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雅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划分为同一类型的教育,使高职教育从普通高等教育中剥离出来,标志着职业教育在结构上实现了中、高层次的衔接。笔者试以药学类专业中典型的核心课程——药物制剂技术为载体,从微观层面上探索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机制与途径。
药物制剂技术是为培养药物制剂生产环节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而开设的课程,之所以成为药学类专业的典型核心课程,是因为药品生产岗位是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岗位之一,在职业分类上主要针对药物制剂工、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液体制剂工等工种。
按实际生产的要求,药品制剂生产企业需配置各类生产人员(见图1)。在正常情况下,某些岗位人员可以通过兼任方式配备。但制剂生产的常规工作需由药物制剂操作人员、质量检验员与质量监督员相互配合完成。制剂操作人员负责产品生产常规操作;质量检验员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并为生产过程每一个阶段的“放行”提供依据;质量监督员负责过程监控,通过对操作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提出工艺流转指令。
图1 药品生产企业岗位人员配置及其相互关系
为此,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为:通过典型产品、典型岗位的工作技能训练,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并通过岗位任务的准入与放行过程的模拟,训练学员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意识和行为,最终内化为其职业能力。这一目标定位决定了在本课程教学内容深度上需适当覆盖制剂产品质量检验项目的检查内容,特别是由操作人员为完成质量控制而进行的中间体项目的检验内容。同时,生产操作人员需养成按规范要求提请质量监督员审核放行,自觉接受质量监督员监督、指导的职业习惯。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药剂学、制药机械设备、药事管理等密切相关(见图2)。
图2 药物制剂技术与相关课程的结构关系
根据课程结构及目标岗位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综合企业剂型产品的普遍性与典型性等特性,编制与药物制剂技术相关的内容(见图3)。考虑到某些项目的性质具有相似性,故而对结构中的某些模块予以适当整合,并最终确定必需的知识点[1]。
图3 药物制剂技术相关内容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在药学类中、高职院校中都曾经开发与实施过,比较典型的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多课程内容整合为主线的开发模式[2],整合了药剂学、药用机械与设备、药事管理等多门课程的内容,以药品制剂生产岗位为主线布局相关内容。内容涵盖面宽,教学实施的自主空间较大,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需求选择性地施教,特别是对制药工艺专业学生有良好的实用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较好的适应性。但由于整合的范围过宽,理论知识的容量过大,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繁杂,对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依赖性也比较强。二是以药剂学的剂型脉络为主线的开发模式[3],其内容基本上沿用了药剂学以剂型及其生产工艺为主线的编排方式,保留了大量药剂学中关于剂型特点、原辅料等知识内容,对药学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有较好的适应性,对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依赖性也不强。但由于原药剂学实验的特征较为明显,使该课程对职业岗位实践教学的特征不够突出,难以体现职业岗位对课程内容的现实需求。
本课程在不改变职业目标定位的前提下着重对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在药剂学、药品生产管理、制药机械与设备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典型产品为主线,按实际生产岗位任务的基本程序编排、整合教学内容,凸显制剂生产企业的岗位设置与任务要求,成为药学专业独立的实践性课程。其教学内容不仅满足一般操作人员的岗位需求,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向工艺员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方向拓展。
分析与对照目前已经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笔者发现中级工与高级工的差异设置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从同类知识深浅度及技能操作的难易程度予以区分,二是从不同类知识的宽度以及能够掌握的技能操作数量予以区分。这两种区分模式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提供了可参照的依据。
笔者认为,就医药行业中具体的职业而言,岗位任务实际上不存在深浅的选择,正如临床上一个再小的手术,也不会因为手术的操作者是中职生或者高职生就准许其在完成手术的标准上有所偏差。同理,对制剂生产的某一个岗位而言,制剂设备的操作也不会因为操作者的学历水平不同而对操作的熟练性、规范性要求有所差别。可见,以岗位任务的深浅度与难易度定位课程的层次结构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而凸显了以课程内容的宽度定位层次结构的意义。
本课程以药品制剂生产岗位任务设计实训项目,以模块组合式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既可以选择某一个模块训练新岗位的职业技能,也可以选择同系列的一组模块提高学员对某一岗位群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无缝对接。中职学员可以只学习必修模块,技能上规定其会规范地执行操作规程,完成生产指令任务,学习模块可以较少;高职学员可以适度减缩必修模块而拓展选修模块,技能上规定其规范执行操作规程,在完成生产指令任务的基础上学会典型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与处理方法,从而在能力上与中职学员相比有明显提升。由于课程的每一个任务模块都设定了任务描述、实践操作、相关知识、问题与思考等教学内容,通过相关知识的呈现及实践性问题的设置控制教学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学员对学习内容深浅度的不同需求。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的诸多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选择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环节。
药剂学是药学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认为传统的药剂学包括制剂与调剂两大内容。制剂方面更多地关注剂型特点、辅料选择、工艺改革、质量标准的确定等内容。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制剂生产各个岗位的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执行工作任务的准确性上,技术上则要求会规范地操纵生产设备并对生产过程的诸多工艺参数、质量状况予以监控,这是制剂生产操作人员职业能力的核心要求。制剂处方、工艺流程的变更需要根据《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因此药剂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剂型特点与辅料特性方面的要求在一般生产领域中已经固化,并不需要、也不允许操作人员变更。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首先要突破药剂学思维模式,针对生产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选取、整合、归纳每一个岗位的实践性知识,重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本身应有的实践性知识体系,而不是将药剂学知识简单地移植过来。
由于药物制剂技术是职业性、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其技术性不仅体现在药物制剂实践操作中肢体动作的协调上,还体现在如何贯彻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如何对产品质量实施过程控制的隐性职业性质上。这些性质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倾听、示范、观摩等传统课程实施模式不可能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理实一体”是本课程实施的唯一选择,同时也确定了课程评价需以学生掌握典型产品的生产技能、能够规范地执行生产文件的要求并能够有效地监测与控制产品质量为标准。
[1]周小雅.药物制剂技术[M].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周小雅.制剂工艺与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3]张建泓.药物制剂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