而留下的各类文化景观有4处。
一是历史久远。仙居石仓古洞、三门蛇蟠岛的开采均源自宋代,历经世代人工开采而成,洞体开凿方式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技术进步。二是开采强度极高。三门蛇蟠岛人工洞窟达1330多个,[7]温岭长屿硐天硐窟达1314个。[8]三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黄岩石窟开采后洞窟岩壁自然形成了色彩瑰丽的图案,而在三门蛇蟠岛则创造性地将洞窟改造为2000m2的演艺大厅,体现出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
3、历史类景观。台州千年的风雨历程成就了丰富的历史景观资源。突出表现在战争、地方发展等历史类景观,共3处文化景观。
见证战争的历史类景观有: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临海江南长城,在抵御外敌侵略和防洪抗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景区仍保留有敌台、墩台等防御工事;临海桃渚古城堡是明代浙江省东南沿海为抗倭而设的41卫、所城之一,[9]是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前沿阵地;见证地方发展的椒北章安古镇,早在西汉昭帝始元(公元前85年)时期就成为郡县治所,[10]700年间一直是台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摄静寺曾是天台宗创始人章安大师出家的地方,宋高宗赵构曾来此驻跸,还保留有李清照、文天祥等文人墨客的诗赋题字。
4、生产方式类景观。台州市山脉连绵,这里依山而耕,以开拓山地进行作物种植的地域辽阔,较为知名的文化景观有一处,坐落于临海市桃渚镇兰田村,完整保留了高山梯田文化景观,展示了台州人依山而作的古老农业生产方式。
(二)持续演进类景观。根据《手册》定义,这是 “一种与传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并仍发挥社会作用的景观,与此同时,这种景观成为重大历史演进的物证。”分为古代和现代持续演进2类景观21处文化景观。
1、古代持续演进类景观。该类景观源自古代,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展示台州当地具有特色或有影响力主导产业的文化景观,分为商业类景观、产业类景观和居所类景观3类共15处文化景观。
(1)商业类景观。该类景观典型代表有一处,坐落于路桥的十里长街,它见证了路桥商贾的发展历史。它始建于东汉时期,明清时期成为浙东南著名商埠,孕育了路桥繁华的商业,与台州发达的民营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路桥十里长街得到了进一步演进,已成为传统商贸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知名文化景观。
(2)产业类景观。台州特色知名产业包括玉环柚、路桥枇杷、黄岩蜜橘和海洋渔业等4类共6处文化景观。该类景观一是传统特色鲜明,二是延续并发展了传统产业。玉环以食用柚而名扬天下,该地区形成了以世界名柚园、漩门湾观光农业园等特色产业景观。世界名柚园是玉环柚产量最大的种植基地,以品质和品种闻名;漩门湾观光农业园注重功能分区,在发展传统柚产业的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娱乐休闲等服务功能,产业演进特征明显。
桐屿凉溪风景区坐落于中国枇杷之乡路桥,与玉环柚产业景观类似,经历了从单一种植到发展成为集生态、休闲和农事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产业景观;黄岩自古就有“中国蜜橘之乡”的美誉,其中国柑橘博览园,完整地保留了180多个柑橘品系,也保护并发扬了柑橘文化。
(3)居所类景观。该类景观多以历史民居而著称,共5处文化景观。一是古建体现历史风貌,如仙居李宅,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仍保留完整;临海紫阳古街,房屋和街面仍保留宋、元、明、清各时期的风貌;历经千年变迁的仙居皤滩古镇,仍保留了“龙”型古街。二是生活习俗得以保留。这些景观仍然保留着纺纱、编草鞋等传统习俗,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相对隔绝,但仍以活态形式存在。三是体现了高超的传统技艺。仙居李宅遍布于屋柱及窗台上的石雕、木雕和彩绘栩栩如生,仙居高迁古代名居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技艺独树一帜,温岭人为抵御台风,建起了后山石屋景观,这集中体现了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
(4)海洋文化类景观。作为滨海城市,台州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海洋文化景观,共3处典型代表。如以椒江海塘遗迹为代表的海塘文化景观,体现了台州人勇于拼搏、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面;三特渔村是靠海洋捕鱼而兴起的一个村落,集中反映了台州人特殊的生产方式——海洋渔业,该村落建有水产养殖观光园、农业观光园和学生农业教育园;椒江海洋世界则向世人展现了海洋内部的奇妙而又壮美的景观。
2、现代持续演进类景观。该类景观的出现及重大演进过程均发生在现代,分为生态修复类景观和产业类景观2类共6处文化景观。
(1)生态修复类景观。体现在以生态修复的方法改良现有环境,使其成为适宜休憩的场所,台州境内共2处。黄岩永宁公园将城市雨水与洪水管理、生态保护、日常游憩等活动有机地统揽解决,在尊重原有工业场地精神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途径,将硬化的河道和原有废弃工业基地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的游憩地;[11]椒江白云飞瀑公园原址为废弃的采石场,政府对其进行了生态修复,一是实施裸岩绿化工程,将地被喷播于裸露的岩石上,二是将废弃的立面空间改建为人工瀑布,使之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
(2)产业类景观。汽车制造和玻璃生产在台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相应的公共开放空间,反映了两大行业的发展历程,是台州市工业化演进发展的有力印证,这种产业类景观共4处。
吉利汽车早在2005年就在路桥建成了吉利汽车城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记录了吉利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普及了汽车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展示了企业文化品牌,是基于现代汽车工业的有机演进;玻雕原属于传统雕刻,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等人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大胆创新,并创立了自有品牌,以玻璃艺术馆的形式展示了40余年创作的艺术作品,完整地反映了台州市现代玻璃雕刻工艺的发展历程。类似的文化景观还包括临海括苍山风力发电机组群以及以核能作为能源的三门核电站,这些都反映了台州产业方面有机演进的历程。
根据《手册》定义,第三类关联类景观的“自然属性与宗教、艺术或文化高度关联的特征价值高于其作为文化物证的一面,而这种文化物证或许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主要体现在文化(精神)层面,而非景观实体本身,应与上文宗教景观相区别。台州境内共3类24处。
(一)宗教关联类景观。佛教与道教在台州颇有渊源,该类景观资源丰富,台州境内有12处知名佛教景观和2处道教景观。
一是与宗教发展高度关联。如天台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的输出地;[12]天台万年寺和黄岩瑞岩寺同为浙东曹洞宗名刹,是日本临济宗和曹洞宗的祖庭。二是具有重要的信仰价值。如智者大师创立了天台宗,天台高明讲寺因留有其衣钵,智者塔院石塔存有其肉身,因而两者均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学佛修行者朝拜的圣地;黄岩委羽山因刘奉林在此修炼得道而闻名,成为道家圣地。三是具有文化物证的属性。比较知名的有,天台国清寺留有孟浩然、李白的不朽名篇,天台方广寺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奇观”等等。
(二)文化关联类景观。与文化高度关联,也可以作为文化物证,台州境内共4处。如黄岩九峰公园以“三塔”、“八亭”最富盛名,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均留有墨宝;黄岩大瀑布景区集中反映了女性与水的文化渊源;玉环大鹿岛岩雕艺术颇具特色,遍布于岛屿的近百座海生动物岩雕活灵活现;天台清溪落雁景区有乾隆御碑和智者大师居所等文化景观,成为地方文化的有力物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东历史上,曾有过一条由诗词编织的“唐诗之路”,因其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诗人来游访,创作了为数可观的唐诗作品,留下了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得名。[13]“唐诗之路”途径天台和临海,智者大师、司马承祯、寒山子、朱熹等唐宋文人分别在天台国清寺、智者塔院、桐柏宫、国清寺等地留下了不朽名篇,[14]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宝贵的文化资源。
(三)历史关联类景观。该类文化景观与历史有着高度的关联,台州境内共6处。如椒江东山公园在清代建有东山书院,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成为革命事业的“黄埔军校”;椒江大陈岛历史上的明军曾在此擒获通倭大盗,留有烟墩遗址,清末和民国初期,大陈岛已成为台州湾最繁荣的海上集镇,建国初期大陈岛又成为国民党残部的主要踞点。因而该类文化景观也可以作为文化物证的一面。
反映党的红色历程的历史关联类文化景观较多,如椒江一江山岛,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进行的最后一次正面交锋的旧址;三门旁亭见证了二次革命时期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此外,也有其他历史时期的关联景观,如三门满山岛出土了商、周、战国和东汉等时期的瓷片、陶片,三门的仙岩洞则留下了南宋文天祥的历史遗迹。
这种基于“概念性、非功能性”的分类方式有着较大的灵活性[15]和交叉性,因而在讨论特定文化景观时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如天台国清寺,其宗教地位决定了其宗教关联景观的属性,但也具有文化关联和历史关联景观的一面;再如,黄岩永宁公园属于生态修复类景观,但黄岩也有着“模具之乡”的美誉,永宁公园各园林要素也体现了其模具产业有机演进的特征,所以永宁公园也同时属于现代持续演进类景观分类中的产业类景观;玻璃雕刻原属于台州传统雕刻技艺,但由于其快速发展的时间节点是在近年,因而将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归类为现代持续演进类景观。此外,限于调查力度有限,对各类文化景观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也会对文化景观的归类有所影响,因而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改进。
不难看出,从以上分类结果来看,台州市文化景观既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也具有快速的发展步伐,但也暴露出产业发展不均衡、文化发展不均衡、保护力度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因而,下一步还将继续对台州市文化景观的凝炼提升以及景区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做进一步研究。
[1]李如生.关于我国世界遗产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林,2012(10):5-8.
[2]周小棣,沈旸,肖凡.从对象到场域:一种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整合策略[J].中国园林,2011(4):4-9.
[3]World Heritage Paper 26∶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A Handbook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EB/OL].http∶//whc.unesco.org/documents/publi_wh_papers_26_en.pdf.
[4]陈元甫,黄昊德,郎剑锋.浙江温岭市塘山西汉东瓯贵族墓[J].考古,2007(11):7-21.
[5]叶哲明.台州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721.
[6]池太宁.徐偃王与台州徐偃王城考[J].台州学院学报,2005(4):10-13.
[7]骆高远,章珍珍.台州蛇蟠岛旅游开发和形象 设计[J].宿州学院学报,2005(6):37-41.
[8]江舟.方山-长屿硐天——灿烂的石文化王国[J].风景名胜,2007(4):106-111.
[9]周秋巧.论桃渚古城堡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3):95-98.
[10]叶君强.历史文化古镇的规划保护与利用——以浙江省台州市章安古镇为例[J].浙江建筑,2008(5):9-12.
[11]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5(5):1-7.
[12]李一,周琦.台州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508.
[13]胡正武.唐诗之路的人文与自然景观[J].台州师专学报,2002(24):72-77.
[14]邱德玉.基于浙东“唐诗之路”的剡溪山水文化旅游产品开发[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67-71.
[15]王毅.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与评估标准[J].中国园林,2012(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