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蓉
灾后过渡安置板房社区服务人员生活及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吴小蓉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5.12地震近两三年后,绵阳过渡安置板房社区服务人员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工作满意度的现状。方法:主要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和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 (MSQ),对板房服务人员以及其他自愿者,共54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女性板房社区服务人员在 “内部工作满意度”维度上显著高于男性; (2)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在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的 “外在工作满意度”、“内部工作满意度”维度及一般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灾区自愿者的平均分均高于板房服务人员; (3)板房服务人员的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相关显著,且板房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对其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回归作用。结论:5.12地震两年后,社会各界应关注板房社区服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其满意度和幸福感。
灾后;板房社区;服务人员;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是心理幸福感的认知成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1],也是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指标[2]。另外,生活满意度会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到个体生活目标的定位和行为追求的取向,对个体乃至社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感。而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其工作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它包括了员工对其工作的认知评价和员工对其工作的情感反馈(Weiss,2002;Ilies,Judge,2004)。研究分析表明,工作和非工作的满意度是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指标(Weiss、Dawis、England&Lofquist,1967)。由此可见,人们对其生活和工作的满意程度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人们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
研究显示,灾难给人造成的冲击会波及精神世界的完整性,甚至让个体丧失幸福生活的基础及人的尊严(如家园毁损、亲人伤亡、衣食无着),但灾难同时也会促使个体重新反思生命的意义,并伴随较多的积极体验和较少的消极体验,如感到友好、充实,而不是敌意、失落[3]。研究者对伊朗地震后受安置的灾民调查发现,社区灾民工作满意度与收入水平出现了负面变化[4]。
5.12 地震后,安置无居住地居民的主要形式是集中居住板房。但由于板房在我国是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才大规模集中使用,加之灾后过渡板房社区居民具有特殊性,造成板房社区服务人员面临的工作繁琐复杂。国内目前针对于灾后板房社区驻守管理服务人员的身心状况的调查还很少,只是有研究调查了灾区基层干部,发现灾后半年,灾区基层干部现状表现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超限[5]。灾区乡镇地区基层干部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的人数较多,其中,PTSD的发病率是 30.1%[6]。
因此,在灾难的背景下研究灾区一线工作人员对其生活和工作的满意程度将关系到灾区社会、生活的重建。本研究将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过渡安置板房社区服务人员的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实际选取绵阳板房社区的各类服务人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警务、消防、社工、社区环卫)和灾区非板房社区自愿者。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8份,回收率为91%,年龄分布:19-62岁。(有效被试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性别分布
1.生活满意度指数B(Life Stisfction lnex B,LSIB)。一共由12项与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高度相关的开放式、清单式条目组成,得分从0(满意度最低)到22(满意度最高)。LSIB为单维量表,因此各项目分数相加即为量表总分,得分高则生活满意度高。国内有研究显示其重测系数为0.58,说明该量表有较高的稳定性[7]。
2.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由 Weiss、Dawis、England&Lofquist编制而成,包括内部满意度(12个项目组成的分量表)、外在满意度(8个项目组成的分量表)和一般满意度3个分量表[8]。共20题。采用5点计分,由很不满意到很满意。5分为很满意,1分为很不满意。MSQ的α系数为0.85-0.91,内在满意度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2-0.86,外在满意度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0-0.82。
3.数据处理。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SPSS 11.5统计。
1.不同性别板房社区服务人员在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描述统计。为考查不同性别板房服务人员在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现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板房社区服务人员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板房服务人员在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n=120,M±SD)
T检验的结果表明,男女板房服务人员在生活满意度、一般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满意度的“外在工作满意度”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内部工作满意度”维度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2.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在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描述统计。为考查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在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现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在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n=348,M±SD)
T检验的结果表明,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在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的“外在工作满意度”、“内部工作满意度”维度及一般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灾区自愿者的平均分均高于板房服务人员。
表4 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相关矩阵图
由表4可知,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
为进一步探讨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为预测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工作满意度的各维度均能有效预测生活满意度。
表5 工作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板房服务人员在生活满意度、一般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满意度的“外在工作满意度”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内部工作满意度”维度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说明女性板房服务人员在成就、活动、同事、创造性、独立性、道德价值、赏识等方面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男性,这可能与男女的性格差异和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关。长期以来,事业成功被认为是男性生活中的第一,在世俗的眼光中,男性价值的体现往往在其工资收入、职位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上。在地震中,许多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或多或少损失了财产,虽然国家、政府很重视灾区干部的待遇问题,但较高的物价和现实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这使得男性板房服务人员的成就动机较难得到满足,从而就会导致男性板房服务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满意度比女性低。
在对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板房服务人员和灾区自愿者在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的“外在工作满意度”、“内部工作满意度”维度及一般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灾区自愿者的平均分均高于板房服务人员。一方面,板房服务人员多是本地人,也属于灾民,他们的满意感会低于从外地来的自愿者。已往的研究也表明,灾区民众的乐观和满意感较低(Ballas&Dorling,2007;SUH et al.,1996;吴胜涛、王力等,2009)。另一方面,地震两年后,仍有居民居住在板房,使得板房服务人员必须长期坚守岗位,在板房的生活、工作条件都不是太好的情况下,比起工作流动性较大的灾区自愿者,板房服务人员的满意度会较低。Erikson(1976)认为,灾难几乎破坏了所有的日常生活以及财产,人们需住在临时的住所,远离原来的家园及原来的支持系统,如果灾后周遭的环境仍支离破碎而没有良好的支持系统,将很难从个人的创伤中复原。所以,工作环境可能是造成其满意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关分析表明,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生活满意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板房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回归作用。因此,提高板房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增强其生活满意度。有关学者对大量企业员工的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是员工积极性状态的晴雨表,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9]。因此,想要提高板房服务人员的生活满意度,需要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入手,不但要保证其外在工作满意度的需要,比如收入、晋升机会和管理等;还应注重其内部满意度的实现,如工作的成就感、稳定性、社会地位、道德价值、人际关系等。
四川省教育厅课题 (CJF08015):“地震灾区儿童的心理抚慰研究”
[1]Shin D C,Johnson D 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essment ofthe quality oflife.Social IndicatorsResearch,1978,5,475-492.
[2]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检验[J].心理科学,2007,(6):1337-1341.
[3]吴胜涛,王力,周明洁,王文忠,张建新.灾区民众的公正观与幸福感及其与非灾区的比较[J].心理科学进展,2009,(3):579.587.
[4]S.Ali Badri,Ali Asgary,A.R.Eftekhari and Jason Levy(1990).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development and change:a case study ofthe 1990 Manjil earthquake in Iran.Disasters.30(4).pp.451-468.
[5]冯春,辛勇,吴坎坎,王力,柴志轩.地震后灾区乡镇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8-90.
[6]刘应其.关于关爱灾区基层干部身心健康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1):43-44.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
[8]Philip M.Podsakoff,Scott B.Mackenzie,Robert H.Moorman,Richard Fetter.Transformational Leader Behaviors and Their Effects on Followers'Trust in Leader,Satisfaction,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1990(2):107-142.
[9]Bowling N A.Is the job satisfaction-job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spurious?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7,71:167-185.
责任编辑:何 岩
C916
B
1671-6531(2012)02-0058-02
吴小蓉/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