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水
(抚顺市雷锋小学,辽宁 抚顺 113001)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山 水
(抚顺市雷锋小学,辽宁 抚顺 11300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养成探究钻研的良好习惯和持续培养小学生良性的思维品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条件、专业能力、认知差异等等,所以要规避这些问题,从细节着眼才能突破瓶颈,换来生动鲜活有生命力的课堂。每个学科的特点不同,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尝试做好以下工作。
小学数学教材经历过几次改编,应当说现在推行使用的数学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结构呈现明显。多数教师在使用时遵照教材编排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最大限度地理清一至六年级的文本内容,掌握各部分知识的衔接成为解读教材、用好教材的关键。新的课程体系,变过去课程结构的单一化为多元化。数学教材内容也由原来的计算为主向四个领域扩展着,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这四个领域中每一个年段,每一个年级的教材编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是教师心中应该有的宏观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解读教材,具体分析章节知识。现将教材内容整理如下(仅以“数与代数”中的“数的认识”部分为例)。
●一年上
一单元《数一数》
三单元《1-5的认识》
六单元《6-10的认识》
七单元《11-20个数的认识》
●一年下
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百以内的数、比较大小)
●二年下
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小)
●三年上
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
●三年下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四年上
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
●四年下
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五年上
一单元《小数乘法》(积得近似值)
二单元《小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
●五年下
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因数、倍数;2/3/5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
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认识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上述内容清楚呈现不同年级关于“数的认识”编排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抓准知识前瞻与后续内容,有利于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
对于数学教学内容有了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后,还需要对各册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微观细化。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每节课均离不开练习环节,所以,针对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划分出单元教学要点,练习题目归类、扩展题目预设是课前备课工作之一。仅以三年级下册两个单元为例说明(见下表)。
单元内容 知识要点 书上基本题目 重点题目 扩展题目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月日1.正确计算除法试题(口算、笔算)2.会用乘法验算3.估算4.解决问题与本单元知识点的联系P18-8P21-4P23-3P26-2、4P35-2P36-3 P24-7、8P27-6、7P34-7P37-6 1.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会判断平年、闰年。2.熟记每个月的天数,平、闰年的天数。3.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4.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1.租车、租船等实际问题,结合估算,注意剩余人的处理。2.课外积累。3.□÷9=26……○当○最大,□=?4.补充竖式P48- 做 一 做 P51-6P50-1、3(填空、判断、选择)P55-4、5 P54-2P55-6、7 1.判断、选择题的课外积累。2.2000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3.制作某一个月的月历。4.判断星期几
教学时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无法用统一划归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更需要考虑教学对象间的差异,客观规划、预设教学内容,尽力把课堂想呈现的内容写实化,而且做到有更改的空隙。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三全一重”,即教学目标要设计全面、教学过程要统揽全局、教学用具要使用全速,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或面临的问题。只有从目标上、过程中、用具等方面科学构建,并在预设时细致考虑学生的受教情况,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有效延展和创造性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讲在前、练在后,练习成为学生巩固新知、提高技能的手段。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探究知识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听数学”与“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做数学”恐怕更能让学生全身投入。所以,在数学课堂加大学生做的时间、做的指导、做的反思……也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练习中自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率。讲授固然需要,老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讲授简练、直接、有趣味、引深思,否则就无需讲,而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得到师长的肯定、鼓励或好评会激发起强烈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点对学生加以评价。往往是预设好做,生成难抓。这直接体现出教师的知识视野、关注范围和教学智慧等因素的反应情况。教师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学生的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既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这一切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于当前教师成长的路径,撰写课后反思应该成为所有教师课堂教学的延展工作,因为反思让人自省过失、自觉改进、自悟真谛,这是内在能动地学习革新过程,这是做好教学的强大推进力;同时教师的职业限定其需要持续学习,只有自学、互学才能保证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保证自己教授的知识日久常新。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和储备最离不开的就是反思和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幸福,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校本研训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因为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能促进教师完成角色转型,保证新课程向纵深发展。正是这种“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教研,让每一位教师走向自己生活的舞台,激起强大的创造热情,从而带动一批教师在研究中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新课程改革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这必将触及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原有问题,课堂教学高效化是教育发展的归宿,制约其形成的因素众多,所以,需要从教者立足自身课堂不断求索,让自己在实践中收获一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