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加5%碳酸氢钠皮下局部封闭治疗静脉炎的疗效

2012-09-11 14:11陈蓓敏
上海护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静脉炎输液

周 姝,吴 茜,陈蓓敏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大剂量化疗药物冲击疗法和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一方面增加了抗肿瘤的疗效,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强烈的刺激性,加之反复用药与长期静脉穿刺给药,容易引起静脉炎。据相关文献报道,每年有50%~80%的化疗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对于肿瘤疾病患者,不仅增加了痛苦,耽误继续治疗和恢复,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我院从2009年1月起采用地塞米松加5%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上肢外周血管进行化疗后发生静脉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53.5岁。静脉炎程度分级:Ⅰ级21例,Ⅱ级39例,Ⅲ级40例,Ⅳ级0例。输液内容:硫酸长春新碱20例,酒石酸长春瑞滨18例,注射用吡柔比星32例,盐酸多柔比星14例,高山尖杉酯碱8例,环磷酰胺8例。所输化疗药物的pH值3.0 ~6.5。纳入标准:①意识清醒、无感知觉障碍;②无严重全身消耗性疾病;③无皮肤病;④排

除输液药物中含有易引起静脉炎中药注射剂、脂肪乳和抗生素等药物;⑤同意接受皮下局封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使用药物和静脉炎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5 mg+5%碳酸氢钠5 mL+生理盐水5 mL;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5 mL。为了减轻组织机械性损伤,减少患者痛苦,局部封闭注射统一采用4号半针头。乙醇消毒皮肤后,以15~20°的进针角度刺入炎症血管一侧区域,朝静脉炎症起始端方向深入皮下,距离静脉0.5~1 cm处回抽无回血后,边退针边推注药液,针头退至皮内,不退出皮肤,改变针头方向向另一端注射药液;再在血管另一侧刺入,方法同上。根据静脉炎的程度及范围选择进针的深度和每次封闭针数,一般1~5针,深度0.75~1.0 cm,每针用药量约1 ~2 mL,每日 1 次,5 d为1个疗程。我院静脉输液小组成员,经过统一局部封闭培训。本研究由2名成员专门负责,接到会诊后1 h内即在患者静脉炎周围行局部环型或菱形封闭,范围稍大于皮肤红肿面积或受损静脉区域。

2.2 评价指标

2.2.1 静脉炎判定标准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6版[2]所规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Ⅳ级。Ⅰ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 cm,有脓液流出。

2.2.2 静脉炎评价方法 建立登记卡,治疗5 d后观察2种方法对局部静脉或周围组织红、痛和条索改变的效果。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愈:疼痛消失,局部组织无红肿,静脉条索和硬结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局部组织无红肿,静脉条索状消失;有效:疼痛减轻或消失,局部组织红肿面积及静脉条索状长度明显缩小;无效:治疗1个疗程,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和硬结无好转。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χ2检验。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脉炎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脉炎情况

3.2 两组患者静脉炎治疗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炎治疗结果

3.3 两组患者静脉炎疼痛消失、红肿消退和治愈时间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静脉炎疼痛消失、红肿消退和治愈时间(h,)

表3 两组患者静脉炎疼痛消失、红肿消退和治愈时间(h,)

疼痛消失 红肿消退 治愈实验组组别 n 50 38.62 ±10.27 54.06 ±10.55 67.88 ±9.83对照组 50 62.96 ±9.83 71.80 ±9.66 97.74 ±13.48 P值 <0.01 <0.01 <0.01

4 讨论

4.1 静脉炎发生机制 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化疗性静脉炎常常由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刺激引起的相应部位皮肤损伤和过敏性血管炎病理改变,表现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或继发的血栓性改变,这一炎症过程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3]。同时,化疗药物的强酸、强碱或高渗性刺激可导致局部组织毒性从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4]。在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可以引起局部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引起静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静脉中膜层白细胞浸润炎性改变,且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引起周围皮肤的疼痛、水肿、红斑甚至硬结等临床表现。同时,化疗患者免疫力低下,对化疗和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差,出现静脉炎后,往往恢复慢,普通治疗效果不理想。

4.2 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在影响输液性静脉炎的诸多因素中,溶液的pH和输液速度是2个重要因素。本实验患者均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药液pH3.0~6.5。动物研究表明,低pH的溶液更容易引起输液性静脉炎,pH 4.5时,100%诱发严重的外周静脉血管炎;pH 5.9时,50%的静脉发生轻、中度的血管炎;pH 6.3时,20%的静脉发生轻度静脉炎;pH 6.5时,即使增加输液的时间,也未发生静脉炎[5]。传统观念认为,那些对静脉壁有刺激性的药物,降低输液速度可以减少药物对输液静脉的刺激作用,如脂肪乳、氨基酸等大分子高浓度的药物应予以充分稀释并减慢滴速,但国外有关输液速度对输液性静脉炎影响的研究结果似乎与传统理论不同。根据层流的原理和有关临床研究证明,增加有刺激性溶液的输液速度可以降低发生输液性静脉炎[2]。还有研究显示,使用精密输液器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6]。同时静脉损伤严重程度还受静脉输入化疗药液总容量的影响,在药物剂量及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容量越大,输入持续时间越长,则静脉的损伤程度越严重。

4.3 碳酸氢钠和地塞米松的药理作用 Fujita等[7]曾用碳酸氢钠作为缓冲液对前列腺素E1溶液进行中和,观察是否可以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各种程度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由于各种炎症介质还可造成周围局部组织代谢性酸中毒,而周围局部组织的代谢性酸中毒又会进一步加重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碳酸氢钠局部封闭可使局部组织环境呈弱碱性,中和酸性外渗液体,减轻对组织的刺激,同时改善受损静脉局部周围组织的酸中毒情况,具有解除血管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和碱化等作用,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可有效防止局部溃疡的发生,使炎症消散[8]。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消炎作用,如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疤痕形成,减少后遗症[9]。封闭疗法具有保护神经系统、镇痛和抗感染作用。局部封闭治疗,操作简单,症状减轻快,恢复迅速,能消除无菌性炎性渗出[10]。本研究应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地塞米松可有效消除水肿、抗炎和改善周围组织环境,采用皮下局封的方法,能够使药液直接渗透皮下,效果十分显著。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静脉炎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有效果。而地塞米松联合5%碳酸氢钠注射液疗效相对于单用地塞米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疼痛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和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 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 表3显示,平均38 h内能明显缓解疼痛,消肿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经治疗后Ⅱ级患者2例,Ⅲ级患者1例,可能与该3例患者年龄>80岁,既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致动脉硬化有关,但患者红肿范围、疼痛程度和静脉条索长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硬结消失。因此,针对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一方面,不仅要选择弹性好、管径粗且回流通畅的血管,有条件的可选择深静脉置管或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入药物并使用精密输液仪器,在治疗前应用生理盐水冲管,血管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必须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且边推边抽回血,防止药液外渗造成周围组织坏死[11]。避免化疗药物的持续长时间输入,应积极巡视,预防渗漏带来对局部血管和组织的损伤。另一方面,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相对于外敷治疗,局部封闭是一种有创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痛苦。尤其是发生静脉炎后,患者对医护人员易产生不信任感和不满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对患者倾注更多的关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参与制订治疗方案,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再实施治疗,这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促进康复。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动作迅速、准确,减少患者的痛苦,临床也已将利多卡因和654-2联合地塞米松应用于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研究[12]。利多卡因为局麻药物能有效缓解静脉炎引起的局部疼痛,而654-2为抗胆碱药,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有效减少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的发生。本研究证实了碳酸氢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但皮下局封是侵袭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因此在地塞米松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加入止痛或局麻药物是否能够减轻痛苦并增加疗效还有待研究。

[1]杨文琴,赵丽华.化疗性静脉炎防治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09,7(7B):1862-1864.

[2]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8,122.

[3]陈建芳.小剂量地塞米松对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护理,2005,5(5):48-49.

[4]袁玉芹.化疗期预防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2,8(7):551-553.

[5]Kuwahara T,Asanami S,Kawauchi Y,et al.Experimental infusion phlebitis:tolerance pH of peripheral vein[J].J Toxicol Sci,1999,24(2):113-121.

[6]鲁汉英,陈姣姣,陈莎,等.精细过滤输液器减少氟尿嘧啶化疗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B):14.

[7]Fujita M,Hatori N,Shimizu M,et al.Neutralization of prostaglandin E1 intravenous solution reduces infusion phlebitis[J].Angiology,2000,51(9):719-723.

[8]周春梅,陈瑜.碳酸氢钠外敷预防盐酸氮芥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4):1264.

[9]江明性.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2-295.

[10]谢月霞,苏冰莲,龚兰娟,等.局部封闭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强刺激性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45-47.

[11]Ayise K.Effect of two different short peripheral catheter materials on phlebitis development[J].J Intraven Nurs,2000,23(3):158-166.

[12]任泽凤,刘爱玲,侯成云,等.地塞米松、利多卡因、654-2对化疗药物血管外渗防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A):9-10.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静脉炎输液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颈枕输液袋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