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角色扮演”教学的实践探析——信息安全之主题讨论《信息安全是法律更重要还是自律更重要》教学设计

2012-08-27 21:19蔡军连
中小学电教 2012年5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信息安全信息技术

☆ 蔡军连

(深圳市宝安中学,广东深圳 518000)

信息技术课“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就是根据信息课教学的需要,分析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设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角色的想象、创造、感受、体验、思考与讨论,从而真切地感受教学内容,达到学习的目的。在信息技术课上,针对某个教学主题,教师让学生事先了解若干背景知识或信息,或者教师现场展示若干不同论点、论据,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或立场的倾向,通过自愿选择或教师指派,扮演对应的角色。这些角色不仅包括持有不同主张、观点、利益的各个方面的人物,通常还有中立者、旁观者或类似于裁判员、教练员等角色。通过发表论点、辩论、裁决等方式或环节,最后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使有时难以形成解决方案,至少可以让学生们对问题更具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1]

学生在扮演角色之前首先了解学习内容、选定角色收集材料,为角色做知识上的准备,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然后在角色扮演的时候,不管是自己发言还是观看他人发言,或是作记录,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对于全体学生来说,角色扮演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传统乃至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学都比较重视技术技能和应用计算机处理日常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对现代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流、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与周围人群和谐相处的能力、信息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培养不够重视,角色扮演教学就为学生发展这些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并突破了传统的只以计算机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框架。因此,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能力发展的过程。下面就以信息技术课的信息安全这一章的主题讨论《信息安全是法律更重要还是自律更重要》为例进行阐述。

一、基于“角色扮演”的主题讨论《信息安全是法律更重要还是自律更重要》的教学设计

1.学习内容及需求分析

本次课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 信息安全》的总结课,主题讨论:信息安全是法律更重要还是自律更重要。

在学习信息安全一章后,学生掌握了一些维护信息安全的技术,了解了一些道德法规,从感性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信息安全是一个焦点的社会问题,本课是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使自己的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次,从而自觉地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加强个人自律,加强社会道德责任感,共同维护信息安全,这也正是他们亟待提高的素养。

2.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采用的是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角色扮演用于教学时,它更适合于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人。初中或以上年级的学生,社会上的人士都是适用的。对于高中生以上的人的问题应该更具有深度和挑战性。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在前面学习了整章的内容后,以主题讨论的形式对整章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思考对他们来说既新颖也充满了激情和挑战。

3.使用的背景材料

“熊猫烧香”病毒最早发现是在2006年的11月份,在2007年初,它迅速化身数百种,不断入侵个人电脑,感染门户网站,击溃企业数据系统……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为此发出紧急通知。数百万台电脑悉数中招,一时间人人自危。它的蔓延拷问着网络的公共安全,同时引发了一场虚拟世界里“道”与“魔”的较量.反病毒工程师和民间反病毒人士纷纷投身其中。直到2月12日,“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李俊最终被湖北警方抓获并判4年。对此,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评论。

4.学习目标分析

通过课前的热身(即学生根据教师事先给出的背景材料先准备观点、论据),以及在课堂中互动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思考和深刻的认识,从而促使自己自觉维护信息安全和学习保障信息安全的技能,也开阔了思维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本课为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5.学习方法:角色扮演

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第6章“信息安全”的特点,将西方的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运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全身心地投入并主动思考问题;通过各种角色的演绎,让学生们对一个事物具有不同视角的深度了解与换位思考。从而达到“学习方法的获得与锤炼,比具体的学习内容更重要;在思考与对比中动态地形成结论,比既定的结论更重要”。本次课以角色扮演的各个操作步骤为驱动,达成上述的教学目的。

6.所用课时:2 课时

第1课时和课后的时间用于准备阶段;第2课时用于教学的实施。

二、基于主题讨论《信息安全是法律更重要还是自律更重要》教学设计的学习过程(2课时)(如表1)

整个学习过程包含三个阶段九个步骤:

表1 教学过程

三、基于“角色扮演”教学的学习评价

本课例是本人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角色扮演教学的实践研究》中的一个案例,也是笔者参与西方教学模式研究的其中一种模式。

四、基于“角色扮演”教学的评价

角色扮演法教学属于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它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慢热型的。但学生在学习兴趣、课堂的学习效果上有着显著的提高。所以,关于这种方法的学习评价以课后的问卷调查来进行。目的是了解采用角色扮演教学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对某些内容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效果,旨在为了解该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可行性及改进。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调查对象为笔者所教的高中一年级4个班。问卷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从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课堂的学习效果;(3)从教材的适应范围。

五、教学反思

对于这次课,每一轮的思考、每一次的讨论,都让笔者有新的收获,以及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收益非浅。通过多次实践和课前课后多轮的思考、讨论、修改和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关于教材。至于学科教材上的内容,哪些章节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来组织教学的问题,这要靠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发现、开发与总结。

(2)关于课前热身。课前热身是最关键的,为了学生更有目的更有方向性地准备,教师要做好指引,列出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不是仅仅抛出一个讨论主题。

(3)关于背景材料。事件背景应该选择学生熟悉、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的材料。

(4)关于课堂讨论。教师(或学生)主持人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谈话内容是否偏题了,若有,一定要适当指出并引回到主题中。同时,教师作结束发言时应该鼓励大家将讨论带到课后。

(5)关于角色问题。课堂中,所设立的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由学生来担任,教师只在课堂引入和总结发言时出现。

(6)由于从不同的方面与视角来考虑问题,势必形成分歧、甚至是剧烈的冲突。教师(或学生)作为主持人,要注意照顾到各方面(各角色)的诉求与需要,尽量让过程朝着“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的方面演绎。拿捏不好,就容易因失当而变味,或导致教学模式走形。

在角色扮演的课堂中,教师充当必要时的服务者或组织者即可,也可尝试让学生来充当主持人,但所选的学生应该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教师即使不担任某角色,只要参与其中,也定然收获颇多,正所谓“教学相长”。

[1](美)乔伊斯(Bruce Joyce)等著,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张春光博客: http://bz.baoan.net.cn/bzblog/user_files/bz167/archives/2007/16.html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信息安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角色扮演游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