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阳生
人们对教育经费占GDP的4%的企盼,终于在已经落幕的“两会”上成为现实。据国务院提交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计划为3781亿元,地方预算教育支出17800亿元,总支出按国民生产总值的4%将超过2万亿元。
这是一个盼望已久的福音,还是一份意味着更大压力的责任?对此,很多人大代表不客气地指出:“要把钱投到教育的软件和‘人身上,而不是建房子、买设备。”“教育投入应该有‘明白账,让家长、社会知道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关键要看这么多钱怎么用,能不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其实,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是学校、社会和民众的共同期盼。但是,这种期盼又是充满矛盾的。就高等教育而言,自从教育改革以来,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结果和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相反。运行模式的畸型变异,教学质量的急剧下降,学生就业的严重不足,高额贷款的严峻风险,都警示着人们,我国的高校正面临着办学机制的异化、教育定位的缺失、教学目标的迷惘和投入产出的相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高校,越来越像前十年那些破产的国有企业,“缺钱银行借,还款下一届,政府来买单,品质大滑坡”。
仅就与教育经费相关的现象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债台高垒,积重难返。早在五年前,也就是上一届政府履新之际,我国高校的贷款状况就已经到了濒临深渊的地步!据北京大学《高等院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称,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贷款额总额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如果计入工程建设方垫付的资金,保守估计,全国高校债务应为4000亿元。其中,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到了2011年末,这种趋势更是恶性循环,愈演愈烈。仅以高等教育并不领先的山东省为例,78所公办高校银行贷款199.3亿元,校均2.6亿元。
二是本末倒置,避实就虚。巨额的贷款支撑下,高校的教育质量不升反降。许多大学除了多了几栋气派的大楼,多了几处豪华的花园,还是没有大师,还是没有培养出实用的人才。或是像羊拉屎一样到处是校区,如果有难以承担的债务就“拆西墙补东墙”;或是兼并弱小,卖地还债;或是卖了旧楼再盖新楼。设计寿命为100年的“西湖第一高楼”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建成仅13年就被实施爆破,然后又去重建新楼。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则认为:“大学之大,乃求是‘研究之大。”正好举出了当前我国高校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层面。
三是被动应对,盲目扩张。“钱不够,靠扩招”的做法,是学生和学校为教育大众化共同付出的代价。一方面,不少高校的债务往往是由于被动应对招生规模的扩大,不惜代价地贷款征地、扩建新校区、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完善基础设施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债务被自觉不自觉地转嫁到学生(家长)身上,“收费年年涨,质量天天降”已成为难以摆脱的怪圈。受教育者付出的是“精英学费”,得到的却是“大众教育”,毕业后不仅到不了“精英岗位”,就连维持生计的职业都“一票难求”。老百姓在如此高的投入下对高等教育抱有更高的期望是无可非议的。而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又让老百姓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华而不实怨声载道。甚至可以说,高教投入越多,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四是领导错位,政府负重。据报载,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近日对政协委员们吐露:“现在不是教育家办学而是房地产商在办大学。”“高校的债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现在不少高校校长都背着一身债,满脑子想的就是债务,被人追得跟杨白劳一样,哪有心思去想办学的事儿。”这一说法,可以说是对高校管理体制和领导职能的绝妙讽刺。先借债,再找政府要政策,久而久之,政府就是再加大投入,也会不堪重负。不难设想,一位高校校长,脑子里成天思考的不是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有用人才,想的是如何通过重组资产、扩招收费来化解债务,想的是如何把高校办得更像产业、更像企业,追求的不是人才培养最优化而是筹款牟利最大化。上行下效,这样的校长,怎么能带领全校上下引起对人才培养的普遍重视?据调查,在985高校、211工程院校这类所谓“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授不上讲台,已经是多年的顽症。
光靠政府投入,对缓解高校债务只能是“杯水車薪”,甚至会导致高校的“金融崩盘”。从根本上解决痼疾的良方只能是:优胜劣汰,正本清源,对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的管理氛围、急功近利的政策思路和本末倒置的办学机制的彻底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