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文学译作中的注释问题
——以山崎丰子作品为例

2012-09-05 02:39宿久高
外语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山崎译作译者

宿久高 鲍 同

(吉林大学,长春130012)

1 引言

在文学翻译作品中,每当涉及原作的文化风俗、历史背景以及语言表达特点等问题时,译者常在“引用”、“替换”的同时做某些说明,这就是注释。(王忠亮1991:56)吕叔湘曾经指出:“必要的注释应该包括在翻译工作之内。鲁迅先生译书时就常常加注,也常常为了一个注文费许多时间去查书”(林煌天1997:845)。

注释是由接受主体与原著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必然现象,同时又是丰富本国语言、固定外来新词的有效手段。通过固定这些词汇,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被译介国家的独特文化、先进理念和尖端科技。这些独特文化、先进理念和尖端科技,由翻译主体——译者译介过来,并在译介过程中根据对接受主体——读者的接受情况的判断,做必要的注释;之后还要观察读者的反应,确定新词的固定程度。随着不同文明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交汇,注释作为对原始信息和译作内容的一种补充,愈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归纳、梳理日本文学译作中注释的特点和变化的基础上,以日本作家山崎丰子作品的中文译本为例,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论述译作中的注释问题。

2 日本文学译作中的注释及其变化

2.1 相对滞后的日本文学译介

注释是文学翻译中最细微的部分,是对原作信息和译文内容的补充。它将译文内容(语句)所含信息具体化,使读者从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准确获取原作信息;另一方面,注释对原始信息起到制约作用,在保证原作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更起到规范读者思维的作用,使各类读者对译文信息的认识基本统一。

在我国的外国文学译介中,俄语专家们较早注意到了注释问题。王忠亮(1991:56-60)认为:注释不仅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更是“文艺美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学译著的艺术补偿表达”,注释的作用分为释源、深化和追加三种形式。“为保持原著的面貌和再现原著的艺术,在文学翻译中注释有时不仅完全必要,而且极其重要”。(胡志挥 1980:41)但是,添加注释应十分慎重,既不能“到处设防”,也不能“画蛇添足”。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之间,与前苏联的交流几乎成为我国国际交流的全部,俄苏文学的译介兴盛一时;而日本文学的译介却相对滞后,对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更显不足。另外,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也有失全面,过于强调思想的导向性、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使读者无法领略到日本文学的全貌。

日本文学的译介,以“文革”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中的1953至1965年间,是“日本文学翻译的最繁荣的阶段。……受到特别重视的是战前和战后无产阶级文学及左翼文学的翻译。……这些‘应时’作品的翻译出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我国的政治文化气候”。(王向远2007:182-183)该时期译作的翻译风格基本一致,用词单一化、模式化。“文革”结束后的10年间,我国人文科学逐步恢复,对日本文学的译介热情迅速升温。同时,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断壮大了日本文学的读者群,数量和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到1995年前后,……(日本文学)翻译的重心向名家名作和流行作品转移,出版的方式由单本作品向文集化、系列化发展”。(王向远2007:225)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译者们在日本文学的翻译实践中积极探索语言创新、语体运用及译法的合理性等翻译技巧,充分借鉴西方的翻译理念,不断总结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逐步形成了日本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伴随着大量信息的导入,注释已成为日本文学译介中最微小的、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2 译者注释策略的变化

译者注释并非出现在原作中。注释的繁简多寡,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译作中差别十分明显。其范围、数量及内容,无疑源于译者对原始信息——原作的理解和对读者阅读水平的判断,同时也与译者本身的知识储备有关。

①于是便知道氏康…,已经切腹(译者注:用刀横剖腹部的自杀)而死的事。(鲁迅2007:201)

②擦着了火柴,吸一支朝日(译者注:纸烟的名目)。(鲁迅2007:132)

例①②是鲁迅译作中的例子。从中不难看出注释的精致与细腻,充分考虑到读者的知识结构。今天看来,“切腹”等注释完全可以省略,但在当时,读者与原作的距离较大,这样的注释仍然不可缺少。但“朝日”的注释则无必要,译成“吸一支朝日烟”即可意蕴皆出。早期译作中的注释基本以常识性知识为主,是一种被动的介绍,带有当时翻译文学的时代共性,缺少译者的个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译介被赋予了更大的自由,注释也开始融入译者的个人偏好。尤其是伴随着译文的“异化倾向”,许多新鲜、时尚的词汇出现在译文中,注释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对作家、作品的介绍更加全面,尤其是女性作家的作品,从纯文学扩大到大众文学,其中对社会派作家、作品的译介尤多。山崎丰子便是其中之一。

山崎丰子的许多作品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彻底剖析社会阴暗面,因而成为日本社会派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浮华世家》(三卷本),1981年由叶渭渠、唐月梅翻译出版,后又被多次重译;《白色巨塔》最早于1994年由李成起、何乃英等人翻译出版,2006年、2009年被重译,引起我国读者的广泛关注。短篇小说《陪嫁钱》、《遗物》,长篇小说《女人的勋章》、《女系家族》、《两个祖国》、《不毛地带》、《不沉的太阳》等陆续被译成中文出版。比较山崎作品的译作可发现,同一部原作,因译者不同,翻译出版的时间不同,注释的数量和内容也大相径庭。

表1 山崎丰子作品译作注释比较

表2《白色巨塔》译作注释分析

如表1、表2所示,《浮华世家》的两个译本前后相距25年,由于译者相同,注释几乎未发生任何变化。其中有些注释内容,如“期货”、“外务省”、“信用购货卡”、“寿司”、“新干线”等已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完全可以省略。而《白色巨塔》的两个译本,出自不同译者之手,时间跨度也长达10年之久,与1994版译本相比,2006版译本注释数量多了近一倍,相同的仅有6处。在2006版译本中,译者省去了“近畿”、“厚生省”、“安乐死”等很多基础词汇的注释,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专业的医学术语,如“胸廓成形术”、“法洛氏四重症”、“细胞诊”等。这样的注释大约25处,约占注释总数的三分之一,体现出译者对作品不同角度的解读和个性化的翻译风格。

除专业术语以外,译者用词的“异化倾向”也是注释增加的原因之一。在《白色巨塔》2006版译本中,译者在词语的使用、搭配等方面尽量贴近原作,对日语中的汉语词汇采用了字形直译的方法。

③(又一)その上、花街の小唄や長唄の会へは必ず顔を出し、…(山崎豊子2002(一):73)

译文1:此外,每逢花街柳巷举办什么长、短歌会时,他也必定露面,…(1994:43)

译文2:而花街的小呗、长呗(译者注:日本传统的音乐艺术)聚会,他也一定参加,…(2006:29)

④(又一)ごぼごぼと咽喉を鳴らして番茶を飲み、…(山崎豊子2002(二):32)

译文1:咕嘟咕嘟地大口喝起粗茶,…(1994:274)

译文2: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喝着番茶(译者注:一种品质较差的日本茶),…(2006:181)

⑤丹前を着た野坂が姿を見せた。(山崎豊子2002(二):82)

译文1:不久身穿和服棉袍的野坂出现了。(1994:304)

译文2:不久后,穿着丹前(译者注:日本人在家穿的御寒棉袍)的野坂走了出来。(2006:200)

⑥(慶子)「まるで、明治時代の異人館ね、…」(山崎豊子2002(二):331)

译文 1:“这里简直是明治时代的洋人公馆,…”(1994:455)

译文2:“这里简直就像是明治时代的异人馆(译者注:外国人的公馆),…(2006:295)

例句中的“异化”处理,在让读者感受到日本风情的特有表现的同时,引导读者从最直观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审美取向,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一些直译词汇在汉语中尚不多见,因此在读者完全理解之前必须添加注释予以说明。

2.3 读者形态的变化与注释

译作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注释是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手段,应依据读者群中大多数人的欣赏水平,适应读者的需要。但是,在研究翻译理论时,翻译的服务对象——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往往被忽视。众所周知,一部文学作品的读者群构成十分复杂,既有对日本文学怀有浓厚兴趣、深谙日本文化的读者,也有仅对某部作品感兴趣的读者。译作的最终目的是将原作的全部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读者。因此,一部译作的翻译情况不仅要咨询专家的意见,更要搜集读者的反应,倾听读者的声音。也就是说,译者应该站在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去思考,去创作,而不应单纯从学者的层面去探讨。如今,对日本文学译作的评判一般主要依据发行量和专家的评论,而对于读者群结构的变化、读者的理解水平、接受程度等实际阅读情况,则鲜有人运用合理手段进行调查研究,也少有详尽资料可供佐证。

相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其读者群也不断变化。以山崎丰子的小说为例,许多读者是首先欣赏到由原作改编的影视作品后才重新阅读原作的。她的16部长篇小说中已有大半被以各种形式搬上银幕。国人最早接触山崎是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观看根据其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华丽的家族》而实现的,直到1981年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小说的中文译本;同年6月,中国电影出版社编写的《外国电影剧本丛刊》第5期中,收录了聂长振翻译的剧本《不毛之地》。进入2000年后,山崎的《白色巨塔》、《女系家族》、《浮华世家》、《不沉的太阳》、《不毛地带》等5部作品被拍成连续剧。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让许多中国观众一饱了眼福。不少青年观众在观赏剧作之后产生了阅读原作的兴趣。读者中,许多人并非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工作,仅仅是对日本文化感兴趣而已。这些读者缺乏必要的知识,即使对一些经常接触到的文化现象(词汇),大多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有必要通过注释等手段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信息补充。另外,由于日语的表达偏向暧昧,往往某个特定词汇的出现会影响一句话甚至是整段内容,若不能让读者理解透彻,便会严重影响原著含义的传达。

3 译作注释相关的几个问题

3.1 注释效果的检验

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者多是精通日语和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他们不仅能从语言文字上充分体会原作的韵味,更能通过原作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原始资料挖掘出作品的独特魅力,加之在翻译过程中的反复研读,对作品理解几近贴近作者。因此,在逻辑关系、词语调配、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希望将译文锤炼得尽善尽美。但是,读者能否从译文的字里行间获得同样的感受,翻译中的“异化倾向”是否更有效地拉近了读者与原作之间的距离,则需要认真检验并加以探讨。目前,译文的检验基本上是由业内的专门人士进行。“征求意见的对象往往只限于‘专家们’,而由于这些专家总喜欢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语言交际,因此有时对译文能否真正为一般读者所理解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谭载喜1999:246)

谭载喜(1999:250)依照奈达的翻译理论曾提出检验译文质量的标准有三:一是“忠实原文”,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二是易于理解;三是形式恰当,吸引读者。当然,作为必须忠实传递原作信息的译者,需要兼顾作者和读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是将原作的信息用直观、简洁的方式翻译过来就能使读者顺利地欣赏作品,而是应该站在大多数读者的立场上,充分考虑译文的用词会在读者阅读时发挥怎样的效应。运用各种手段清除读者阅读中的障碍,也是翻译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充分考虑读者群的实际情况,为便于理解和辨别词义加入合理的注释。

3.2 “文化空白”与注释

近年来,“文化空白”成为翻译理论研究中热议的话题,“主要体现在词汇的空缺上,……如何来填补这些空白则成为译者的义务和职责”。(陶振孝2005:102)中日两国虽然同属汉文化圈,所谓“同文同种”,但“异”是绝对的,两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与传统。作为岛国的日本,其文化尤其体现出岛国特有的“内在发展的自律性和外在交流的主体性”。(叶渭渠2005:294)这样的文化特质,不可避免地给日语中的汉语词汇附着上了独特的含义,如度量衡单位词汇,以及日本人创造的汉语词汇等。在将这些词语以同形词的形式直接植入汉语时,有必要、而且必须加注进行解释和说明。鲁迅先生在翻译菊池宽的历史小说《三浦右卫门的最后》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⑦在去这里四五町(译者注:三百六十尺为一町,合中尺三十四丈;三十六町为一里)的那边的街道上,…(2007:197)

⑧挥十八贯(译者注:一贯约中国六斤四两)铁棒如芋梗的勇士,…(2007:204)

叶渭渠、唐月梅翻译山崎丰子的名著《浮华世家》时也使用了这种方法。

⑨它的几千町步(译者注:一町步约等于一公顷)的山林财产就是属于万俵家的。(1981:19)

⑩面积达一万坪(译者注:一坪为三十六平方尺),…(1981:20)

[11]铺面有十间(译者注:一间约为1.8米)宽的太平超级商店门前,…(1981:72)

[12]政府预定在这家三反(译者注:一反相当于999.7平方米)大小的土地上,…(1981:253)

[13]而且净是大野猪,每头净重(去内脏)三十四贯(译者注:一贯相当于3.75公斤)。(1981:424)

再如:

[14]北アルプスの峰々が望まれ、鋭い稜線が雲一つない冴えきった空を明確に区切っている。(山崎豊子2002(五):136)

译文:可以望见北阿尔卑斯山脉的锐利棱线划开万里晴空的美景。(2006:351)

例14○是《白色巨塔》中财前五郎在日本金泽出席癌症学会的一幕。提起“北阿尔卑斯山”,广大读者的第一印象往往会联想到位于欧洲大陆的绵延雪山,而很难想到素有“日本屋脊”之称的飞驒山脉。类似这样的词汇在山崎作品的汉译本中还有很多,特别是她的晚期作品,很多场景以世界各地为舞台,涉及的地名、场所繁多。这些对于我国读者来说并不熟悉的内容,均可以理解为“文化空白”。所以,为保证不使读者产生误解,必须要加注说明。

还有一种“文化空白”现象值得深入思考。日语原作中一些用汉字书写的日本文化名词,其字形、字义均与汉语相差无几,采用字形直译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手段;但是,恰恰是这些与中国共通的文化名词,反而成了读者阅读理解的薄弱环节。比如:

[15]銀婚式祝いの名目で集めた鵜飼邸の書庫新築費を…(山崎豊子2002(二):390)

译文:(财前)银婚而增建书库的名义筹措到的祝贺金…(2006:317)

[16]特診患者からのお中元だそうだが、…(山崎豊子2002(一):268)

译文:“这是特诊患者送的中元贺礼,…”(2006:108)

首先,银婚属于西方传统文化,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虽然被认知和推广的速度很快,但对于一般的中国读者来说,“银婚”一词的概念却不十分清晰,属于“文化空白”,需要加注。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对“中元”一词的理解。农历七月十五为我国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调查结果表明,很多读者误认为是八月十五日。这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冲击。因此,在文学译作中对该类词汇加以注释,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字面的含义,增强译文的文化底蕴,更是一种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再如译作中的“玄关”、“中庭”、“伊丹机场”、“恳谈(会)”、“知事”、“津轻海峡”等直译的汉语词汇,在没有注释的情况下,读者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了解其含义,影响对作品的欣赏。

3.3 读音与注释

日本的出版物对文字要求严格,处理周全。出版了山崎丰子全部作品的新潮文库,对日文汉字的发音尤为重视。其文字使用原则规定:考虑到少年读者阅读方便,对难读的汉字以及固有名词、专有名词尽量标注读音。这项原则惠及的不单单是日本的青少年读者,也为外国读者提供了阅读和研究的便利。在《白色巨塔》2006版译本中,许多日文汉字被原封不动地翻译过来,并未加任何注释。

[17]今津走出南海线的诹访之森站检票口,…(2006:200)

[18]终于在丼池筋的布料批发街中拥有了自己的店面。(2006:269)

[19]询问过辻先生的座位后,…(2006:366)

例17○[18][19]中的三个汉字分别读作“诹(zōu)”、“丼(jǐng)”和“辻(shí)”。这样的汉字虽仅仅表示名称,但发音却极难掌握,尤其是“丼”这个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它的基本读音为“jǐng”,意同“井”;通过网络搜索可以了解到,江苏省常州市有个“窑丼村”,用于此地名时读作“dōng”。此类不常见的词汇在翻译时应该加注并标明汉语读音。

另外,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表达人物神情、感官、特质等的书面词汇,其形、意和汉语基本一致,经常被直译过来。仍以《白色巨塔》为例:

[20]…又一は、揶揄するように云った。(山崎豊子2002(二):50)

译文1:…又一,用揶揄的口气说。(1994:284)

译文2:…又一揶揄地说道。(2006:188)

[21](慶子)一切のものを睥睨しているような強さに満ち充ちているわ、…(山崎豊子2002(二):333)

译文1:“充满了睥视一切的力量。”(1994:456)

译文2:“有种睥睨一切的坚定。”(2006:296)

在上述例句中,被直译过来的书面词汇显得生硬,但若出于文体需要也无可厚非。然而,对于部分读者而言,对“揶揄(yéyú)”、“睥睨(pìnì)”的发音并不完全掌握、词义也一知半解,所以,必要的读音注释是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翻译中注释的重要性,作为翻译过程中最细小的工作,会直接影响原著信息的有效传递。

4 结束语

译作注释的首要功能是信息功能,通过在译作中添加注释,不仅可以丰富汉语表达,更是传播异国文化的有效手段,所以,注释现象将在译作中长期存在。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日益频繁,日本文学译作读者群对日本的了解不断深入,在今后的日本文学译作中,注释现象会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介绍传统文化、基本概念的注释会逐渐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翻译风格的“异化”及原作中新词的出现,注释又会出现稳定的新旧更替现象。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注释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增减,但注释的内容定会由常识向知识转变,由一般性信息向富有日本独特文化内涵的深度信息转变。这也是文学翻译注释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文学翻译注释发展的这一规律和趋势,对翻译者的知识积累和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译者首先要重视注释的作用,并在注释添加的基本认知上取得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增进中日两国的相互理解,最大限度地拉近两国文化的距离。

胡志挥.略谈文学翻译中的注释[J].外国语,1980(6).

李在辉.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J].外语学刊,2011(3).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鲁 迅.鲁迅译文选集(短篇小说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山崎丰子.女系家族[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

山崎丰子.女系家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山崎丰子.白色巨塔(上、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山崎丰子.白色巨塔(第一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山崎丰子.白色巨塔(第二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山崎丰子.浮华世家(上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山崎丰子.浮华世家(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向远.日本文学汉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王忠亮.关于文学翻译中的注释问题[J].外语学刊,1991(2).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康东元.日本近现代文学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赵稀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山崎豊子.白い巨塔(一~五)[M].東京:新潮社,2002.

猜你喜欢
山崎译作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what用法大搜索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能吃下去的“情书”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SOME汉译初探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