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刘文军,胡德平,董俊杰
(1.上海大学 数码艺术学院,201800;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公共管理系,100048)
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对上海某高校2010-201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
李红霞1,刘文军2,胡德平,董俊杰
(1.上海大学 数码艺术学院,201800;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公共管理系,100048)
本文以上海某高校2010-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和历年访谈资料为基础,以就业不困难大学生群体为对照组,以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为实验组,从就业目标、就业准备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从劳动力市场机制、教育体制、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生个体特征等方面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就业;大学生;特征;成因;对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中所需人力的相对减少,“就业困难”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难题。中国也不例外,连曾经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的就业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出现了所谓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理论上,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合理的就业目标;充分的就业准备;与就业目标相匹配的就业能力;适当的外部支持。据此,本文将“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界定为:由于就业目标、就业准备、就业能力等自身因素以及政府、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家庭等外在原因,造成在某些方面或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不易被社会用人单位所接纳认可,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在统计意义上,本文将毕业时具有明确去向 (签定就业协议书、升学读研、出国)的大学生定义为就业不困难大学生,将没有明确就业去向 (实习中待签约、未实习待业、延期毕业)的大学生定义为就业困难大学生。
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和发展,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就业体制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对这一群体的特征、成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西方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解释主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职业筛选模型、职业竞争模型和依附理论,国内学者则主要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来解释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这些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侧重理论分析,而从微观角度着手,以个体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较为罕见。鉴于此,本文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上海某高校2010-2011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以就业不困难大学毕业生作为对照组,以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作为实验组,比较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并结合理论分析和笔者2004-2010年间对未就业学生、用人单位与校友进行的抽样调查与个案访谈资料,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成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显示,相对于就业不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在就业目标、就业准备、就业能力等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调查数据显示,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在就业目标的确定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长远、清晰职业规划的比例较低,但具有年度递增性。数据显示,2010届和2011届大学毕业生在“您清楚考虑过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吗?”的选项中,选择“不是很清晰,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的比例分别是63.53%、50.23%,而选择“有三至五年的规划,包括每一步应该怎么做都有规划”的比例分别是30.48%、44.34%;其中二届对照组关注“长远且清晰的职业规划”比例分别是32.71%、50.31%,二届实验组分别是23.17%、32.26%。说明在职业规划清晰比例总体较低的前提下,实验组比例低于对照组,但具有年度递增性,不过实验组增加的比例小于对照组。(2)对短期实用型职业生涯指导的需求较高。调查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指导类型的需求”的选项中,实验组与对照组选择“关注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比例分别是42.68%和47.21%,而选择“职业礼仪及求职面试技巧”的比例分别是39.02%和37.55%,说明实验组较多关注短期实用型就业技巧,而较少关注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3)更多关注家庭等社会关系在职业生涯指导中的作用。问卷调查显示,二届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实验组分别是0.00%和3.23%;另外,在个案访谈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同样的就业形势面前,实验组就业压力更大,导致在专业、就业单位、就业区域以及职业领域等方面更加依赖家长的作用,从而缺乏自主性。
调查发现,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在就业目标方向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比较重视职业稳定性和规范性,自主创新意识薄弱。调查数据显示,在“期望的就业单位”选项中 (见表一),二届学生的热门选择均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事业单位”,而选择相对欠规范和稳定的“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比例则大幅减少;另外,2011届实验组选择“外资企业”的比例大幅减少,选择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与国企的比例大幅增加,而对照组选择“外资企业”的比例大幅增加;再者,二届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总体较低,其中实验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比例。 (2)感性冲动与理性务实兼有,冒险意识薄弱。由表二可以看出,在“理想的就业区域”选项中,二届学生不论就业困难与否,前二位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而选择“三线城市”与“乡镇农村”就业者可以忽略不计;其中二届实验组选择“一线城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选择“二线城市”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另外,由表三可知,二届学生可以接受的月薪首选“3000-4000”;而二届实验组选择月薪“2000-300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选择“5000以上”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就业预期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务实兼有,吃苦冒险精神稍弱。最后,在“如果毕业前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会怎么办?”选项中,二届学生大多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其中二届实验组学生选择“在家等待,直到找到满意工作”的比例为10.98%、17.65%,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5.20%、6.75%。
表一 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
表二 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区域
表三 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月薪范围
调研发现,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在就业目标实现途径方面具有“多元性与侧重性并存,重视现代工具,弱化传统手段”等特点。从表四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重视主要的求职渠道,但侧重点不一样。实验组重视“社会招聘网站”“亲友推荐”等主要求职渠道,对照组则相对更重视“老师推荐” “学校网站” “校园招聘会”等主要渠道,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规范程度与针对性较差。此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将现代发达的“网络”作为主要的求职工具,忽视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招聘手段。
表四 大学生求职渠道
大学生就业除了要进行长远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就业目标和就业途径之外,还须做好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就业准备工作。调研资料显示,与就业不困难大学生相比,就业困难大学生存在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准备不充分的显著特征。
调查显示,相对而言,就业困难大学生在思想上进取不足,未能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锻炼平台。由表五可知,二届“未担任学生干部”学生中,实验组比例分别为82.93%和67.74%,高于对照组的60.97%和61.01%。再由表六可知,实验组的党员比例远低于对照组。担任学生干部和参加党组织不仅是积极进取的表现,客观上也是学生锻炼能力与增加人脉关系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表五 大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
表六 大学生政治面貌
调查数据显示,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就业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准备不够充分,积极主动性稍弱。在“您觉得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难吗?”的选项中,二届实验组选择“比较难”的比例分别是48.78%和27.42%,高于对照组的34.94%和18.87%;在“求职面试过程中遇到挫折,您将如何应对?”的选项中,二届实验组选择“积极调整心态,多学多问,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的比例分别是73.17%和48.39%,低于对照组的86.25%和83.02%,而选择“心灰”“依靠人脉关系”等的比例,则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调查表明,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就业能力相对较弱,且自身努力程度偏低。首先,在“您个人觉得受到就业市场欢迎的方面有哪些?”的选项中,不论就业困难与否,二届学生依次选择“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及其对口程度”“实践经验”“英语实用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反应能力与适应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成绩及奖学金证书” “组织协调能力” “创新能力”;其次,在“您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危机对自身就业的影响?”的选项中,二届学生选择“胸有成竹、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的比例分别是84.62%和76.69%;其中二届实验组的比例分别为76.83%和75.00%,低于对照组的86.99%和77.28%;与此相对应的是,二届实验组选择“困难大、担忧、茫然失措”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最后,在“您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顺利的因素有以下哪些方面?”的选项中,二届学生选择“求职态度积极主动”的比例最高,而二届实验组的比例分别为73.17%和59.68%,低于对照组的78.44%和77.99%。以上几组数据说明,无论就业困难与否,二届学生均认可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素质与求职态度对就业结果的关键作用,但实验组因为能力、素质和努力程度相对较弱而信心不足。
通过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对未就业学生、用人单位与校友的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之所以“就业困难”,除了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之外,主要与劳动力市场机制、教育体制、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生个体特征等方面有关。
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大学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以来,劳动力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但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远未形成,市场分割状况依然严重,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体制内外之间等交织在一起的多重分割。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果是形成了就业条件差距悬殊的两类劳动力市场:软硬件设施良好、占有垄断资源、就业机会多、职业发展前景好、待遇优厚、工作环境和氛围优良的一级劳动力市场;软硬件设施薄弱、不具有垄断资源、就业机会少、职业发展前景不好、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和氛围不良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在“供需失衡、法制不健全、政府监管缺位”的背景下,用人单位特别是一级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内单位 (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等)在人员招聘和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缺乏职业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导致部分大学生习惯并屈从于就业“潜规则”——只要拥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就能顺利在“一级就业市场”就业。这样的“潜规则”容易使得家庭条件好、社会资源丰富的大学生产生“优越感”和缺乏压力的“安乐心理”,而家庭条件不好、社会资源贫乏的大学生则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无论是“安乐心理”还是“悲观失望情绪”,都不利于大学生在学期间树立远大理想、确立长远职业目标、努力利用高校各种平台与资源来提升高自身素质,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人口众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成为供需失衡的“买方市场”。 “买方市场”一方面导致大学生整体上就业压力增加,一方面又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在“法制不健全、政府监管缺位”背景下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大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敢明确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心理负担沉重。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譬如,在调查中发现存在以下现象:在减少工资收入的前提下,一些用人单位还抬高学历层次与英语水平等入职门槛;有些薪酬待遇条件比较优厚的用人单位,入职招聘不以能力和素质作为录用的主要标准,不透明也欠规范;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各种歧视行为,如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年龄歧视和外貌歧视;有些用人单位把大学毕业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迟迟不与毕业生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无限延长试用期,等等。这些都造成大学生特别是能力与素质稍弱的就业困难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信心受挫,从而影响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是每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考核和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于是毕业生就业成为各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在此考评体制下,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自然成为各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标杆,这一方面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结合日益紧密,有助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用人单位和学生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日益背离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宗旨,逐渐演变为谋生能力的培养,教育功利化程度日益严重。如此,长远来说,弱化了教育对就业市场的引领作用,直接造成高等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创造更多就业单位,产生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主要作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显示,在“您个人觉得受到就业市场欢迎的方面有哪些?”和“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的选项中,二届学生选择“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处于最低水平,反映出用人单位与教育系统均无动力创新与创业。
虽然我国自1999年开始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至今对中学教育质量的考评仍然主要依据“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等指标,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让学生个性能力自由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仍是遥遥无期,“应试教育”实质未变。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和高校的“严进宽出”政策相结合,使得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产生了“考上大学即可放松”和“进大学歇口气”等消极思想与行为,从而虚度大学时光,毕业时就业能力不高。此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某些弊端,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例如,高校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众多的社团活动也大多不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大于内容;有效的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以及社会实践与就业实践平台不多见,且许多实习基地及其项目未能落实和真正发挥作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也不够重视,缺乏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许多高校甚至没有将就业指导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特别是能力不高、心理脆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最终导致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出现。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若珍宝。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作用下,一些父母容易大包大揽,事事替孩子做主,而大部分学生在父母多年养育教导下,基本都能体会与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在许多方面习惯了尊重与听取家长的建议。根据系列调查数据与多年访谈资料显示,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认为自身没有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源,而“世上对自己最好的父母”人生经验丰富,所以在就业目标、就业准备、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都会听取甚至屈从于家长的意见。在一切依靠父母的背景下,大学期间动力不足或努力程度不高就成为这部分学生的理性选择。如此,自然造成部分大学生毕业时“就业困难”或“在家待业”。
当前,大学生呈现出思想信念、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多数大学生具有远大理想,他们积极主动且“勤练内功”,自强不息且独立自主,“就业不困难”也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则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在学期间既不积极也不努力,得过且过虚度光阴。这部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自信不足忧虑有余并,在择业标准上重自我尺度轻社会需要,在地区选择上向往发达地区但缺乏充分准备。正如前文所述,部分大学生无论是在就业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选择方面,还是在就业的思想、心理和能力准备方面,都存在不利于就业的个人特征,这部分学生“就业困难”也在情理之中。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给大学生就业制造了许多障碍,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逐步消除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改善企业投资环境,适时推动产业升级,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2)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消除体制性职业壁垒,保护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利,防止“潜规则”操纵就业市场;(3)制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使劳动成为个人收入的基本来源,以激励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培养;(4)出台保障高校学生权益 (包括实习权益)的法律法规,引导和监管用人单位行为,使各种体制的用人单位严格遵循《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使能力和素质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录用、职位晋升和薪酬待遇的衡量标准;(5)倡导积极主动、勤奋努力、踏实肯干、求实创新的良好社会风气。
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目的与宗旨,逐步完善教育质量评价考核机制,以实现教育对就业市场的引领作用。家庭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由传统转向现代,经常倾听个性化与多样化兼备的学生需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活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增强大学生与就业市场的供需互动性,减少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认知错位,引导和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合自我发展、适应社会要求、引领社会需求的职业目标。
高校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队伍,积极引导各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和人生规划,转变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方式方法,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方式。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职业指导和工作推荐,增加就业信息的宣传途径,加强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信息跟踪和反馈。
大学生能否由“潜在的就业困难”转变为“就业不困难”,关键是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工作等等方面是否具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为目标不懈努力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家庭与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和指导大学生自我规划和管理,培养其积极的就业观,使其积极关注就业网提供的就业信息、把握就业培训机会、参加学校职业发展规划指导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自觉”学习,促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全面提升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好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准备,实现由“潜在就业困难”顺利转变为“就业不困难”的近期目标,实现“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工作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远大目标。
On the Characteristics,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Difficult in Job-hunting
Li Hongxia,Liu Wenjun,Hu Deping,Dong Junjie
(1.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0,China;2.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 100048,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difficult in job-hunting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in 2010 and 2011 of a university of Shanghai,takes the students easy in job-hunting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ents difficulty in job-hunting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auses of job-hunting difficulties include labor market mechanism,educational system,family education pattern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difficult in job-hunting;characteristics;causes;countermeasure
F241.4
A
1673-2375(2012)05-0060-06
[责任编辑:刘 晴]
2012-08-17
李红霞 (1970—),女,湖南宜章人,经济学硕士,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刘文军(1970—),男,湖南邵东人,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胡德平(1982—),男,山东临沂人,复旦大学在读博士,上海体育学院宣传部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董俊杰(1984-),男,山东威海人,硕士,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2010年上海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及思想状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ZLX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