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方针。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子,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为主,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尽快予以消除。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安全生产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必须做好生产中的人、机、物、环境因素的状态管理,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以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其管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摸索规律,推广经验,从而使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地上升到新的高度。
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生产安全的技术保证,必须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认真贯彻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和全部时间。因此,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正确识别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对这些风险采取何种应对措施,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的质量。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类: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事故。
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意识错位,重视不够,粗放的“经验型”和“事后型”管理,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时松时紧,治标不治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劳动纪律松懈,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违章使用缺陷的设备、装置。不给工人配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或虽配备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还有一些工程负责人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和降低成本,违反安全施工规定,违反施工程序,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
借口工程造价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压缩安全经费支出,致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安全生产责任制无法得到具体落实。同时,各利益方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安全防护不到位。
整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员工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建立和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实施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层层分解、逐级落实,按照“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使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务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开展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年度培训考核,实施持证上岗。并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开展多层次的安全检查,抓好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一方面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另一方面必须以贯彻相关标准为基础,开展各级行业检查、企业及项目部定期检查等多层次的安全生产检查,真正达到通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积极整改措施,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开展施工安全专项治理,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②对“四口、五临边”工程按标准进行立体防护的同时,设置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措施
③设置统一的标准化的安全警示牌、标志牌。
④严格检查特种设备、施工机具等的安全设施,大型机械实行准用证制度,做好各项检测、维修及保养工作,使“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总而言之,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