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利萍,恽晓平,桑德春
·临床研究·
脑损伤患者的内隐记忆研究
卢利萍1a,恽晓平1b,桑德春1a
目的研究脑损伤患者的内隐记忆特点。方法24例脑损伤患者(病例组),24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均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中残图命名和残字辨认测验。结果两项测验均表现为病例组内隐记忆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两项测验内隐记忆与知觉闭合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内隐记忆可能与枕叶、额叶、颞叶功能有关。
内隐记忆;残图命名;残字辨认;知觉闭合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licit memory in brain injured patients.Methods 24 brain injury patients and 24 normal controls were estimated by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Beijing version,a fragmented picture naming task and a fragmented Chines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task.Results The scores of 2 tasks were both lower in the pati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implicit memor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core of perceptual closure in both groups(P<0.05).Conclusion Implicit memory is possible to be concerned with occipital,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
Key words:implicit memory;fragmented picture naming;fragmented Chines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perceptual closure
[本文著录格式]卢利萍,恽晓平,桑德春.脑损伤患者的内隐记忆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0):948-950.
在脑损伤患者中,记忆力减退是其常见症状。记忆障碍广泛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记忆障碍脑损伤患者的外显记忆大部分受损,而内隐记忆有可能保留[1-2],为记忆康复提供新途径。残缺补全测验(包括残图命名测验和残字辨认测验)是测量内隐记忆的一种方法[4],运用残化后的图片和汉字,要求被试识别一系列残图或残字,通过识别等级的节省效应来评价内隐记忆情况。本研究通过对24例脑损伤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残图命名和残字辨认测验,探讨残缺补全测验的理论机制,为完善规范化测验提供依据,从而更准确地检测患者的内隐记忆保留情况,为临床记忆康复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1.1 研究对象病例组: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脑损伤患者24例,均由头颅CT或MRI证实存在脑组织损伤。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19~86岁,平均(52.54±18.62)岁;教育年限6~16年,平均(12.33±3.45)年;脑外伤7例,脑梗死6例,脑出血1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脑损伤部位:额叶8例,颞叶9例,枕叶3例,基底节9例,丘脑1例,胼胝体1例;注意障碍11例,运动性失语3例,结构性失用12例,单侧忽略1例,定向障碍14例,执行功能障碍12例,思维障碍21例。
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②教育年限≥6年;③有记忆力减退症状且由知情者确认;④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26;⑤病情稳定;⑥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老年痴呆不能执行试验任务;②失语(完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严重命名性失语)和失认;③长期服用影响精神、影响认知功能药物;④存在影响测验任务的视听障碍。
对照组:2010年11月24日~2011年11月16日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健康体检者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医务人员、进修人员及学生共24人,均自愿参加。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均与患者组相匹配。
1.2 方法
1.2.1 测试用图的选取为23套8级残图,选自Snodgrass设计的260张标准图片[5]。①图片选定:随机选取75名正常人,对260张标准黑白线条图进行熟悉度测定,统计每张图片的熟悉指数,筛选出熟悉指数>4的图片,从中选取23幅熟悉的动物和日常用品的图片;②残化:根据Snodgrass的残化标准,采用自编残化软件,在电脑上对每幅图片进行8级残化,每张图片构成一个残化图片系列,由8级组成,第1级为最不完整图片(像素最少),第8级为完整图片。共得到23套184幅图片;③随机取3套熟悉图片作为练习用图,10套为学习项(旧项目),剩余的10套为干扰项(新项目),后两者成为学习项和干扰项的机会均等。
1.2.2 测试用字的选取以汉字为试验材料,汉字选择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1986)中频率在840/100万以上的高频汉字23个。对选出字的平均笔画、情绪性、结构特性以及读音特性进行控制,排除具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字和读音相同的字。随机选出3个汉字作为练习用字,10个为学习项(旧项目),剩余的10个为干扰项(新项目),后两者成为学习项和干扰项的机会均等。笔画为3~10画(非传统意义上的笔画)。除外练习用字,每个笔画段均有两个汉字,随机被选为目标字或干扰字。利用残图命名测验的残化原则对所选汉字进行8级残化。在该试验中,由于残化原则是基于像素的多少来残化,故将汉字传统意义上的笔画进行分解,对复杂笔画,如横折弯钩就分解为横、竖、横、竖4个笔画。汉字呈现为黑色一号宋体。
1.2.3 测试所有被试均进行残图命名和残字辨认测验,为避免学习效应的干扰,随机奇偶数安排受试者测试的顺序。测验阶段在学习阶段后间隔5 min进行,其间进行二位数加减计算题的屏蔽任务。试验材料及指导语均在计算机上呈现。
1.2.3.1 学习阶段主试向被试陈述指导语:“我出示一幅图片后,请你尽快辨别出它是什么,然后说出它的名字。”对于每幅图片,先出示第1级残图,时间为5 s,若被试不能辨认,出示第2级残图,依次类推,直至被试正确报告出物品名称,在哪级残图上正确报告出名字,即被记为几分。之后,主试出示第8级图片,并大声读出名字。直至第8级仍不能正确报告者,记为9分。之前给予3套图片作为练习(练习用图不出现在测验阶段),后给予10套图片作为学习项。
1.2.3.2 测试阶段将学习项与干扰项混合并随机编序,请被试快速辨认并对每一张图片进行命名。图片出示及记分标准同学习阶段。
残字辨认测验的测试步骤与残图命名测验的步骤相同,仅将指导语改为:“请尽快辨认出下列汉字,并大声读出。”
1.3 观察指标测验的内隐记忆成绩总分及单项分,知觉闭合能力成绩。项目包括:①学习项(training item):学习阶段辨认学习项图片的平均等级;②新项目(new item):测试阶段辨认干扰项图片的平均等级;③旧项目(old item):测试阶段辨认学习项图片的平均等级;④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内隐记忆=新项目-旧项目,其值越大,内隐记忆成绩越大;⑤知觉闭合能力(perceptual closure ability):知觉闭合成绩=学习阶段辨认学习项图片的等级和,其值越小,表示知觉闭合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13.0分析数据。所有数据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或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秩和检验或Spearman相关分析。
2.1 残图命名、残字辨认测验成绩两项测验病例组内隐记忆成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残图命名、残字辨认测验成绩(n=24)
2.2 内隐记忆与知觉闭合成绩相关性分析两组残图命名和残字辨认测验的内隐记忆与知觉闭合成绩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测验的内隐记忆与知觉闭合成绩相关性(n=24)
脑损伤患者经常存在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不能有效记忆相关康复的动作要领等,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部分患者表现肢体功能正常,但存在明显记忆障碍,影响工作学习,甚至不能记忆家庭住址及家人姓名电话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记忆障碍评价方面,多采用韦氏记忆量表、临床记忆量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等,主要测量受试者的外显记忆功能。在内隐记忆评价方面,尚没有标准化测验广泛应用于临床。残图命名测验、残字辨认测验运用残化后的图片和汉字,要求被试识别一系列残图或残字,通过识别等级的节省效应来评价内隐记忆情况。
本试验研究发现,内隐记忆与知觉闭合得分呈负相关,表明知觉闭合能力越强,内隐记忆成绩越高。闭合经验只能从未闭合的项目中形成。由于没有形成闭合的前提,完整或接近完整刺激不能形成知觉闭合经验;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觉特征来形成闭合经验,过于残缺的刺激也不能形成知觉闭合经验。本试验研究发现,受试者识别图片或汉字主要为4~5级,即表明中度残化图片或汉字产生的知觉闭合能力最大,从而表现为内隐记忆成绩最好。物品的识别模型多为自下而上加工模型,图片由大量图素及其特定位置组成,正确识别图素及其位置,并与其他图素及其位置相联系,完成识别物品的过程。残图和残字的内隐记忆相同说明均属自下而上加工。本试验结果与Snodgrass[6]的研究结果一致,残图和残字测验能等效地测量内隐记忆。
知觉闭合作为一种认知能力,有研究者将其用于测量视空间能力[7]或用于视觉形成知觉能力的评价[8]。Pejman Sehatpour等通过对正常人残图识别任务的脑磁图研究发现,知觉闭合能力与侧枕复合体、外侧前额叶和内侧颞叶(主要为海马结构)的协同激活有关[9]。侧枕复合体包括枕叶背外侧和梭状回腹侧皮质。有研究表明,侧枕复合体在视觉识别中起重要作用[10]。侧枕复合体负责对视觉信息会聚、加工和储存。若侧枕复合体损伤,则基本知觉识别加工过程发生障碍,更无法完成较复杂的知觉闭合任务。前额叶涉及猜测和假设产生的加工过程,对侧枕复合体传入的视觉信息进行分析,猜测缺失部分的图素及其位置,与储存的知觉表征进行匹配,最后形成假设,并不断反馈和修正假设[11]。海马在空间信息的结合表征加工方面起重要作用,这种加工有益于识别物品缺失成分的空间关系[12]。
本试验结果显示,内隐记忆可能与枕叶、额叶和颞叶均相关。病例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中明显受损患者共13例:8例涉及额叶受损,5例涉及颞叶受损,3例涉及枕叶受损。多数研究者认为,内隐记忆与枕叶后部皮质相关[1,13]。本研究仅有3例涉及枕叶损伤的患者,均表现为内隐记忆严重受损,符合枕叶皮质与内隐记忆密切相关的观点。枕叶参与知觉识别加工,知觉识别障碍导致内隐记忆受损。
患者刘某,男,44岁,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头颅核磁结果示双侧额叶软化灶,病程4个月余。残缺补全测验结果:残图——内隐记忆0.7分、知觉闭合65分;残字——内隐记忆0.18分、知觉闭合69分。双额叶损伤引起知觉闭合障碍及内隐记忆受损,有待于解剖的精确定位及神经功能影像学的研究来证实。额叶作为高级认知功能的解剖结构[14],对注意、记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定向、执行、思维、知觉闭合的加工起监控调节作用。额叶损伤可能影响其记忆提取时的策略搜索能力,从而导致内隐记忆受损。有研究表明[15]内侧颞叶具有联接捆绑功能,颞叶损伤影响联接捆绑功能,因而表现为内隐记忆成绩低于正常对照。
目前的研究表明,内隐记忆不仅依赖于枕叶,而且可能与额叶、颞叶相关。由于临床病例研究的特点,单一脑叶损伤的病例极其少见,目前的研究病例多以某一脑叶损伤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脑叶的损伤,导致被试反映测试情况的真实度降低。由于本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存在多脑叶损伤,故没有进行损伤脑叶与内隐记忆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只针对内隐记忆损伤患者的脑损伤部位进行相关统计及案例分析。因此,脑叶损伤的局灶性将是今后脑损伤内隐记忆的进一步研究中被试因素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1]徐扬,恽晓平.内隐记忆及其在脑损伤患者中的表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4):290-292.
[2]卢利萍,恽晓平.脑损伤患者的知觉型启动效应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6):519-522.
[3]卢利萍,恽晓平,桑德春.内隐记忆在记忆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杂志,2012,10(4):70-72.
[4]卢利萍,恽晓平.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及其理论基础[J].中国卒中杂志,2009,10:843-849.
[5]Snodgrass JG,Vanderwart M.A standardized set of 260 pictures:norms for name agreement,image agreement,familiarity,and visual complexity[J].J Exp Psychol Hum Learn,1980, 6(2):174-215
[6]Snodgrass JG,Feenan K.Priming effects in pictures fragment completion:support for the perceptual closure hypothesis[J].J Exp Psychol Gen,1990,119(3):276-296.
[7]Seidman LJ,Giuliano AJ,Smith CW,et al.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t genetic risk for schizophrenia and affective psychoses:results from the Harvard and Hillside Adolescent High Risk Studies[J].Schizophr Bull,2006,32(3):507-524.
[8]Kimhy D,Corcoran C,Harkavy-Friedman JM,et al.Visual form perception: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s at high risk for psychosis,recent onset schizophrenia and chronic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Res,2007,97(1-3):25-34.
[9]Sehatpour P,Molholm S,Schwartz TH.A human intracranial study of long-range oscillatory coherence across a frontal-occipital-hippocampal brain network during visual object processing[J].Proc NatlAcad Sci U SA,2008,105(11):4399-4404
[10]Sehatpour P,Molholm S,Javitt DC,et al.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human object recognition processing:An integrated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apping and functional imaging study of"closure"processes[J].Neuroimage,2006,29(2):605-618.
[11]Bar M.A cortical mechanism for triggering top-down facilitation in visual object recognition[J].J Cogn Neurosci,2003, 15:600-609.
[12]Petrides M.The mid-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active mnemonic retrieval[J].Neurobiol Learn Mem,2002,78: 528-538.
[13]Keane MM,Gabrieli JD,Mapstone HC,et al.Double dissociation of memory capacities after bilateral occipital-lobe or medial temporal-lobe lesions[J].Brain,1995,118(11):29-48.
[14]Butler PD,Martinez A,Foxe JJ,et al.Subcortical visual dys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 drives secondary cortical impairments[J].Brain,2007,2(2):417-430.
[15]Rajaram S,Coslett HB.Acquisition and transfer of new verbal information in amnesia:Retrieval and neuroanatomical constraints[J].Neuropsychology,2000,14(3):427-455.
Implicit Memory in Brain Injury
LU Li-ping,YUN Xiao-ping,SANG De-chun.Beijing Bo'ai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068,China
R651.1
A
1006-9771(2012)10-0948-03
2011-12-16
2012-09-18)
10.3969/j.issn.1006-9771.2012.10.015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青年课题(2010-Q10)。
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a:综合康复科;b:康复评定科,北京市100068。作者简介:卢利萍(1983-),女,湖南浏阳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级脑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