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丽丽
(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历史与社会》新旧课标对比的理性思考
缪丽丽
(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研究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是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迫切要求。通过对历史与社会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以便按照课标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思考
黑格尔说: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当结果的时候,果实又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代替花朵。它们形式不同,相互排斥而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在有机统一体中彼此同样重要,构成整体的生命。
历史与社会原课标发展到新课标就好比一个生命中经历花蕾、花朵、果实的过程。本文将从黑格尔的“花蕾·花朵·果实”比喻说视角对历史与社会新课标进行哲学审视,提出一些拙见。
正如黑格尔那个美丽的比喻提到的,花蕾孕育花朵,花朵孕育果实。花朵和果实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了花蕾的存在,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和内容肯定了花蕾的存在。同样一种新认识的形成并不是对旧认识的简单否定,而是应该包含有对先前认识的兼容与超越。课程性质与理念的“新”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是在全面反思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与不足、汲取国外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是在继承中的创新。
新课标性质中的人文性、开放性,理念中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自主发展,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历史眼光、提高辩证地认识社会的能力,鼓励探究式学习、增强社会实践能力,都继承原课标的性质与理念。新课标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原有的课程性质和理念表述更加到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原课标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原课标的综合性包括知识、方法、历史与现实、认识角度的综合等。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更多的一线老师已逐步接受了这种理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综合到什么程度,综合后应该实现怎样的目标等产生了困惑。新课标对综合性的界定更强调了培养学生视野和能力的综合。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到:“强化学科整合,形成综合视野。”这更加强化了本课程独具的综合特性。
(2)在原有的课程性质与理念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例如,课程性质增加了“实践性”,强调历史与现实生活、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课程理念增加了“改进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即不仅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评价的多元化,不仅考查了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也检验和改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样借用黑格尔那句话,花蕾孕育了花朵,花朵又孕育了果实。但是最终花蕾被怒放的花朵代替,花朵又被结出的硕果给取代,这种现象应是植物自然成长的必然。同样,一种认识被另一种新的观念所代替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新课程标准打破了原来的知识体系,重新建构知识框架,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原课标的框架思路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分为生活的世界、传承的文明、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在这样主题指导下的原课程的内容目标与思想品德有较多雷同,相对于历史与地理的分科课程,其史地方面的知识不够对称,特别是地理知识更为欠缺。因此,新课标重新建构知识框架,大体分为三个主题,即生活的时空、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和发展的选择。与原课标相比,虽然还是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但以历史线索为主导构建总体框架,地理知识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重在形成“历史”和“社会”两条主线索的交叉与综合,这样的设计为呈现内容目标提供了具有整合功能的框架。
原课标每个主题的内容都由两级目标构成,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内容目标)。新课标将原课标一级目标的呈现方式改变成专题呈现,每个主题下面都设立四个专题。我们以主题二为例进行比较。
从比较中可以发现原课标在一级目标的设置上逻辑联系不强,新课标的专题之间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每个专题设置上运用“切片法”整合历史知识。如专题1与专题3,采用的是横切法,即选取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行研究。即通过横切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发展水平情况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如专题2,选取不同时期、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进行研究,是纵切法。通过纵切研究,能够清楚地发现某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找到其中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从未间断、绵延不绝的,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如专题4,选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进行研究,是斜切法。通过斜切研究,可以发现某些历史相似处从而达到借鉴之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与方法。
原课标主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新课标主题二——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演进1.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专题1.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华文明的渊源2.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专题2.集中讲述秦统一后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3.考察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专题3.有侧重地讲述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凸显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趋势4.通过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专题4.综合前三个专题的讲述,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5.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6.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再次引用黑格尔的话,花蕾孕育花朵,花朵孕育果实。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一样,但它们一起构成了整体生命,果实是以一种新的形式与内容来展现生命。如果把课标的主题与专题比喻成形式,那内容目标就是内容,新课标很好地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宏观上看,内容目标根据主题相应增加了一些内容。例如,主题一下增加了 1-1-7、1-2-3、1-3-3、1-3-4、1-4-5;主题二下增加了2-3-6。有些内容目标进行扩展,例如,原课标2-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与2-4-4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这两条内容目标扩展为3-1-2辛亥革命;3-1-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1-4中国共产党;3-1-5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8条内容目标。内容目标更加充实、具体、细致。
从微观上看,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在表述上使用的动词包括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水平)、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模仿和独立操作水平)、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经历、认同和内化三个水平)。相比较原课标,关键词表述更加准确到位,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更关注于知识的获取途径,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以新课标内容目标“2-2-4讲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为例。其特点和取向在于:首先,表述更加明确。与原课标相比(原课标2-6-2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课标表述更加科学(中国改为中华),内容指向明确(民族交往的故事),层次清晰(讲述、说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教学核心与目标明确。教学的主题内涵不再是具体的史实,而是通过史实——讲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实现对历史的理解(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再次,体现了历史意识开放式培养的要求。课标对教学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并没有予以结论性的规范,而是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感悟与学习(感性认识阶段),经过充分理解、生成、建构,上升到价值判断(理性认识阶段)。
通过对“2-2-4讲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的解读,我们可以根据内容目标对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交往的典型事例(描述)。其次,通过阅读有关材料,如历史地图、国家政策等,了解民族交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了解)。再次,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作出正确而简要的分析说明(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调动已有的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例如,构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文明进程中重要的历史结论等。在评价建议中,新课标增加了目标评价,内容目标的充实,有益于目标评价的展开与落实。
与旧课标相比,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已经在理念、体系和内容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难度,也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新课标更强调灵活性,更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对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无疑是个正确的导向。我们只有不断探索研究,才能使新的课程标准发挥更大的功效。
[1]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改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钱桂林.理性跨越——对新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吴秋亚.同为综合不同历史——两套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J].文教资料,2008.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