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2-10-15 03:37贾秀险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贾秀险

关于高校培养人才的类型的探讨已经够多的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趋一致。有人认为,实用型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任务,研究型人才培养是普通高校的任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实社会发展缺乏的是从事理论研究的“精英”。而另一种相悖的观点则是:满足就业需求最缺乏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巧匠”。出于不同的人才培养目的,培养模式也泾渭分明:职业教育适用于实习实训,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适用于科学研究,互不涉足,以邻为壑,各行其是。

为什么不从多样化的角度来面对人才培养的观点纷争呢?

多样化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同一个问题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无论是实训还是科研,都需要把理论素养与应用能力结合起来考虑,都应该与社会的需求、发展的规则联系起来操作,都应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思路才会开阔,模式才会灵活,目标才会清晰,效果才会良好。一批开放式、分层次的多样化培养模式才会顺势而构建;一代创新型、复合型的多样化人才才会应运而造就。

摘要: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内部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个性发展为原则,以开放式教育体系为前提,以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实行分类培养,注重个性发展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打破封闭模式,创设开放式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多样化评价标准和高水准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56-03

一、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从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上升。截止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6.5%。与之对应,高校毕业生人数2009年已高达610万,并以每年将近30%的速度增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职业类型的扩充与岗位种类的增多,对人才的需求变为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从宏观上讲,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成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显著特点。

2.高校内部系统结构改革的必然

从微观上讲,高校内部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和划一性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系统结构转向由不同规模、层次、学科结构和办学形式构成,由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是构建创新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和必然条件。

二、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及条件

1.素质教育与个性化发展

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用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用新的素质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改造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造和优化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用新的素质教育“内化观”和“发展观”改造课堂教学和方法;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方法教育作补充,促进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还强调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树立“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一体”的现代大学职能观,以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相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人才观和人才评价标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大学发展观,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服务观。

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注重个性化发展为原则。注重个性发展涵义有三层:①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组织更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和具体要求,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②进一步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加教学与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调动学生主动性。③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使学生能根据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发展方向。

2.开放式教育体系

“苏联模式”与“解放区模式”是影响当前中国大陆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主要“传统”。其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但“苏联模式”讲求“专业对口”的专业设置与运行机制,“解放区模式”追求集中统一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延缓了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建立开放式、一体化教育体系成为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

3.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马丁·特罗指出“大众型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多样的,因此的社会功能、标准等也是多样性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是着眼于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提高的相对质量观。是为了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与差异的多元质量观。因此,建立不同的质量标准体系,对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经营管理型、复合交叉型和高职技术型等不同层次与类别的人才培养进行评价是关键。

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是由教学指挥、教学运行、教学评估、教学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四个体系的配合与协调是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有力后盾。

三、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设定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和管理应具有一定弹性,确保异质、多元的人才目标和规格得到制度保障。

1.实行分类培养,注重个性发展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分类培养方式是因材施教、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建立分类人才培养方案。“平台”指全校公共必修课体系和学科基础课体系;“模块”指专业基础课体系、专业课体系、专业选修课体系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体系,模块类别按课程性质或功能划分。学生在学习全校公共课、学科基础课等平台课程基础上,选修不同的课程模块进入不同专业。专业选修课开设数量至少应达到应修课程的两倍。在教学中,注重贯彻“分类培养”原则,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

在赋予学生适度选择空间和构建合理知识结构两个维度上加强建设,建立刚柔并济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和良性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一年内两次毕业、两次授予学位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学制规定年限前或推后四年内毕业。推行“平台”招生和教学制度。1~2年内不分专业,待基本修读完全校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后,依照学分绩点和个人意愿自主选择专业或转平台和转专业。

完善主輔修制,打造全能、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机会。学生除主修一个专业外,通过选修或辅修可获得第二、第三专业主干学科基本知识,具有两门学科以上知识与技能,成为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济和现代管理、具有市场经济头脑和国际贸易知识、并掌握外语工具的复合型、多功能型人才能。

2.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多样化办学实践,着力培养“三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设计上,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增设创新学分和职业技能学分,延长实践时间,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建立院校两级实验教学体系,保障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势和特色,把实验、实习与生产相结合,把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于培养方案始终。

将举办院校、省、国家各级各种竞赛、参与导师科研及国际合作项目等途径作为激励机制,通过课内外两个课堂、理论和实践两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打破封闭模式,创设开放式教育体系

深入推进校际、区际、国际合作,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育体系的开放性。通过与校际、区际、国际院校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师资互聘关系,实现合作与交流。开设校际课程,实施通识课程,规范跨校选课管理,联合编写教材,共建实验室,建立以科研为基础的合作培养模式。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创造条件引进国外师资,接收留学生,与港澳大学和国外大学建立“2+2”、“4+0”联合培养或其他交流合作学习方式等,构建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和高水准的质量保障体系

(1)评价范围全面化。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依赖于外部评估,必须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机构、用人单位、毕业生、公众与舆论等外部机构的监督、审核和评价;同时也依托于内部评估,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可操作的、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集中于对作为办学实体的院系教学水平的评估上,面向全校进行综合性的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质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毕业设计、学位授予质量等评估。

(2)评价手段创新化。高校应创新评价手段,探索建立包括专家信息子系统、师生信息子系统和用人单位反馈子系统的教学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系统。专家信息子系统主要通过检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收集静态和动态教学信息;学生信息子系统主要通过学生反馈教、学、管三方面信息;教师信息子系统主要反馈学生学习信息;用人单位反馈子系统主要反馈毕业生工作能力与德才素质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多种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决策指挥系统,为管理决策和改进教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3)评价标准多样化。多样化质量评价标准要求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呼应,“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对“知识”层面的评价,主要以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手段为依托,以考试形式、方法、手段改革为推动,创新考核形式:对必修课程实行“自考课程认定”、“一纸开卷考试”,对选修课程,尝试“自组卷考试”、“论文(设计)替代”、“实作考试”等多种方式改革。对“能力”层面的评价,坚持“一点突破,全面開花”的方针,奖励在第二、三课堂活动中获优异成绩的学生,甚至采取抵冲课程学分或纳入总学分的办法激励学生展示个性才能。对“素质”层面的评价,实行非量化评价,不以知识多少、能力高低评价结果,可采取文理互选课程、开设心理辅导等素质教育课程等方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

[2]徐玲平,田静萍.高等院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教书育人,2007,(5).

[3]袁世鹰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3,(3).

猜你喜欢
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