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忠 王静娅
(1、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桂林 541004)
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大危机之后,人们对“新能源”这一术语开始逐渐熟悉起来。新能源是指能源当中尚未被大规模开发利用,以新技术为开发基础,目前正处于研发之中的可再生能源[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技术水平下,人们对新能源的界定不同。现阶段来说,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由于这些特殊能源具有常规能源无可比拟的可再生性、清洁性,因此在“能源”一词前冠以“新”字。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化石能源被大量开采,濒临枯竭,世界范围内石油价格逐年攀升,能源危机时刻威胁着世界和平。与此同时,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污染物,全球温室效应日益显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好弥补传统能源系统的供应不足问题,有效解决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问题,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广西地处沿海偏内陆地区,人口众多,属于能源资源短缺省区,长久以来面临能源短缺、供求不平衡、需求缺口大等问题。从能源资源储量来看,广西煤炭资源稀缺,目前探明的储存量不到全国的0.3%,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几乎为零,虽然水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2]。《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广西能源总生产1951.85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电生产1519.53万吨标准煤,占77.85%,原煤生产428.48万吨标准煤,占21.95%,原油生产3.84万吨标准煤,占0.20%。由此可见,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等一次能源生产量较少,能源资源极其匮乏。从能源的消费结构来看,2010年广西能源总消费7918.97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消费1519.53万吨标准煤,占19.19%,原煤消费5084.20万吨标准煤,占64.20%,原油消费1315.24万吨标准煤,占16.61%,这表明在广西的能源消耗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占了80.81%,清洁能源消费不足20%,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给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从能源的供求结构来看,广西能源供求矛盾比较突出,2010年广西能源消费总量是7918.97万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是1951.85万吨标准煤,能源生产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65%,至少75.35%的能源供给都需要从外进口,如此低的能源自给率表明广西能源自我供给严重不足,能源供应对外依赖度很大。最后,分析近年广西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缺口情况,根据广西统计年鉴数据,近10年来能源产消缺口逐年加大。一是因为广西先天能源资源禀赋不足,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到极限。二是因为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大量的能源消耗。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主力军能源功不可没。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迅猛态势,广西如果还是按照当前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发展,能源需求缺口过大、能源供给不足问题必将阻碍广西前进。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战略物资,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广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569.8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4511.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1%。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广西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目前在广西经济发展中,以第二产业贡献最大,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广西依靠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会改变,而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值能耗较高,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需求最多。由此,能源日益成为广西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果仅靠目前的能源供应量,广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能源消费量过快增长、能源短缺等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罗马俱乐部”的经济学家就已经对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他们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中着重强调了能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3]。图1显示,2000─2010年广西GDP总量和能源消费量随时间变化的对比曲线。从图中非常直观地看出,伴随着GDP的增加,能源的消费量也是逐年增加的。从两条曲线的走势来看,GDP和能源的消费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密联系。
为验证图1中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广西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分别选用广西1978─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ENG)作为反映能源消耗的指标,1978—2010年广西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数据来源: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
为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减少可能发生的“伪回归”现象,首先对原始数据取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分别对自变量ln(ENG)、自变量l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6.0得出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对数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原始数列ln(ENG)、ln(GDP)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二次差分后,均为平稳数列,属于二阶单整。
本文采用两步检验法(EG检验)对ln(GDP)、ln(ENG)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利用Eviews 6.0对原始数据(取对数之后的数据)进行OLS回归。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从表2中观察,回归方程估计的参数都很显著,调整后的判定系数达到0.966519。说明拟合效果较好,并都通过了回归系数的T检验和方程的F检验。再对残差e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表3 残差单位根检验
从表3中看出,在显著水平5%下,残差e序列具有平稳性,能源消费和GDP存在协整关系。
由于两个样本的数据序列ln(GDP)、ln(ENG)均为不平稳数列,而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前提在于序列的平稳性,所以只能对两个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Eviews6.0,得出结论如表4。
表4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表4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只有D2 ln(ENG)是D2 ln(GDP)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如果序列ln(ENG)年度数据的差值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 ln(GDP)年度数据之间的差值。
分析以上的模型计量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广西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并且从能源消耗到经济增长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能源消耗是广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若广西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必须增加能源供给。
广西虽然常规能源的储量有限,但可再生能源却十分充足。由于低纬度的地理优势,广西具有夏长冬短、日照充足的独特气候条件,这样的气候优势使得广西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其次,广西内陆的部分地区,风能资源密集,以湘桂走廊为代表的地区可提供大量的风能资源,同时,广西的北部湾地区全年沿海平均风速为15.25米/秒,风速大,波动小,风向较为稳定,为风力发电提供丰富的风能资源[4]。在生物质能方面,广西的甘蔗、木薯产量连续十年稳居第一,如果加以充分利用,这些生物质能源可提供大量燃料乙醇。在发展核电方面,防城港市核电建设产电能力强大,而且今后国家出于安全发展能源战略考虑,将广西确定为今后建设核电站的首选地区,广西发展核电优势和趋势明显。
如此丰富的新能源,为广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保障,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弥补能源产消之间的巨大差额。新能源不同于一次性的化石能源,本身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在自然条件下即可形成,也不存在储量不足的问题。广西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新能源这些特点正好符合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要求。广西已进入“十二五”时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效保障了能源持续稳定供给。其次,新能源能够优化广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经济成本。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标志着广西结束了以往从外地调运的能源供给模式,避免了能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输成本,降低能源价格,为广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我国长久以来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广西是中国的一个农业省份,自然也不例外。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办法,而能源又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从广西农村实际情况看,能源资源配置不均,能源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民生活用能得不到保证,农村发展没有充足的能源作保障,能源问题制约着农村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广西人口众多,农村人口4229万,占总人口的82%,人均纯收入4543元/年,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6.7%,城乡收入差别悬殊。然而,能源价格却远远超出农民的收入水平,很多农民根本用不起能源。这是因为广西的能源资源储量不足,大部分的常规能源只能从省外调运,本来不菲的能源价格又附加了额外的交通成本,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在收入不均等的条件下,农民支付的能源价格却和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相同,这就导致在生活用能方面收入偏低的农村居民无力承担高昂的能源价格。在工业用能方面,急速发展的乡镇企业缺少足够的能源提供发展动力。大量的生活工业能源被城镇居民享有,农村没有充足的能源进行建设,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与此相反,城镇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基础上又有充足的能源做后盾,经济发展更加快速。周而复始,“马太效应”使得广西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分化更加明显,社会全面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另一方面,广西能源资源禀赋稀缺,有限的能源只能先满足工业需求较多的城市,能源资源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配置不均,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只能依靠传统的方式,使用薪柴、秸秆等一次生物质能源解决自身生活用能不足问题。这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会产生烟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使得能源大量被浪费。例如作为燃料的秸秆被直接燃烧后,不能再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肥力下降,链条循环式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2]。长久下去,农业生产系统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考验,能源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农村发展不起来,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突出,广西城乡和谐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就业问题是社会文明另一个重要体现。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广西从业人员2923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6.66%。和谐社会讲究的是“以人为本”,所以增加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就业的增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是保持社会安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5]。广西经济发展处于急速上升阶段,稳定的经济增长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然而,如前文所讨论的广西能源与经济发展关系来看,能源的短缺已经制约了广西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起来,就无法带动就业,从而将产生一系列不利于社会文明发展的问题。
究根溯源,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广西,农村发展不起来,城乡差距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根本原因在于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供应不足,农村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用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缓解农村用能紧缺,为农民增收节支。以广西农村沼气发展为例,截止到2009年11月底,广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352万座,沼气池入户率达44%,为全国沼气池入率最高的省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448处,小型沼气工程907处[3]。一直以来,沼气是农村建设重点发展对象,沼气制造成本低廉,可以完全代替天然气、煤气,用于烧水、做饭、点灯,同时每年提供的沼液还可以制成生物性农药和生态有机肥料。统计资料显示,广西目前每年还可提供8800万吨沼液、沼渣优质有机肥料,为农民增收节支约50亿元,全区已有1400万农民直接受益[3]。广西不仅沼气发展潜力大,在太阳能热水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木薯乙醇燃料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些新能源的发展使得农村用能紧缺状况得到缓解。同时,发展新能源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第二,新能源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环境。还是以农村最常用的新能源沼气为例,沼气的形成是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放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主要成分和天然气一样,都是甲烷。它的推广一方面使得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有充足的能源满足生活用能,而且不产生任何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随处可见的秸秆、树叶、杂草等杂物收集起来,重新利用,提高了农民的用能品质,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近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光热、光电转换技术、木薯乙醇技术以及秸秆气化技术也逐步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农村的生活、工业用能得到满足,农民也不会因基本的用能需要砍伐山上植被,从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能源是农村建设的基础,新能源是农村建设的发展动力,广西广大农村依靠新能源的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逐步缩小与城镇的差距,为社会全面进步创造良好条件。在增加就业方面。从长期来看,广西对能源的依赖更加严重,新能源正逐渐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广西新能源产业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多个领域,未来这些新能源领域能够提供上千亿的投资,创造成百上千个就业机会。再者,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产业也能够对就业起促进作用。一般来说,新能源产业多数是技术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其上下游产业,如零部件加工、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是劳动密集型,这些行业都能够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广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许多城市诸如桂林也一直以山清水秀著称,生态环境幽美已经成为广西向世界人民展示自身魅力的招牌。可是现在这块招牌正在被破坏,罪魁祸首就是能源消耗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目前,广西正处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日益增加,其中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常规能源消耗大约占到70.5%。众所周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产生酸雨效应,致使土壤和水体酸化,农作物减产,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广西目前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表5显示广西从1995年以后每隔5年的工业污染排放情况。
表5 主要年份工业污染排放情况
从各年份污染物排放量来看,二氧化硫排放量出现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而烟尘排放量在2005年之后有所降低。这是因为近些年广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付诸努力,环境治理卓有成效。尽管如此,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的排放量却一直是只增不减,2010年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是8584万吨,是1995年排放量的5倍。究其原因是快速的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广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燃烧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污染物致使广西环境整体下降,经济、能源、环境三者矛盾突出、相互制约。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向世界各国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到45%。广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计划,到2015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807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61吨标准煤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52.7万吨,比2010年的57.2万吨下降7.9%[6]。按照目前污染物的排放速度,广西很难完成2015年节能减排目标。
整体而言,以煤为主的大量能源消耗,给广西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未来数百年都无法治理好的生态环境破坏,事实也会证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能源发展模式最终得不偿失。广西迫切需要发展新能源。首先,发展新能源是对非再生能源资源的保护。常规能源的形成都是经过上亿年的演化,储量有限,属一次性能源。相比较而言,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且储量丰富,这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弥补能源缺口,使得常规能源的开采程度回归到合理范围,避免由于国民经济超负荷发展引发的能源危机。其次,新能源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对广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需求干净能源的呼声高涨。当今世界各地都在提倡低碳经济,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新能源成为广西保护环境的首要选择。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污染少、环保的特点。相对于燃煤发电,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可有效减少碳排量。以秸秆为例,秸秆是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0.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达1%[6]。目前广西可供开发的新能源储量非常大,这为广西缓解环境压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实现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广西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环保、安全、清洁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广西区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引领广西社会向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未来广西在新能源的支持下,必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可打造出一个“山青水秀生态美”的民族品牌,新能源的发展对保护广西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全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选择,也是广西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广西必须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抢占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这将对解决广西能源短缺、能源产消缺口巨大、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城乡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产生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1]史丹.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态势[J].决策与信息,2010,(10).
[2]高飞飞.论农村新能源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330.
[3]曾广宇,等.广西农村沼气建设的做法与经验[J].广西林业科学,2011,(1):72.
[4]周燕.我国区域能源环境影响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2009.
[5]王维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Z].西部开发10周年论坛,2009.
[6]马国波.湖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