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亮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 451191)
指示词短语后指用法的概念参照点分析
郑亮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 451191)
文章运用Langacker提出的概念参照点模型对汉语中指示词短语的后指用法进行了分析,发现后指用法并不仅是一种照应的手段,还是说话人掌控表达方式的手段,表达了说话人对指称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
后指;概念参照点;主观性
照应是构成篇章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按指称对象和指称词语的前后顺序关系,照应一般分为前指照应(anaphoric reference)和后指照应(cataphoric reference)两种。在现代汉语中,“这/那”及其短语作为重要的指示代词,是汉语语篇实现照应的重要方式。指示词短语用作前指非常多见,即先行词在前,代词回指在后。这种用法也受到很多关注。然而对其用作后指的用法,学者们似乎关注不够。这是因为“这/那”及其短语用作后指并不常规,根据王道英(2005)统计,指示词短语用作前指照应的频率是其用作后指的44倍。
我们认为在语篇中,用指示词短语指称语言内或语言外的事物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很多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比如说话人、听话人、话语参与者、话语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以前的研究已经对一些因素做了全面深入的解释。但是,说话人在指示词短语的选择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后指用法中,指称对象的可及性比常规用法中的不定名词短语有所提高,反映了说话人对指称对象较为主观的态度。我们认为,后指用法是说话人掌控表达方式的一种手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可以解释其动因。
“概念参照点”是Langacker研究所有格和借代时提出的一个抽象认知概念,是一种与目标概念建立心理联系的概念化方式。K.van Hoek(1997)把它用于句子层面的照应现象分析,论文用“概念参照点”解释语篇指称选择的心理认知过程。如图1所示:
在指称选择中,概念参照点是视角、视觉者(viewer)和前点(vantage point)等具体概念的抽象化,是用以与目标概念建立认知联系的凸显参照体,是语篇进展过程中主观背景语境的核心内容。语篇中指示词的选择印证了这种概念参照点能力。视角,作为一种自然的参照点,是阐释表达功能的重要概念。“所有语言表达都从某个视角出发”。视角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人听话人共享视角,在叙述中是常规视角;另一种是角色视角,鼓励听话人移情到角色。不同的指称形式体现了不同视角的概念化。
根据许余龙(2000)研究,“这”是高(至少是中等)可及性标示语,有“此时、现在”的意思。当“这/这+NP”出现时,其指称对象必定在说话人和听话人心理空间中是可及的。也就是说,该指称是从说话人听话人共享视角来识解的。然而,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在语篇的开头,因为要引入的是一个听话人心理不可及的新实体,通常应该使用专有名词或不定名词短语,例如:
1.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沈从文《边城》)
而有时却使用了可及性较高的指示词短语。例如:
2.这事说来又是十多年了。(沈从文《往事》)
3.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阿来《尘埃落定》)
指示词短语在这里起表达作用,是从叙述人也就是角色视角进行识解的,旨在创造一种真实的“此时、现在”的画面。
在语篇中,指示词短语也能用来指称一些新出现的实体,例如:
4.奇怪的是这个:我们俩吵架,院里的人总说我不对。(老舍《柳家大院》)
“这个”的指称对象是接下来冒号后面描述的内容。它的指称对象直到冒号后面的内容出现,才在听话人的心理是可及的。这在说话人听话人共享视角下是说不通的,因为第一次引入语篇中的实体应该用不定名词短语,它的指称对象在语境中相对来说是新出现或者最近没有被提及的,比如“一件事”,这样说话人才能引起听话人的关注。在这句话里,说话人没有和听话人分享“这个”的指称对象,听话人只是在看完整句话后才找到“这个”的指称对象。在这里,“这个”的指称对象是从角色视角来引入的。冒号将整句话的概念化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在说话人听话人共享视角下进行识解的;后半部分是在角色视角下进行识解的。听话人不能找到指称对象,所以说,话人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来帮助他,指称对象也就很明显地在冒号后出现了。视角从说话人听话人共享视角转换为角色视角可以凸显指称短语的指称对象,引起听话人继续读下去的兴趣,比如:
5.找到了他,再去看小福子,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祥子并没混好,可是决定往好里混,咱们一同齐心努力的往前奔吧!(老舍《骆驼祥子》)
指示词短语“这个好消息”指的是祥子决定努力工作、和小福子共同生活的决心。冒号前面的部分是从说话人听话人共享视角下来识解的。因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共享背景知识,所以听话人才能从语境中知道“他”指的是“曹先生”,她指的是“小福子”。但是很难从语境中找到“这个好消息”指的是什么,因为它的指称对象还没有出现。随着语篇的进行,它的指称对象才在冒号后面出现。“这个好消息”的指称对象是从角色视角,在这里也就是从祥子的视角进行识解的,这是祥子的心理活动。这样的视角转换使得听话人可以移情到祥子,理解他的感受。
在第一次提到指称对象时,它所对应的实体在语境中是没有出现过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可及性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用不定名词短语来指称,因为它能够提供最丰富的信息来帮助听话人对指称对象进行识解。但也不完全是这样。论文中我们就分析了后指用法中用指示词短语来指称第一次出现的实体。这种用法并不是为了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这是一种说话人掌控表达方式的手段,指称对象和说话人通过角色视角建立联系,用来表达说话人对指称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
当用不定名词短语进行指称时,认知主体和指称对象之间联系很小,主观性也很低。但当用指示词短语进行指称时,认知主体和指称对象的联系就增大,主观性也相对较高。
在例5中,如果用的是不定名词短语“一个好消息”,如下句:
6.找到了他,再去看小福子,告诉她一个好消息:祥子并没混好,可是决定往好里混,咱们一同齐心努力的往前奔吧!
例6中,认知主体和指称对象的联系很小,它们之间的概念距离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感到指称对象非常客观,没有融入说话人的任何主观态度。
[1]王道英.“这”“那”的指示功能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王义娜.话语指称的认知构建与心理空间可及性[J].外国语,2003,(5):35-42.
[3]Langack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4):1-38.
[4]Van Hoek,K.Anaphora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5]许余龙,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321-328.
H13
A
1673-0046(2012)8-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