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2-10-13 06:22胡慧敏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文化遗产

胡慧敏

(合肥市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61)

2010年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草案明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热潮。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情报、进行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为社会职责的图书馆,首当其冲地站在了“非遗”保护的前沿,充分利用自己职业的特长,不遗余力地为“非遗”保护工作做着贡献。而“非遗”的地域性特征又使得分布于全国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非遗”工作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以合肥地区“非遗”概况为基础,浅谈地区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工作的重要性及方法。

1 “非遗”概念及其特征

1.1 “非遗”概念简述

“非遗”又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动态的“活文化”。它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记录着人类知识传承传播方式、记忆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是民族民间的文化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内容范围是:(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1.2 “非遗”的特征

民间性:“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

地域性:“非遗”的传播大部分是依靠口头和行为进行,传递信息基本上是以隐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在互动中感知。这就决定了其传播的时空局限性。受语言地域、民族的影响,大部分只能成为地方性知识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积累和改进并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逐渐形成今天的技能或习俗。它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

活态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文献”形式,使得它在流传过程中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断产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呈现出了虽植根于环境中,却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动态的”“活的”特征。

2 地区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工作的重要性

2.1 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保护“非遗”的社会责任

1974年国际图联(IFLA)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的四大社会职责: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情报、进行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也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所必须承担的社会使命包括: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提供各种接触表演艺术文化展示的机会;促进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赞赏文化的多样性;支持口述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因此公共图书馆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图书馆千百年来积累并形成的知识服务理论体系和经验,更是“非遗”信息资源建设最适用的工具。

2.2 地区公共图书馆在参与“非遗”工作中的优势

“非遗”的创作多来源于民间,与周围的环境、场所浑然一体,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更是密不可分。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非遗”带有的鲜明地域色彩使得地区公共图书馆在参与“非遗”收集和整理工作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地区优势:在地理位置方面,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离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最近,便于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获取和整理。采访者具备与传承人相近的大文化背景,在语言沟通和风俗理解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

收藏优势: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部门,收藏了大量关于该地区民间文化的地方志、民间传说、文人笔记、稗官野史等文献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研究该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收集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技术优势:近几年政府对图书馆财政力度加大,各地区公共图书馆都拥有了摄像机、扫描仪和视频、音频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设备,再加上图书馆本身所拥有的专业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在文献分类、编目、数字化处理和古籍加工、整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使得其采集、整理、保存本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

这些优势无疑体现出了地区公共图书馆在收集和保护“非遗”工作方面的重要性。因此面对当前正濒临消亡的传统技艺、惨遭毁弃或流失境外的珍贵文物与资料,及散落在民间的许多“非遗”后继无人的状况,地区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优势所长,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做贡献。

2.3 “非遗”是地区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力补充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石,也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必要的保障。将抢救民族文化、保护和挖掘“非遗”资源作为馆藏资源的有力补充,是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可利用挖掘到的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仅会给当地百姓带来物质上的利益,还可丰富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加本地区凝聚力和自豪感。图书馆应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收集原则和策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图书馆馆藏建设日程,并促进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发展。

3 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工作的方法

3.1 合肥地区“非遗”概况

合肥市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省会所在地,辖县级巢湖市(原居巢区)、长丰、肥东、肥西、庐江5县,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自东汉末以来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合肥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特征,孕育了古城悠久的文化气息,并保留下来丰富的文化遗产。囊括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曲艺、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以及典籍精粹等各大门类近30种(见表1)。其中庐剧、门歌、安徽大鼓、紫蓬山庙会等19项入选国务院和安徽省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1 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1年)

3.2 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概况

合肥市目前共有7家公共图书馆,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2家,区(县)级公共图书馆5家(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在经费、馆藏及人员配置等方面各馆悬殊较大。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方面,仅有三个馆设有专门的地方文献阅览室。并且各馆都未分设“非遗”类地方文献专区,“非遗”类地方文献与其他类型地方文献没有被严格的区分开来。由此可见相对于合肥地区种类繁多的“非遗”,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在“非遗”类地方文献收集和整理方面重视度不够。

表2 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情况统计(2011年)

3.3 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的具体工作方法

虽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还面临政府资金投入不够、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图书馆不履行其社会职能的借口。在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应适时改变传统思想,加强各馆之间的统筹合作,合理运用现有的文化共享资源,为保护和宣传本地区“非遗”做出最大的努力。

3.3.1 改变编目思想,规范“非遗”分类

“非遗”是本地区社会沿革的原始记录和历史见证。作为活态文化,它的载体形式多样化,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大多是非正式出版物或内部刊物,有的甚至只是口头传播和即兴的表演。因此图书馆传统的、对于纸质文献的编目方法明显不适用“非遗”文献的分类保存。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应参考国家制订的相关“非遗”保护的标准与原则,组织专家和资深馆员制订出一套合肥地区“非遗”分类细则,以实现对图书馆“非遗”类地方文献编目规范化控制。

3.3.2 加强各馆统筹合作,协同收集信息资源

由表2看出目前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在“非遗”工作中,不论是经费还是人员都相当薄弱。因此各公共图书馆应加强统筹合作,协同收集信息资源。具体做法:其一,由市馆牵头,联合各馆建立一支专业的“非遗”工作小组,确定负责人,拨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并购置专用设备,集中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其二,定期或不定期地就近安排人员到各地进行普查,走访“非遗”传承人,记录各地区的民间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其三,以市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为基础,筹建专门的“非遗”专区,邀请专家对海量资源进行甄选、评估、鉴定,组织专业馆员对其进行归档。对各馆现有“非遗”进行集中,对有价值却不完整的资料设定专题,组织人力进行深度挖掘。

3.3.3 建设“非遗”数据库

在数字化发达的今天,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对“非遗”资源进行采集、整理、传播已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非遗”数据库建设因而也成为“非遗”工作的重点之重。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目前合肥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落址于合肥市图书馆,分为市、县区、乡镇、农村四级站点架构。一期方案中选取了以合肥市图书馆为市级中心站点,肥西、肥东、长丰三县为县区站点,拟选取个别乡镇与农村作为示范点建设。在硬件资源方面合肥市图书馆拥有千兆网主干、百兆出口高速网络,多台小型机和高端服务器组成的功能强大的服务器以及磁盘阵列系统,高达5个T的海量存储容量,为共享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硬件支持。因此,依托合肥市图书馆文化信息共享中心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其核心馆的作用,对于合肥“非遗”数据库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据库数据源的收集方法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书籍、文字、图谱等通过扫描设备,转化为数字资源。用录音录像设备全程记录下能工巧匠们的表演及各类民俗活动,以取得第一手资料。

(2)收集整理零散资源。如各大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辟的“社会调查”“人物专访”“XX记忆”类节目,其中不乏记录着合肥人文地理、风俗文化的信息资源。另网络上近几年也出现了大量的记忆网站。一些民间团体和个人为展示和宣传各自掌握的传统技艺,上传有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等多媒体资源。对这些零散资源收集—整理—甄选,以丰富数据库资源。

(3)在合肥市图书馆网站上开辟“非遗”专栏,让民间传承人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艺进行投稿并相互交流。定期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去糟求精,挖掘潜在资源。

3.3.4 大力宣传“非遗”,弘扬徽文化

合肥“非遗”作为徽州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价值不言而喻。通过对合肥“非遗”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合肥及徽州文化,进而喜爱和学习徽文化,使徽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也是合肥“非遗”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对“非遗”进行宣传方面,应本着“藏以致用”的方针,与地方文献资源相结合,建设专门的“非遗”阅览区,提供借阅服务。对于比较珍贵的资料可通过复制或仅提供电子资源对读者进行服务。

[1]廖军华,吴子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合肥地区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

[2]李莉等.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6).

[3]黎炳明.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1(6).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whycml/node_7021179.htm.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文化遗产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醒狮
与文化遗产相遇
送你一盆小多肉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合肥市朝霞小学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