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大

2012-09-06 08:46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11期
关键词:成都市建模规划

只要输入你想要的名称,敲下回车键,大屏幕上立即就可清楚地看到巍峨的高楼、宽敞的街道、繁华的街市;随着路线的走动,城市的街道、完善的配套设施、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及城市未来的宏观布局逐一呈现眼前;城市的时空发展序列在指尖流转,现实与未来的空间布局在瞬间切换——这不是好莱坞的科幻大片,这是”成都市规划三维辅助审批系统”向我们展示的精彩一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城市信息化离我们的生活近在咫尺。

“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技术层面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关键在观念,”成都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郭建先接受《中国建设信息》采访时,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关键在你想不想做,想怎么做。”

一个铜钱的完美两面

人们常常用“一个铜钱的两面”来形容一件事情两种难以调和的结果,而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的三维规划辅助技术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三维立体空间的展示与规划业务实用之间的矛盾,将一个铜钱的两面完美融合在一起。

这完全得益于他们最初的设计理念,即不仅要满足规划业务的需求,还要成为领导决策的助手,更要作为百姓参与的平台。“建设之初我们就确定了一个思想,就是不仅仅要满足规划业务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还充分考虑了要满足各级决策参考的需要和普通老百姓了解城市规划成果、参与城市规划的需要。” 郭建先强调说,“这在规划观念上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基于这样的思考,三维在规划的应用推动了规划行业本身的进步,已经突破了行业管理的范畴,悄然与民生、社会融为一体,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三维技术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很多地方、很多行业都在做,但效果并不见得十分理想,花了很多的钱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只是为了在领导面前“秀”一把,跟具体的工作也没有太大联系,更是跟老百姓没有关系,结果成了一种摆设,或是一个搭得非常庞大的花架子,成为纯粹的“玄技”。在郭建先看来,做三维投资大,如果仅仅是做给领导看,系统又不能长期有效地在多方面发挥作用,那三维规划信息化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郭建先主任介绍说,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在利用三维技术辅助规划决策方面起步比较早,大约是在2006年至2007年之间就开展了这项工作。限于观念和理念上的局限,当时只做了小范围的三维模型:在整个城市级规模面积内,拿出几平方公里,最多十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试验。这样小范围的三维实现,意义不是很大,充其量算作一种摸索,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2011年,第一次考虑到了它的完整性,即三维模型一旦要做,那就得考虑立足于全城区的范围,且针对城市区域功能确定重要区域的高精细建模,其他区域的一般精细建模。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降低了三维建模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模速度和效率。“尤其是一些老城区,房屋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外观也不好看,而且不久也面临拆建、改造,这样的区域做成高精细模型意义实属不大,”郭建先进一步解释到,“当时我们就在完整覆盖中心城区的思路上,把成都市做了重点区域划分,例如高新区这样特点鲜明的区域,在展示全新的规划理念和个性的建筑风格上独具匠心的,我们就确定做高精细建模。一些重要的节点以及中轴线两侧各100米范围内也利用高精细建模,其他非核心区域就做成一般精细模型。”

成都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郭建先

郭建先告诉记者,三维在规划方面的应用,重要的是要表现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建筑体量能否反映容积率的直观实现,同时辅助形态管理。“而且在运维方式上,做了一个‘收口’。”郭建先说。“因为以前做三维每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做盲区或者阶段性地更新,这样实时性就不是很好。新的建设项目源源不断,如何及时地补充进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局里颁布了一项规定,要求从2011年9月开始,所有的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呈报该项目的三维模型,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更新的问题,同时也为领导对方案的决策提供了直观依据。”为规范报审三维模型数据文件,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对外公开了《成都市规划管理局三维模型建库技术规定》,指导规范三维模型数据的报审工作。

三维模型数据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切实地发挥了作用。在规划审批过程中,报批项目的空间方位,与周边市政交通、建筑体量关系等等,都可以直观地把握。“也就是体现了规划形态化管理的思想。” 郭建先说,“所谓规划好不好,一方面是‘管住没有’——就是容积率控制住没有;另一方面就是形态,直白地讲即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够不够漂亮、建筑物看起来舒不舒服、建筑与环境是否和谐等大众化的评审标准。”

“三维,很多地方、很多行业都在做,它用得多的还是在展示方面,也就是看看房子、看看环境,并没能与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从我们成都规划的角度上讲,一开始就定位在应用上,系统建成首先是应用,要满足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不仅仅是能看,这样系统才能活泛起来,才具备长期的生命力。”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大门内醒目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成都市天府广场一角

三维技术在成都市规划管理上得到了实际的应用,规划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的应用还充分地考虑了服务于民的思想。

“在一个交通拥堵的地段,是建设高架桥还是下行隧道,哪个方案更经济、实用?三维建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郭建先举例说,“在以往要解决这样的难题要经过反复地推演、实验、数据论证,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最后摆在决策层面前的是一大串枯燥的数据。有了三维技术,可以十分直观地展示出两种方案的不同和各自的优劣,哪些建筑影响了高架桥的建设需要拆迁,与周边的景观和建筑是什么样的关系,甚至可以变换角度进行不同视角的观察,所有这些一目了然,三维效果完全可以实现与现实建成后一样的场景,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和科学性。细节地展示和分析,避免了数据的枯燥和专业的限制,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决策机制也许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在郭建先看来,上面的例子不过是低层面的功效,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积累下大量的一手数据、影像、图表在数据库保存着。“数据库是活的,不仅仅是其中的数据在不断地更新,我们看到了海量一手数据潜在的价值,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将结果提供给规划管理者,辅助规划审批、解决科学管理难题——在系统里就可以实现,面对某一个具体报批项目,他只要轻移鼠标,就可以将位置、以前的建筑体量、街道环境等相关信息一网打尽。最终要解决的是:做这个决策合不合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规划编制的时候就有非常实际的作用。”

“按照相关规定,控规是要向社会公开公示的,公布控规是对我们业务水平的考量和监督,也是吸收社会各种有益的建议,提高规划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措施。”郭建先说,“老百姓想了解城市的规划,他可以直观地看到某个区域将以高密建筑为主,某个区域将以休闲娱乐为主,非常清晰、直截了当,让普通老百姓非常直观地了解到他们居住的城市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城市的未来有了更直接的感悟,他们可以对感兴趣的任何一个点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对市政配套、道路交通等等生活设施进行细节性地了解和把握,再不是多少平方公里配备多少服务网点这么枯燥的数据了,普通百姓再不需要懂规划的专业技术,通过三维展示,可以更准确地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规划也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规划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有一整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一般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它,我们怎么样让普通老百姓理解它呢?通过三维技术展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成都市的特点是,规划的展示与规划的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即一套系统实现了业务功能和展示功用,实现了科学性与经济性的相得益彰。”

三维成都

“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和数据共享,也是我们充分考虑到的一点,”郭建先说,“就是要实现规划与建设、房管业务的无缝对接。”在她看来,系统的互通共享,才能实现更大的效能。

毫无疑问,成都市的规划控制管理水平,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平面到立体的转变,规划理念完成了纯技术层面应用到科学、合理、服务社会的转变。

化茧成蝶,信息化就是那道“神奇”的阳光。

信息化,其实很简单

“信息化其实很简单,” 郭建先眼里,信息化并不神秘。“如果某一天突然停电,或者网络瘫痪了,我们恐怕会感觉无所适从。” 郭建先说。拿起桌面上的IPHONE,她给记者打了个更形象的比方,“不管有多大的争议,很多人在使用IPHONE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它那么受欢迎?因为简单,好用,对用户而言,不需要知道它为什么能实现,是怎么实现的——你只需要点击你想要的,就能实现你的想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实现你想要实现的。”

在郭建先看来,她和她的同事们正在从事的信息化工作与“苹果”所做的完全是同一个概念,就是让使用者感到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便捷。“如果我们做得非常好,第一他离不开你,第二是只要他想做的事情我们全能满足——其实这一块才真正是信息化有意义的地方。”郭建先坚信,信息化只是一个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理念是思路。信息化能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路能不能跟得上,它比技术层面的实现要重要得多。

像IPHONE一样方便我们的生活,系统的移动平台建设正是成都市规划信息中心考虑和正在实施的,现有的系统虽然已经十分便捷,但是仍然有其不足之处,那就是必须安装在办公电脑里运行,不能完全满足移动性办公需求。规划管理业务人员往往一个人要管理一片区域,要同时管理很多项目,而且他有时候需要参加会议,需要与其他部门比如房管、国土协调,就不可能任何时间都坐在办公室里面对他的电脑,就是说他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规划的审批又有时间的限定、有时效的要求,这些项目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办理完结,那么方方面面的数据他不可能全部准确无误地记在脑子里,不在办公室的时间也不可能进行审批工作,在参加协调工作会也需要回到单位查询后才能答复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建立移动系统,那么他需要了解的所有相关信息我们都可以提供给他,比如他想查询某个地区的控规,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机上看到。

成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网上公示

“我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理论上可以实现这个构想,”郭建先说,“那么怎么实现,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怎么实现,你们去做。”很快,移动系统方案就拿出来了。

“信息化工作关键不是‘能不能做’,关键还是能不能想得到。” 郭建先微笑着说道,”看你敢不敢想——虽然我提出的构想会有很多问题,会有很多困难,比如我们公布控规老百姓会不会不理解,会不会给我们自己带来一些麻烦,当然,这些是会有的,但是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不能因为会有这些问题,我们就不去做,肯定要做,必须要做。”

回想起最初的决定,郭建先感慨地说:“当初提出这些问题后,局里面也纠结了很久,反复论证,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因为我们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提供了规划业务支撑,老百姓很关注规划,系统的建成,可以实现服务好老百姓、让老百姓更多了解规划、参与到规划的制度中来。于是,我们决定要做这件事情。”

今年,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已经对外公布了部分区域的控规图,将来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还将公示更多区域。“局里把规划公示工作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来对待,这跟以往相比是很大的变化,”郭建先说,“住在这个城市或者正打算住到这个城市来的人,他爱这个城市,他有权利知道这个城市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变化。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变得更有价值。”

说完,郭建先轻轻地笑了。

猜你喜欢
成都市建模规划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