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晨晨 颜秀娟 陈胜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2000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西方国家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15% ~25%,年发病率约为1%;我国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约占消化门诊的53%,其中绝大多数为FD患者[1]。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动力障碍、内脏感觉异常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动物和人体试验[2~4]发现,应激和负性情绪能引起胃肠感觉和运动功能改变,可导致多种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而抗焦虑抑郁等精神类药物对多种功能性胃肠病具有一定疗效[5]。目前对心理因素是否为产生消化不良症候群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心理疾病与FD是否有共同的易感性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6]。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抗轻中度焦虑抑郁药物。为此,本研究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FD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2月发表的文献,检索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消化不良。
纳入文献必须符合以下标准: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必须符合FD临床诊断标准;③在干预措施方面,应包括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和对照组(常规治疗);④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⑤有规范的疗效评价指标。
文献排除标准如下:①未设立对照组或两组间均衡性差,无可比性;②研究对象伴有恶性肿瘤、明显精神病史以及其他器质性病变;③文献所提供的疗效评定指标无法转换或应用。
统一培训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并将检索结果进行比对,以防漏查。绘制数据提取表格,包括第一作者、出版年份、研究设计、患者特征、随访时间、药物使用情况和疗效情况。纳入文献采用Jadad量表[7]进行质量评分,总分1~2分为低质量文献,3~5分为高质量文献。文献纳入、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均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如有异议,双方讨论以达到共识。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行Meta分析。异质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的参考值设定为0.1。纳入研究之间无异质性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对计数资料计算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作为系统评价的指标。绘制漏斗图,采用Stata 11软件作Begg检验,观察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初步检索得到144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59篇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献;进一步逐一阅读全文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共23篇文献[8~30]入选。共纳入1983例FD患者,其中治疗组1005例,对照组978例。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所有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均未描述随机化隐藏和盲法,2篇文献描述了随访情况。
23项研究均评估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FD的疗效,各研究之间无异质性(χ2=30.22,P=0.11),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88.9%和63.4%,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0,95%CI:1.33 ~1.47,P <0.05)(见图 1)。所有 FD 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1.多潘立酮:共3项研究评估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用多潘立酮治疗FD的疗效。各研究之间无异质性(χ2=1.80,P=0.41),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2.9%,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8,95%CI:1.27 ~1.73,P <0.05)。
2.西沙必利:共4项研究评估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用西沙必利治疗FD的疗效。各研究之间无异质性(χ2=1.49,P=0.68),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3%和58.7%,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4,95%CI:1.33 ~ 1.78,P < 0.05)(见图2)。
3.莫沙必利:共11项研究评估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用莫沙必利治疗FD的疗效。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χ2=20.90,P=0.02),应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7%和62.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8,95%CI:1.25 ~ 1.54,P < 0.05)(见图3)。
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较小。Begg检验结果亦示本研究不存在明显偏倚(P=0.46)。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图1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FD的总有效率
图2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用西沙必利治疗FD的有效率
图3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用莫沙必利治疗FD的疗效
FD的特点为病程长、疗效差,目前临床治疗目标主要为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去除诱因,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复发,但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本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中,常规治疗FD的药物主要为促胃动力药,包括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胃排空延迟被认为是导致FD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促胃动力药对FD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目前心理应激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已取得下列共识:①心理应激加剧消化道症状;②心理因素会改变病情,影响患者行为;③功能性消化道紊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31]。F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源,发病后消化不良症状又反过来影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胃肠动力药联合抗焦虑、抗抑郁药能明显提高FD患者的疗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小剂量氟哌噻吨和小剂量美利曲辛组成的合剂,氟哌噻吨作用于突触前膜D2受体,促进多巴胺(DA)的合成与释放,增加突触间隙DA含量;美利曲辛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作用,增加突触间隙NE和5-HT含量,因此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同时提高突触间隙DA、NE和5-HT含量,从而达到抗焦虑抑郁的作用,且该药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治疗谱广。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还能通过提高DA、NE和5-HT等递质含量,作用于中枢和肠神经系统,改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的紊乱,从而改善FD患者的临床表现。
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药物治疗F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常规治疗,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表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FD患者的有效率。但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所纳入文献的Jadad评分均为1分或2分,虽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但对随机化、盲法和失访、退出等情况描述不全,文献质量较低。因此有待纳入更多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
1 刘文忠.消化不良处理的当代观点[J].胃肠病学,2010,15(1):5-7.
2 Sun Y,Liu FL,Song GQ,et al.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on visceral sensitivity and neuroendocrine hormones in rats[J].Chin J Dig Dis,2006,7(3):149-155.
3 Geeraerts B,Vandenberghe J,Van Oudenhove L,et al.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ly induced anxiety on gastric sensorimotor function in humans[J].Gastroenterology,2005,129(5):1437-1444.
4 Geeraerts B,Van Oudenhove L,Fischler B,et al.Influence of abuse history on gastric sensorimotorfunction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9,21(1):33-41.
5 Johanson JF,Wald A,Tougas G,et al.Effect of tegaserod in chronic constipation:a randomized, double-blind,controlled trial[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4,2(9):796-805.
6 Wu JC.Asian consensus report on functional dyspepsia:necessary and ready[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27(4):624-625.
7 Jadad AR,Moore RA,Carroll D,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J]?Control Clin Trials,1996,17(1):1-12.
8 刘克宇.黛力新联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72-2273.
9 杜福文,谭启文,李宗寿.黛力新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3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52-53.
10 张莉,吴琦玮,彭德富.黛力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104-6105.
11 兰开荣,吴筱芬.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J].海峡药学,2009,21(4):150-151.
12 林志.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54.
13 潘君枝,胡莉玲.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4):447.
14 郑小文,叶慧康.黛力新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3):258-259.
15 马玉芳.多潘立酮、黛力新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4):683,696.
16 罗国清.多潘立酮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3):311.
17 李达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854-855.
18 常晓芬,赵新回,吴旭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53.
19 田怡,付极,刘进.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6(增刊):333-334.
20 陈潮,丁秋龙.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6):31-32.
21 周夏丰.联用氟哌噻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3):193-194.
22 孔郁,梁育飞,宋慧,等.氯波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20):2848-2849.
23 钱晓光.莫沙必利和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6):164-165.
24 谢睿,储辉,姚万青.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7例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0):143-144.
25 郭东辉,陈山,陈亚想.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4):57-58.
26 陈小冰.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03-104.
27 李云文,王萍.莫沙必利联用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5例[J].医药导报,2002,21(6):369.
28 胡郁刚,孙光裕.西甲硅油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河北医学,2009,15(4):481-483.
29 贺范龙,杨涛.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105-4106.
30 高峰玉.盐酸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36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93-295.
31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