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力促学校发展——以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2-08-15 00:55:22王慧敏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校本办学特色

王慧敏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3)

一、认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实行的一种课程决策形式,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逐渐得到国家和各级教育机构的认同。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一决定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国家一统的课程开发模式的重大改革,意味着学校也拥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力,这种在学校课程资源基础上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学校特色;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基础上开发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可以看出,校本课程不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违背,而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在统一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小学校异常重视,与中小学课程开发和建设相关的研究较多,而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还很薄弱。虽然高校本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但目前高校对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还认识不足,教师和学生过于拘泥于统编教材,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欠缺,“重教学轻课程”,在此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力不足,支持系统不够完善,这成为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长远发展又需要课程建设的支持,对我校发展来说,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重视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并建立起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是保持学校发展后劲的长效机制。

二、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虽然升上本科院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但学校内涵建设才是提升我校办学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内涵建设包括教师专业化建设、学校办学特色的定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笔者认为注重课程建设、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进行内涵建设、提升我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在我校显得尤为迫切。我校是专科院校,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长期以来注重教学忽略教育研究,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较为欠缺,课程建设较为薄弱,在教学中长期以国家课程开发为主。众所周知,尽管国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只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几乎不可能照顾到各类各级高校的具体特殊性。而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也很难满足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具体的办学定位、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师生特色探索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发展方向。比如,同样是警察院校,不同学校的办学宗旨却很可能大异其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刑警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刑警精英,很显然,这些学校都是在满足达到国家对于学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自己学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哲学观而提出各自办学特色的。我校是警察院校中特色较为明显的院校,具有自己的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它面向公安,服务铁路,具有浓郁的铁路特色,是全国唯一的专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铁路警务人才、服务于铁路运输安全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这就要求我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加强课程建设,开发独具特色的培养合格铁路警务人才的校本课程,从而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增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三、校本课程开发在我校发展中的价值

(一)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校的教育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而开发,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具有学什么与不学什么的权利。校本课程的开发以追求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需要为前提,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有助于学生思想的反映,有利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我校很多学生是怀着警察梦踏入学校的,因此,学校在教育理念上就要以培养铁路警察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宗旨,努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基于此,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具有铁路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专业的发展需求,奠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理论基础,开阔学生视域。我校近年来相继开发了一些具有铁路特色的校编教材,如《铁路刑事案件侦查》、《铁路站车查缉战术》、《铁路犯罪现场勘查》等,补充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专业课程开发上的不足,填补了专业领域的不足,促进了学生专业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开发以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需要为前提,因而其实质是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让每一个学校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多种呈现形式,其中开发与学校办学相配套的校本课程是展示学校特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实,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追求之一就是学校特色的形成。我校在60多年的发展变迁中,尽力打造教学特色,近年来在课程建设上不仅编订了一系列与铁路特色相匹配的特色教材和特色讲义,彰显了学校研究铁路、服务铁路部门的教学理念,同时也非常注重“潜课程”开发,所谓“潜课程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即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内容”[2]。对警察教育来说,课堂上显性课程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对警察技能、警察职业精神的培养很多是在课堂上无法完全实现的,必须有相应的“潜课程”的补充和促进。近几年我校在“潜课程”的开发上特色日益突出,每年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公安实习,组织参与社会重大安保活动,提出“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到一线实践,使学生通过“练”和“战”“潜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把握,磨炼了意志,也促成了忠诚意识、奉献精神的养成,开发这些校本课程形成了学校独有特色。

(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3]。教师是课程的真正实施者,因此,校本课程的真正要义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课程开发仅仅是手段,促进教师发展才是目的。对于我校而言,一些课程是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本课程在学科领域独树一帜,而且提升了教师课程意识,使他们获得了课程开发的能力,养成了行动研究的能力,同时改变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促进了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随着我校升本工作的逐步推进,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2009年我校制定了《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管理规章汇编》,其中在《教材建设管理》部分对我校教材管理进行相关规定,并制定了2008—2015年教材建设目标规划。为充分调动教职工投身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1年上半年学校组织了优秀教材评奖活动,对我校优秀教材进行表彰。但这对于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学校还远远不够,学校课程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的科研还有很大的潜力未得到挖掘。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的自身科研能力的增强,同时更需要有学校支持。因此,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保障:(一)加强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是保障学校教学有效进行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建设制度应在思想上备受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二)加强师资培训并制度化。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和最终实施者,教师的经验、态度、知识、能力等都会对课程开发起决定性作用。要促使教师从自发到自觉地开发校本课程,适当的在职培训非常重要。(三)建立专门的课程开发组织,统领学校课程开发,并集中师资组织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如学生安保、实习、实战等的活动课程的开发。(四)建立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国家很难用外部统一的评价手段及时准确地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建立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学校成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

[1]林盛青.浅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9,(5).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刘旭东.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校本办学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