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仕金学校 李云春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发展,而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虽然人的活动的动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动的产生、持续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现结合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的思考和尝试.
“乐其师方能信其道”,唯有和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紧张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时教师一次极为亲切的眼神可以激励学生,而一次阴沉的脸色可以使大都数学生的思维进入抑制状态.因此,教师应充分采用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眼光,在学生面前坦诚自己的不足,教师采用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对于形成激励思考、敢于创新、不怕出错的氛围大有好处.只有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支持性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数学思维活动又表现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寻找思维素材.其次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设计一些有疑问性、思维性、说理性、扩散性等特点的问题,同时要结合本班实际,设计一些有梯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思维角色.例如:学习“角的比较”一节课时,有的学生认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种说法不妥,提出疑问:“角的边是两条射线,射线不能度量,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怎么能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呢?”.学生这种善于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老师应适时给予鼓励,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解题教学中,不应就题论题,讲完了事,应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同时,对于同一道题,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思考它的解法,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更广阔、更灵活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兴趣性,揭示数学的内在美与和谐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来,再把图形运用于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保持长久的创新兴趣.例如在几何教学中选择例题,要注意一题多问,一题多形,一题多解.
例如:图1、2、3中已知 BD、CE、AF 分 别 是△ABC的高,BD与CE相交于H.
问题1:图1中根据已知条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问题2:图1中有哪些角相等?有几对相似三角形?
问题3:图1中有哪些线段成比例?
问题4:图2中你猜想还有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
问题5:图3中还有哪些三角形相似?∠AFE=∠AFD吗?
问题6:H点是△DEF的什么线的交点?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的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其导入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让学生喜爱、使学生惊奇的情境中,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情景创设的手段多样,故事讲述、实物模型、电脑动画、演示实验、表演操作等都能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注意力专注于情境中,主动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条件.有趣的画面,有趣的问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激起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的动机来自强烈的求知欲望,来自广泛又专一的兴趣,兴趣会促使一个人善于发现、思索问题,从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然而,比创新的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来自创造者的强烈的好奇心,在一定意义上说,好奇心就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每一个正常人的成长时代,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他们见到外界的任何一件新鲜事物,几乎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当他们在认识中遇到困难和难题时,强烈的好奇心往往可以使他们坚持探索、发现目标,并且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怎样才能得到圆满的答案.这便是好奇心在促使他们了解世界.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喜欢探索的精神,并利用这种特点激发求知欲望,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发明创新的故事,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励学生从小立志成才.并教育学生小时侯学习有创造性,长大以后才会有创造发明,从而为以后开创性的工作播下种子.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不是一朝半夕的事,这还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强化,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积极思维,长此下去,学生有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能力也相应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