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研部,河南郑州 450053)
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应对申论考试能力
陈国强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研部,河南郑州 450053)
申论是公安招警考试的必考科目。申论考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考核的不仅是考生的写作能力,还包括对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的考查,以及对考生解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能力的考查。公安院校毕业生在备考申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更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注重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和理解;积极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并认真思考,动笔积累,把工夫花在平时。
政治理论;申论;考试能力
申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申论考试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的程序之一,其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考核目的不仅是对考生的写作能力的考查,而且是对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的考查,也是对考生解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能力的考查以及对考生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因此,公安院校毕业生在备考申论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提高写作能力以外,还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只有如此,考生才能在申论考试中脱颖而出,取得好的成绩。
(一)申论考试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选材
从近年来申论考试内容来看,申论考试都是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而选材,并且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管理职能有密切关系。
以下是2001年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题材。
时间 考试题材2001药品安全监管2002网络监管2003安全生产2004城市交通拥堵2005 “三农”问题2006突发公共事件2007耕地保护2008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2009产业升级与粮食安全2010 海洋开发与保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2011 弘扬黄河精神,继续推进黄河治理工作2012 化解社会道德危机,推进社会道德重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申论考试题材有三个突出特点。(1)申论涉及的题材都属于社会热点问题,如药品安全问题、互联网监管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交通拥堵问题、“三农”问题、公共事件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道德危机等。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范围广泛而且影响深远,不仅是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且下决心要解决的问题。(2)这些热点问题都与党和国家的某一方针政策有关系。比如2004年初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在这一背景下,2005年的申论就以“三农”为主题,以此来考查考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就是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20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耕地保护作为主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2008年的申论就以水电开发作为切入点考查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2010年的海洋开发与保护、2011年的黄河治理也与科学发展观有一定关系。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年粮食安全问题成为申论考试主题。(3)申论热点问题与政府的管理职能密切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很多,但并不是任何社会热点都能成为申论的主题。能够成为申论主题的热点问题是与政府管理职能相关,而且可以通过政府的公共管理得到合理解决的问题。因为公务员考试是以选拔公务员为目的的,它要求考生站在政府的立场,以虚拟公务员的身份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对策,重点考查的是考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申论主题必然和政府管理工作有密切的关系。
(二)考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申论考试大纲规定,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在对给定资料阅读、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形式,完成相应的题目,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从历年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都为考生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文字材料(一般为5000~8000字),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和论证。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善于把具体事件上升到抽象理论,善于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善于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具体问题。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思路才更加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才具有针对性。
(三)申论考试是对考生写作能力、政治理论素养的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代表国家和政府的形象,肩负着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任。公务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公务员不仅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政治理论素质是公务员的重要素质之一。申论考试要求考生以虚拟公务员的身份,对题目中的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并提出对策。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好恶,自说自话,而只有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从国家发展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出发,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站得高,立意高,写出的内容有一定的思想性、政治性,才符合申论考试的目的。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善于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政策出发去观察和思考社会热点问题。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从申论考试的特点可以看到,申论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申论考试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阅读材料概括问题,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三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三个步骤中隐含着几种主要的思维方式:步骤一,要求从给定的材料中概括出主要问题,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归纳推理;步骤二,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步骤三,要求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说理,实际上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综合运用。由此可见,回答申论试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不可能答好申论试题。因此,每一个要参加申论考试的学生,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因为理论思维作为较高层次的思维,它的主要内容是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逐步养成哲学思维的习惯。只有掌握了哲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以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在概括问题的时候做到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与核心,才能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时,从事物的因果联系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才能在论证的过程中,综合应用辩证思维方法做到立意深刻、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说理全面透彻。
(二)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原理和原则,是一个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指导原则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党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并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切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领域中的展开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政治高度认识和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能力,帮助我们善于从理论高度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善于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把握申论写作,在申论写作过程中能正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形成的原因,理清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路,使申论写作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政策高度,进而提高申论写作的成绩。
(三)积极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动笔积累的良好习惯,把工夫花在平时
从以往申论考试的情况来看,申论考试成绩普遍不好。多数考生在平时不注重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方针政策,不认真思考相关问题,不愿意动笔积累,只是在考试前临时突击一下,这样注定是考不出好成绩的。申论要取得好成绩,考生就不能满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做到在正常的学习之外,学会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养成看报、看新闻的习惯,积极关注并认真学习党的中央全会以及每年两会通过的重要报告和决议,并深刻领会其精神,把握主线和重点,把握党和政府在近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以提高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善于以党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如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一文件我们就要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我们既要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也要看到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电视和互联网上出现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现象,对这一现象,我们的文化管理部门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这一问题涉及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处理好鼓励文化创新和加强文化监管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文化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而和政府职能有密切关系的话题也容易进入申论考试的视野。因此,对类似这样的重要文件,考生必须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考生还要积极关注社会上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政府管理职能有关的热点问题,不是所有热点问题都去关注),并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同时,也要关注和阅读报纸、杂志上关于相关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评论,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便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和学习的体会写出来,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学会关注、学会思考、坚持写作、不断积累,申论考试在我们面前就不再是什么难关了。
责任编辑:仪宏斌
D631
C
1009-3192(2012)04-0123-03
2012-02-20
陈国强,男,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研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