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继新,刘津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liujin_1983@163.com)
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nal rhino-sinusitis,FR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按照病理学分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和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被分为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IFRS)和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CIFRS)。其 中AIFRS进展极快,常常引起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现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收住治疗的3例AIFR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47~74岁,病程10天~4个月,平均1.1个月。均为单侧发病,右侧2例,左侧1例,其中眼球肿胀2例,视力完全丧失2例,视力下降1例,复视1例;眼球运动障碍2例,其中外展受限1例,眼球固定1例;头痛3例,面部肿胀1例,有近期内反复手术史1例,近期有拔牙史1例,高血压1例,3例均无糖尿病。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中鼻道可见白色黏脓性分泌物2例。CT水平位加冠状位扫描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病变,累及眼眶病变3例(见图1),2例报告为眶蜂窝织炎,累及上颌窦2例(见图2),累及筛窦2例,蝶窦2例,累及2个鼻窦以上2例,仅累及1个窦腔1例,窦腔内均可见明显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或点状钙化影。
图1 病变侵犯右侧眼眶
图2 病变累及左侧眼眶及上颌窦
1.2 治疗方法 3例患者均在术前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立即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手术中切除钩突,打开筛泡,充分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充分引流出上颌窦内病变,并用刮匙及吸割器清除筛窦内病变,直至骨质,2例CT示眶蜂窝织炎患者在波动最明显处小心切开眶纸板,予以眼眶减压,可见大量黄白色脓液流出。
对蝶窦病变者1例经后组筛窦,至蝶窦前壁,进入蝶窦,1例经嗅裂进入蝶窦,均适当扩大蝶窦开口,并小心清除蝶窦内病变,避免伤及视神经及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然后用碳酸氢钠冲洗术腔。术后均将所有病例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见图3)。术后静脉使用伏立康唑全身抗真菌,并用碳酸氢钠冲洗鼻腔,术后3天起行鼻内镜下换药,10天出院,并于1月内每周1次及1个月后每月1次鼻内镜下随访换药;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
图3 HE染色×40
3例患者鼻内镜下手术顺利,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表现。2例眼眶肿胀患者肿胀明显消退,3例患者眼球运动均基本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前视力3.6,术后为4.8,有明显提高,另2例视力无明显改善,3例患者均无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鼻内镜下检查见全部病例鼻腔通畅,鼻窦开放良好,鼻腔鼻窦黏膜正常,鼻窦内无异常分泌物。
AIFRS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很快死亡,又称为爆发型。其发病时间通常少于4周。病理学改变主要是以真菌浸润血管引起组织迅速坏死为主要特征。慢性侵袭型其发病时间一般超过4周,病理学检查少见血管浸润或只是轻微浸润,这一类患者即使未及时治疗,其病情发展通常也比较缓慢。由此可见,急性侵袭型和慢性侵袭型区别在于:发病时间是否超过4周,病理学上是否存在着真菌浸润血管的表现[1]。而Ferguson[2]认为评估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进展,发病时间并不重要,病人免疫功能的状态和是否存在着典型的血管浸润才具有重要意义。张盛忠等[3]回顾性总结了16例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认为AIFRS病变以真菌性血管炎和凝固性坏死为主,CIFRS则以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为主。
AIFRS起病急骤,病变进展迅速,可在7~10天内累及眼眶、颅内和面部、口腔等邻近器官和组织。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可在8~25天内死亡,临床表现为发热、鼻腔内大量脓性痂块、结构破坏、坏死、眼球突出、眶周及面部疼痛、肿胀、结膜充血、视力减退及眶后疼痛、眼肌麻痹等,或伴有腭部缺损、剧烈头痛,甚至颅内高压、癫痫、意识模糊或偏瘫等,还可能伴发眶尖综合征、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AIFRS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常见于器官移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素、HIV及放疗病人,致病菌主要为毛霉菌和曲霉菌[4]。由于AIFRS常以其他器官临床表现为主,故而易导致误诊,从而延误诊断,本组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非首诊于我科,其中1例以眼眶蜂窝织炎而首诊于眼科,行治疗效果欠佳后由我科会诊,才转入我科治疗,还有1例患者以头痛、高血压及视力下降首诊于心内科,后行头颅MRI时无意中发现蝶窦病变,从而转入我科治疗。
目前关于AIFRS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手术清除病灶、局部和全身给予足量的抗真菌[5]。刘亚军[6]认为对确诊的患者必须在鼻内镜下进行根治性清创,尽可能去除所有坏死组织,直到显露新鲜创面,同时要充分引流。Rizk等[7]提出手术清创尽可能要求彻底,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部位来确定,术后要严密观察病灶变化,必要时要再次进行清创术。术后予以全身抗真菌治疗,并局部予以冲洗,注意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情况。同时对全身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进行治疗,改善机体免疫情况,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葛似玉,孙树岩.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及其分型[J].沈阳部队医药,2007,20(6):424-426.
[2] Ferguson BJ.Definitions of fungal rhinosinusitis [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00,33(2):227-235.
[3] 张盛忠,刘红刚,刘铭,等.鼻、鼻窦侵袭型真菌病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37-40.
[4]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8-101.
[5] 韩德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0-196.
[6] 刘亚军.爆发型真菌性鼻窦炎2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1):38.
[7] Rizk SS,Kraus DH,Gerresheim G,et al.Aggressive combination treatment for 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J].Ear Nose Throat J,2000,79(4):278-280,282,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