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心血管事件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2012-09-17 06:32韩丽珍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脉压脂蛋白收缩压

韩丽珍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干诊病房,辽宁沈阳 110041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常见病,是导致老年人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老年人群的增多,老年高血压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证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的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1]。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遵医行为较差,血压控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老年患者的健康管理极为重要[2]。综合健康管理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结合,对患者心理、生活、疾病认识、用药等进行综合管理,以期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3]。本文笔者对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综合健康管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160例,其中,男 82例,女 78例;年龄 61~76岁,平均(68.4 ±6.5)岁。全部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无心、肝、肾功能异常,无意识精神障碍,无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无其他严重老年合并症,全部患者均可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53例)、药物管理组(53例)、对照组(54例),入院时调查患者病史、家族史,检查患者血压、血脂、体重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54例患者来院就诊时,给予高血压常规处理,指导患者进行药物降压治疗,简要告知高血压相关知识及生活保健知识,定期随访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其生活方式等不强加干预。

1.2.2 药物管理组 药物管理组5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负责监督服药情况,定期随诊调整用药,对生活方式不强行干预。

1.2.2 健康管理组 健康管理组53例患者制订个体化管理方案进行管理。①制订管理方案。患者入院诊断为老年高血压后,由高年资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并对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干预计划。②健康教育。每月2次举办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发放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读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电话、门诊、入户随访等监督管理方案,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③用药管理。根据患者定期复查时检查的血压、血脂等指标评定血压控制效果,由专科医师进行用药调整,并经高年资医师审核,嘱咐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④生活方式管理。每2周1次随访,了解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包括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睡眠习惯等,对于未明显改善或不达标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或嘱咐家属协助干预。⑤心理管理。每次随访时根据患者心理情况不同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心理情绪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避免情绪波动,嘱咐家属注意避免对患者的情绪刺激,尽量使患者保持心态平衡、情绪放松。

1.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随访2年,随访中记录患者心血管事件(本文心血管事件主要为因高血压住院/猝死或发生与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5 ±2.0)个月,健康管理组患者随访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药物管理组和对照组,药物管理组低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随访19、21个月时发生猝死,其他两组无猝死患者。

表1 三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n(%)]

2.2 三组血压控制情况

干预后三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健康管理组和药物管理组脉压降低,对照组脉压略微升高。健康管理组收缩压、脉压低于对照组(t=3.934、4.021,P < 0.05),且收缩压低于药物管理组(t=3.267,P<0.05),药物管理组收缩压、脉压低于对照组(t=3.748、2.791,P<0.05)。 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压控制情况(±s,mm Hg)

表2 三组血压控制情况(±s,mm H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药物管理组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例数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健康管理组53药物管理组53对照组54初诊时末次复查初诊时末次复查初诊时末次复查152.6 ±18.5 137.2 ±12.7ab 152.3 ±18.7 142.9 ±12.1a 151.7 ±17.4 148.2 ±11.3 86.6 ±8.6 85.8 ±6.4 87.3 ±9.3 85.1 ±7.3 86.4 ±10.5 87.9 ±8.5 62.5 ±15.2 57.6 ±8.0a 62.9 ±14.7 57.2 ±8.6 62.0 ±6.4 63.4 ±13.5

2.3 三组血脂改善情况

三组干预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均升高,健康管理组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明显低于对照组(t=5.719、4.361,P < 0.05),药物管理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t=4.015,P<0.05),三组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s,mmol/L)

表3 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时间 三酰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健康管理组53药物管理组53对照组54初诊时末次复查初诊时末次复查初诊时末次复查1.64 ±0.72 1.38 ±0.47a 1.67 ±0.69 1.58 ±0.46 1.66 ±0.73 1.60 ±0.41 3.16 ±0.82 2.86 ±0.71a 3.20 ±0.81 3.01 ±0.76a 3.25 ±0.79 3.21 ±0.70 1.21 ±0.26 1.27 ±0.31 1.17 ±0.24 1.24 ±0.30 1.19 ±0.23 1.26 ±0.29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老年高血压是近年来我国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4]。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对减少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改善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临床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着重于药物治疗,对于非药物因素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结合的统一管理则更少落到实处。有文献报道,社区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很长一段时间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得到医生关于高血压治疗的合理建议[5]。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年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戒烟、限酒、低盐、适量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6-8]。本文健康管理组患者给予综合健康管理,包括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及时有效的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管理、心理管理,结果显示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药物管理组及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收缩压、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收缩压显著低于药物管理组,此外三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的改善要优于对照组。通过本研究可见,在系统用药指导的基础上配合科学、有效、切实的非药物因素干预,在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控制血压、改善血脂方面效果优于药物管理组及对照组。

另外,本研究提示健康管理可以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对于能否改善患者预后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证实。此外该管理模式仍是医患单向管理,加之老年患者生活行为习惯已经固定,改变困难,因此能否再此基础上推行医患互动、护患互动、患者自我管理、病友互助、家属参与的更全面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各级医院及患者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在现有条件下,系统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明显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是一种相对可行的管理模式,可以推广。

[1] 毕慧敏,吕水香,项波.老年高血压病人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1,15(5):303-304.

[2] 吴宪红,姚晓伟,吴贵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原因与对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1):5.

[3]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1-152.

[4] 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6-8.

[5] 王增武.社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7):46l-465.

[6] Li G,Zhang P,Wang J,et al.The long-term effect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diabetes in the China Da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a 20-year follow-up study[J].Lancet,2008,371(5):1783-1789.

[7] 麦玉明,汤耀斌.健康责任员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2011,11(9):154-155.

[8] 刘士君,芦菊花,王卓.高血压病规范化健康档案管理疗效与评估[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54-157.

猜你喜欢
脉压脂蛋白收缩压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