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云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0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死率高,由此引起的多种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2009-02-2011-12应用脑超声治疗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均符合1996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并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并经头颅CT扫描证实有梗死灶。治疗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47岁~83岁,平均63岁。对照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49岁~80岁,平均65岁。2组病情程度、、给药时间基本、往史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给药时间基本相同,对照组仅给予脱水、抗凝、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超声治疗,采用低频率(频率27~100有KHz)、低强度(声强1W/cm2)。
1.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根据第4届全脑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第10天、第30天进行NFD评分,并根据该标准的附件(《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及评定对病残程度》)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定。
1.4疗效评定(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至17%;(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6)死亡。
2.1 2组功能缺损评定比较见表1。
2.2 2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比较 (s)
表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比较 (s)
组别 第1天 第10天 第30天24.75±9.07 14.03±6.72 10.35±9.08对照组 25.89±9.22 18.32±7.13 15.61±9.27 P治疗组值 >0.05 <0.01 1.40.01
表2 2组疗效比较 (n)
2.3不良反应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急性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是脑血管病常见病,发病率高。治疗脑梗死主要原则为(1)溶栓;(2)抑制和消除脑水肿;(3)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4)抗自由基治疗;(5)恢复半暗带内尚存活的神经功能。超声溶栓治疗发展非常迅速,而脑超声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早已被人所认识。脑超声具有改善微循环、明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损害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脑超声可溶解血栓,机制:空化作用、微流作用、振动所致的机械效应、热效应、声化学效应。1998年 Akjyama等实验证明,超声能使纤维蛋白分解,产物D二聚体增加,可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2004年Nedelmann等实验评估脑超声对血块有溶解作用。近年来研究认为,低频超声引起组织吸收超声的热效应少,能较好的穿透组织,溶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研究证实,低频低强度超声能起溶栓作用,为避免不良反应,采用低频低强度溶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频率常为27~100khz,声强1W/cm2。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治疗重点是加速溶栓,重建血液循环,使脑损伤减少,改善预后。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过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