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荣,李晓宇,赵孝彬,王 宁
(1.航天工业固体推进剂安全技术研究中心,襄阳 441003;2.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西安 710065)
目前,提高HTPB推进剂燃速的技术途径中,以二茂铁衍生物类燃速催化剂和大量细粒度AP配合使用较为普遍,但此类燃速催化剂和细粒度AP的配合使用会导致HTPB高燃速推进剂危险性显著增加[1]。因此,研究二茂铁衍生物对AP分解的催化作用机理,无论对HTPB高燃速推进剂燃烧性能,还是对安全性能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献[2-4]报道中支持二茂铁衍生物对AP气相分解反应的证据[5-10]最多,尤其是 Pittman通过一系列对比试验得出,二茂铁衍生物并不是通过催化AP表面下分解,或AP-粘合剂异相间反应而提高燃速,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主要是加速了AP质子转移后的HClO4的气相分解反应。
本文以AP和一种二茂铁衍生物(卡托辛)的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混合体系中各元素的反应历程。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卡托辛对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机理。
实验所用AP(大连氯酸钾厂)规格为Ⅲ类,d50=151 μm,d43=152.6 μm,卡托辛(GFP),2,2-二(二茂铁基)丙烷(上海茂基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符合GJB 2839—1997。
AP与GFP按照95∶5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测试。
苏州奥科计量仪器有限公司Kalpha型光电子能谱仪,Al靶激发源,高压12 000 kV,电流6 ×10-3A,真空度为1.067 ×10-5Pa,对各试样分别进行 C1s、Fe2p、O1s、N1s、Cl2p扫描,扫描深度约 10-8m。
图1是GFP和AP/GFP混合体系的Fe2p谱图,结合能及含量变化如表1所示。
结合能为707.58 eV的Fe2p3/2特征峰峰形尖锐,是二茂铁衍生物Fe—C共轭键的特征峰[11],AP/GFP混合体系中Fe主要以此种结合形态存在。从表1可看出,其含量达到了60.90%,但混合体系在200℃下恒温2 h后其含量突降为8.48%,在恒温48 h后降至7.13%,说明恒温过程中Fe—C共轭键逐渐断裂。
表1 GFP和AP/GFP混合体系热分解过程中Fe原子的结合能及其含量Table 1 Binding energy and content of Fe i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GFP and AP/GFP mixed system
对比图1中恒温0、2 h后的谱图,可看出二者的区别在于AP/GFP体系在709.37 eV处出现微弱的高结合能Fe的矮峰,含量为10.49%,但GFP在此处没有峰,表明AP/GFP混合体系中GFP发生轻微的氧化。但AP/GFP混合体系在200℃恒温2 h后,其含量突增到60.98%,之后随恒温时间延长结合能逐渐增大,其含量也呈渐增趋势,说明高结合能Fe的贡献逐渐超过了Fe—C共轭键的贡献。
200 ℃恒温后,在Fe2p3/2特征峰(709.46 eV)的高结合能侧出现很小的氧化态Fe矮峰(711.08 eV),但在未恒温样品中没有此峰,而且其含量也随恒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未恒温样品中,不存在深度氧化态Fe,经过恒温后氧化态Fe含量逐渐上升,且结合能逐渐增加,表明GFP随恒温时间的增加逐渐发生氧化。
图1还表明,200℃恒温后Fe2p3/2特征峰强度相比GFP减小,且随恒温时间延长其强度基本未变。这可能由于GFP是液态粘性物质,较为均匀地覆盖在AP表层(估算厚度约为1.88×10-6m),而XPS扫描深度约为10-8m,恒温后覆盖在AP表面的GFP变为固体物质,且分布不均匀。因此,其特征峰强度相比未恒温时有所减弱。
以上分析表明,AP/GFP混合体系200℃恒温初期GFP氧化程度较浅(709 eV),且此种结合状态占主导地位。随恒温时间延长氧化程度逐渐加深,表现为深度氧化态Fe(711 eV)含量的持续增大。
为了进一步分析GFP在混合体系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考察了AP/GFP混合体系中C1s谱和O1s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随恒温时间增加,C—H特征峰强度逐渐减小,说明GFP有机部分逐渐氧化。GFP和未恒温的AP/GFP混合体系中C1s特征峰的高结合能侧出现C—O峰(288.9 eV),这可能是由于试样表层吸附空气中的CO2导致的。另外,混合体系中C1s结合能随恒温时间的增加而向高结合能侧移动,尤其是250℃恒温2 h后,其特征值变为285.59 eV,表明C原子必然和某些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结合,如O原子、Cl原子。这些都充分说明了AP/GFP混合体系中GFP在恒温过程中逐渐氧化。
表2是GFP和AP/GFP混合体系热分解过程中C、O原子的结合能。AP/GFP混合体系相比于AP,O1s结合能向低位移动,表明混合体系中O原子所处化学环境并不单一,可能存在恒温后GFP有机部分氧化引入的C—O、Fe—O等,因为与C原子和Fe原子结合的O原子比与Cl原子结合的O原子更容易得电子,致使O1s结合能向低位移动。
表3是AP和AP/GFP混合体系热分解过程中N、Cl原子的结合能及其含量。AP的Cl2p3/2谱峰特征峰值为208.78 eV,是高氯酸盐中Cl原子的特征结合能值,说明AP中Cl原子所处化学环境单一,基本是以ClO4-方式存在;而AP/GFP混合体系中Cl2p3/2的结合能降低至207.59 eV,表明混合体系中Cl可能存在不同的结合形态。另外,恒温后的AP/GFP混合体系相比于AP,未恒温混合体系在200 eV左右出现低结合能还原态矮峰,且含量随恒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对照标准图谱,此峰可能是Cl和二茂铁基中的不饱和键所形成的C—Cl结合态。
表2 GFP和AP/GFP混合体系热分解过程中C、O原子的结合能Table 2 Binding energy of C and O in the thermalde composition process of GFP and AP/GFP mixed system
表3 AP和AP/GFP混合体系热分解过程中N、Cl原子的结合能及其含量Table 1 Binding energy and content of N and Cl i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AP and AP/GFP mixed system
形成此种结合态可能的一条途经是AP低温分解首先经过质子转移离解为NH3和HClO4。随恒温时间延长,HClO4(g)逐渐发生分解,生成一些分解产物致使Cl原子结合能向低位移动。HClO4分解产生的HClO3不稳定,很快会分解成为HCl和ClO2。GFP由于有机部分的氧化,其侧链已经断裂,生成二茂铁正离子,此正离子[12]不稳定,可和HClO3分解生成的 HCl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稳定产物。茂环结构被破坏,中心Fe原子裸露,后续逐渐被氧化成Fe2O3
进一步研究AP和AP/GFP混合体系热分解过程中N1s、Cl2p谱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
N1s谱峰强度随恒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强,而且N1s的峰形也变得尖锐。文献[13]报道,低温分解是在AP晶体表面的局部位置上进行的,吸附在AP表面上的NH3(g)与HClO4(g)的反应。由于低温下吸附着的NH3不能全部由HClO4的分解产物氧化,随分解过程的进行,NH3将会不断地覆盖在晶体表面,若NH3将表面上全部的活化中心(反应中心)覆盖,则分解过程将会停止。AP低温分解中止,可较好地解释N1s谱峰强度变化的原因。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HClO4分解生成的HCl和环戊二烯离子发生反应。因此,GFP的中间产物加速了HClO4的分解。随后茂环结构被破坏,中心Fe原子裸露,逐渐被氧化生成Fe2O3,这种新生态的Fe2O3活性较高,分散在AP晶体周围或表面,加速了HClO4的分解,进而促进了NH3的氧化速度,使得覆盖在AP表面NH3的解析速度加快,暴露出更多的反应活性中心,导致AP分解速度加快。
(1)Fe、C原子的结合能在AP热分解过程中逐渐向高位移动,Fe2p3/2谱强度随恒温时间延长而增大,说明GFP在AP热分解过程中是逐渐氧化过程,Fe—C共轭键逐渐断裂,生成Fe—O等高结合能的产物。
(2)热分解过程中,Cl原子在200 eV处出现低结合能的还原态峰,此峰形成的可能途径是GFP的分解产物环戊二烯离子与HClO4的分解产物HCl发生反应,从而加速HClO4的分解。
(3)GFP的二茂铁基夹心结构破坏后生成的Fe2O3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亦加速HClO4分解。
[1]李彦荣.二茂铁衍生物对HTPB/AP推进剂安全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二所,2011.
[2]Strahle W C,et al.Catalytic effects in the combustion of APHTPB sandwiches to 3 200 psia[R].AIAA 72-1120.
[3]Munson W O,et al.Burning rate modifier effects on a high rate tactical propellant[R].AIAA 77-928.
[4]Nguyen T T.The effects of ferrocenic and carborane derivative burn rate catalysts in AP composite propellant combustion:mechanism of ferrocene-catalysed combustion[R].DSTO-TR-0121,1995.
[5]徐浩星,鲁国林,赵秀媛.含燃速催化剂的丁羟推进剂高压燃烧性能研究[J].推进技术,1999,20(3):81-85.
[6]Pearson G S,et al.Composite solid propellant ignition:ignition of ammonia and other fuels by perchloric acid vapor[J].AIAA,1966,4(5):954-956;1967,5(2):344-346;1968,7(4):770-771.
[7]Pittman C U.Location of action of burning-rate catalysts in composite propellant combustion[J].AIAA,1969,7(2):328-334.
[8]Hall A R,I′Anson A C.Experiments with ammonia flames to explore the mode of action of solid compo-site propellant catalysts[R].AIAA 75-235.
[9]张炜,朱慧,张仁.AP/HTPB推进剂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作用的研究[J].兵工学报,1990,2(1):23-29.
[10]Rosser W A,et al.Ignition of simulated propellants based on ammonium perchlorate[R].Astia AD 619067.
[11]黄赛棠,吕沛铨,等.用X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研究聚乙烯二茂铁的热氧化分解[J].化学学报,1981,39(6):513-518.
[12]马庆云,梁金鹏.二茂铁衍生物化学结构对高氯酸铵燃速影响[J].兵工学报,1990,2(1):51-56.
[13]刘子如,阴翠梅,等.高氯酸铵的热分解[J].含能材料,2000,8(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