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及康复治疗

2012-09-30 06:39曹桂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脑病脑瘫缺血性

曹桂玲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 南阳 473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建立及救治技术的完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存活率明显增加,但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如智力落后、脑瘫和癫等严重后遗症等。为了能够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致残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我们采取早期综合干预及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所有病例为符合杭州会议HIE临床诊断标准[1]的足月儿,经头颅CT检查确诊并排除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1.2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2008-03—2010-03诊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8例,男68例,女60例,年龄10~25 d,平均14d;其中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66例,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随机分为早期综合干预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2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常规治疗:应用营养脑细胞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复方丹参等及高压氧治疗,每个疗程10~15d,1次/月,3~6个疗程。早期综合干预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以鲍秀兰编著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2]为指导的综合干预,根据每个月龄发育标准制定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动作、语言、认知、个人-社会交往4个方面训练,脑瘫或疑似脑瘫的患儿增加以Bobath法为主的功能训练。

1.4观察内容对2组病例进行随访,每次均由专人负责检查,患儿12个月、14个月时采用首都儿科所研制的0~4岁儿心量表进行运动发育检测,包括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

1.5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运动发育评价对2组患儿12个月、14个月时进行运动发育检测,包括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儿运动发育评价 (s)

表1 2组患儿运动发育评价 (s)

注:2组运动发育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比较,P<0.05

项目 12个月 14个月干预组 常规组 干预组 常规组大运动 98.9±13.64 90.89±13.28 112.38±18.64 92.46±12.87语言 77.42±15.21 63.98±6.82 96.38±14.52 83.89±9.36精细动作 71.26±15.38 63.25±15.28 94.65±18.42 83.64±16.21适应能力 74.26±14.33 65.74±12.46 98.36±15.24 89.36±14.22社交行为 99.84±12.47 92.25±11.27 99.29±11.28 89.46±10.42

2.2发育商DQ评价对2组病例于24个月时进行发育商DQ评价,DQ>90正常,90~75可疑,<75为异常,视为伤残(脑瘫)。干预组伤残6例,伤残率7.5%,常规组伤残16例,伤残率33.3%,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儿发育商DQ评价

3 讨论

早期干预是对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小儿有组织、有目的的综合康复治疗活动。从新生儿开始,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力,促进代偿性康复。

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第1年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2倍,占脑重的50%,第1年末时婴儿脑重接近成人的60%,第2年末脑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范围,已有70%~80%的细胞完成了细胞之间的互相联络,脑回路、条件反射的功能和分化基本完成。

婴幼儿最初2a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3],即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可通过轴突和树突建立新的联络,恢复兴奋传递,发挥代偿作用,并且年龄越小再构成的代偿能力越强,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能提供良好的刺激,可促进突触递质释放,增加突触电位,促进纤维的髓鞘化作用加强。对脑功能和结构的发育有重要影响,能发挥其最大潜能。早期干预训练通过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诱发主动运动,可取得很好的效果[4]。

强调家长参与配合的重要性,首先提高家长对孩子康复的信心,取得家长积极参与和配合,指导家长根据小儿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育儿方法、技巧,调动直接看护婴儿者对早期干预的积极性,创造丰富的育儿环境刺激及感情环境[5];其次,干预方案个体化,应给每个家长印发新生儿期后的教学训练资料,教育家长懂得正常儿童的发育顺序,把正确的干预方法认真教给家长,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取得家长的配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共同促进患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论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2]秀兰 .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240-276.

[3]周细中,封志纯,石坚,等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期前综合性神经康复方法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350.

[4]贺湘英,马婉君,梁琨,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1):25.

[5]宋舜意,王庆九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5):447.

猜你喜欢
脑病脑瘫缺血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