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峰峰 周秋光
(1,2.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一大批湘籍仁人志士成为其中的主力,湖湘文化再次彰显了它的精神和魅力。上至唐宋,时至今日,湖湘文化经历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创新,依然保持和传承着它的优秀品质,无论从精神风貌还是文化古迹,依稀仍能体会到湖湘文化的辉煌历史。而今,湖南已步入数字文化发展的前列。以文化为支撑,湖南的经济水平也迅速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构建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对提高湖湘文化的知名度、提升湖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一)湖湘文化传承
湖湘文化的形成和传承源远流长,它既具有特定的时间性,又具有独立的地域空间性。从时间上来说它是渊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楚文化,经历唐宋以来发展逐渐形成;[1]同时,从空间上来说它又是具有湖湘特定人口、风俗、思想观念、文化特质、精神风貌的文化形态。
1. 湖湘文化的人文精神。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到辛亥革命涌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英雄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禹之谟等,再到新中国开国领袖和元勋毛泽东、刘少奇、贺龙、罗荣桓、徐特立、彭德怀、粟裕、胡耀邦等,[2]无不体现了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同时也体现了湖湘人眼界开阔、勇于创新、敢作敢为、团结协作的思想和意识。而渊源于“儒学”的湘学思想和文化也独树一帜,并形成湖湘学派,影响着湖南的学术思想和风俗人情,从宋朝的胡安国父子、周敦颐、张栻,到晚清名家唐鉴、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罗泽南等,都代表或受到湖湘学派思想的影响,而从湘学的思想中无不透露出湖湘人坚韧刚毅、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
2. 湖湘文化的文化实体。湖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为湖湘地区赋予了丰富的具有地域性和特色的物质、非物质文化。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土家织锦、苗族银饰、宝庆竹刻、小郁竹艺、长沙棕编,以及很多独负盛名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曲及曲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闻名于世;[3]长沙火宫殿、玉楼东、九芝堂等一大批著名老字号历代传承、经久不衰;湘菜更是独具特色,历史悠久,逐步发展成为颇负盛名的地方菜系,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同时湖湘文化也蕴含了体现湖湘特色的古迹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如岳麓书院、凤凰古城、岳阳楼、马王堆汉墓、爱晚亭等。文化实体的传承和发展也使湖湘文化具有了别具一格、闻名于世的魅力,并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历史文化特质形成
1. 历史教育特质。湖湘文化孕育了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风貌,其中很多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极富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特殊资源。大批历代仁人志士,包括辛亥革命先烈、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和奠基人毛泽东、刘少奇、徐特立等,他们已成为民族的象征,他们的功绩和思想也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同时,长沙的辛亥烈士祠遗址、新民学会旧址、中山亭、第一师范毛泽东纪念馆、烈士纪念塔、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宁乡刘少奇故里、三兴街李富春故居、赵洲港萧劲光故居、雷锋纪念馆、杨开慧故居、徐特立故居等具有地方特色和保护价值的遗址成了历史沿革的光辉痕迹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
2. 风俗文化特质。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湖湘大地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遗迹。花鼓戏、湘剧等民间戏剧,湘绣、剪纸、陶瓷、棕编等民间艺术,火宫殿臭豆腐、九如斋糕点、杨裕兴面食、茴饼等民间美食,这些都是民俗演进的辉煌。湘人精神代代相传,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形成了灿若繁星的湖湘人才群,清代就有人称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近世史家更是一语中的:“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省会长沙自古以来就名人辈出,史学家欧阳玄、王先谦,书法家欧阳询、怀素,文学家齐己、李东阳,画家齐白石,戏曲家杨恩寿、田汉等;同时以理学道德和精神为特征的哲学思想、文艺史学,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入世、实学”的宗教理念,冶炼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等都展示了湖湘文化发展的魅力。而今,富有娱乐之都的省会长沙,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歌厅文化”等一系列品牌和特色娱乐文化颇负盛名。
3. 旅游经济特质。湖南尤其古城长沙一直都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汇聚湖南,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优美秀丽的山川河流。在湖湘文化从古到今的历史演进中,不仅塑造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而且形成了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享誉中外的南岳衡山、著名的马王堆汉墓遗迹、闻名于世集文化与风景为一体的岳麓山风景区等,以及湘江、橘子洲、浏阳河、捞刀河、咸嘉湖、后湖等众多湖泊,形成了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优美画卷,这些都成为湖南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湖南数字文化发展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数字文化作为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湖南广电、出版、报业、动漫、演出、娱乐、新闻、网络等逐渐成为全国发展的领袖和榜样,引领着数字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成为数字娱乐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创造了 “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湖南文化现象”的美誉。
1. 数字传播与出版。随着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湖南数字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等迅速崛起,并走在全国前列。湖南广电集团及其旗下的知名频道、子公司,以及长沙广电集团、湖南出版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等逐渐成为著名品牌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湖南卫视收视率一直居于全国卫视第一,《体坛周报》更是占据了全国体育类报刊60%以上的发行量和广告份额。[4]同时网络传媒与出版也迅速发展,创造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网络品牌,如红网、湖南在线、华声在线等。这些都成为湖南对外宣传与开放的窗口。
2. 数字动漫游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动漫开始兴起以来,逐渐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以蓝猫科技、互动传媒、宏梦卡通、山猫卡通、三辰卡通等一批有影响力企业为代表的数字游戏或动漫机构,形成了设计、开发、制作、传播、培训、销售,以及技术研发和交流、行业标准开发与构建等完善的动漫游戏运行体系,塑造了“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一批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卡通动画产品和知名品牌。而长沙已逐渐建立起全国最大的卡通动漫生产基地,几乎国内三分之二的动画都产自长沙。
3. 数字文化创意。近年来湖南数字文化创意迅速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增加,数字文化创意领域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特别是省会长沙形成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意工业园区,如创意数字文化园、创意工业文化园、创意商业文化园、创意生态文化园等。[5]
(二)湖南数字文化传播动力
1. 传统文化面临挑战。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城市化过程加速和经济发展需要,致使物质文化的破坏和消失问题严重;随着传承人逐渐减少,非物质文化传承面临困难;现代生活方式和需求不断与传统文化产生碰撞,致使传统文化被抛弃或排斥,产生陌生感而被遗忘。
2.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动力,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有了新的策略和模式。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记录和承载文化的实体,实现新形式的感受和传播,不仅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而且扩展了传播渠道,从而达到传统文化灵魂的传承。
3. 消费需求与经济利益驱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需求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数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由于数字文化产生的经济价值巨大,数字文化开发和传播者、从业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愿意投入到相关行业。而相关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也为数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当今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及重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湖湘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历史缺陷和不足,[6]因而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体创意和表现已成为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湖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创新的核心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方式持续构建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构建与利用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资源构建与利用策略示意图
(一)文化可视化、数字化建设
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发掘文化遗产,发现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现代文明要素和消费习惯,并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进行文化的整合和再构建,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数字文化的融合,从而实现文化的可视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可视化、数字化。通过运用现代数字视频、动画、音频、图像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创造和再表现,并利用网络、数字电视等进行传播。在文化数字化构建与开发中,要进行需求分析,注重心理消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人们充满敬畏和好奇,对其进行全新形式的数字化表现和展示具有教育和娱乐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二)创新技术要素,加强技术的实现力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数字化,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及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表现更为方便、更为生动、更具活力。但技术若运用不当或实现不力,反而会影响文化的表达,甚至导致文化的破坏。湖南作为文化大省,拥有文化思想和遗址、古迹遗址、风俗风貌、山川风景、现代文化品牌等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理应引领数字化媒体等技术在文化发展中应用的先锋,要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增加文化产品技术要素含量,[7]实现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传播,提高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三)以艺术创新为基础,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内容创造力
在文化资源建设过程中,消费者不仅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甚至是开发者。文化消费者对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再表现的产品质量最具发言权。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不仅要关注其初始源泉,以实现人们的心理需要,更要注重文化艺术性的表达。现代数字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艺术表达力要素,要充分利用这些要素进行艺术创新,提高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满足消费者视觉消费的目的,实现视觉消费的满足感。同时要注重文化内容创造力的表现,文化创意始终是文化立足和生存的重要根基。表现形式和内容表达的艺术及创意表现是文化资源构建的关键要素。
(四)文化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人才是关键,要不断培养和引进文化开发和创新人才。首先,要实现从业人员要素常态化、规模化、专业化。要保证有一大批从事文化产业的专业性人才,确保人才在不断的更新中保持稳定性。其次,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坚持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实行校企合作,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8]重点培养技术开发和创新人员,创意及营销策划人员、受众及市场测评与分析人员。再次,要不断进行对外交流并进行自我创新。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思想和理论,并结合本地区、本区域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质,进行本地化实践,坚持“借鉴于人,结合本土,打造特色”的方向,着力实现原始创新,实现优秀文化的创造、传承与保护。
(五)创设环境,鼓励公众参与文化资源构建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不断消除阻碍发展的因素,尤其要加大对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整体和区域文化产业论证与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制定和规范相关发展政策,强调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保护文化成果。同时要着力提高文化消费者意识,鼓励公众尤其是消费者参与文化资源的构建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