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波 (温州中学 浙江温州 325014)
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如何让课堂真正地有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笔者有幸参加了2011年浙江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以下为笔者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初三的书本中就已出现,刚开始备课时感觉内容较单薄.但是几次讨论下来后,发现其实有几个问题没那么简单.
(1)为什么会想到用频率的稳定值来作为概率?
(2)为什么频率会越来越“稳定”?
(3)为什么抛硬币的频率稳定在0.5,而不是稳定在 0.500 1,或者 0.498?
(4)如何体现多次重复试验?
针对以上的困惑,通过多次讨论后,笔者认为,这4个问题恰恰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搞清楚它们也就弄清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在多次磨课后,笔者做了这样的处理.
师:奥运冠军射击命中靶心也是随机事件,为什么还让杜丽去参加奥运会,而不是别人?
(微笑地指向一位女生.)
师:如果让这位女生去参加,有可能获得金牌吗?
(有,大家发出善意的笑声!)
师:那为什么不派她去呢?
生1:她获奖的可能性比较小,杜丽获得金牌的可能性比较大.
师:哦.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初中就曾引进概率来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那如何获得随机事件的概率?杜丽的射击水平大家并不太了解,那我们就来研究熟悉的硬币.
(教师展示足球画面,并请出一位男生.)
师:假设你成为球队队长,你会选硬币的哪一面?
生2:正面.选反面也可以,两面出现的可能性一样.
师: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众人点头.)
师:那能否想个办法说明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生3:抛抛看,看一下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是否一样?
师:好,就按同学说的,大家抛抛看.
(教师强调试验的各项条件,试验后汇总数据.)
师:为什么大家所得的试验结果,即频率并不完全一致?
(众人思索,有学生说次数不够多.)
师:次数如果够多,大家的结果会完全一致吗.
生4:在每一次试验中,试验结果就是不确定的.
(学生纷纷点头.)
师:书上要求每个小组将试验结果加起来,再全班加起来,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生5:想增加次数,体现多次.
师:那这样能不能严格代替多次重复试验?
生5:不能,毕竟硬币不一样,也不是同一个人,条件不一样.
至此大家明白,加起来只能是近似地看作增加试验次数,并且次数也不多,因此考虑借助计算机模拟.笔者模拟几组抛1 000次的情况,将其输入Excel,并制成图像,如图1所示.
图1
师:通过对比,我们能发现什么现象?
生6: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接近于0.5.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是对的,但是“接近”这词似乎不妥,抛10次时就有频率是0.5.仔细观察一下,在10次试验中频率的波动范围是多大?小组加起来后,频率波动范围多大?1 000次试验呢?该用哪个词表述更为准确?
生7:“稳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0.5附近.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接着教师用计算机模拟抛掷1 000次过程中,每抛一次后所对应的频率变化,并展示了历史上数学家的试验,让学生再次强有力地感受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的值越来越稳定在0.5的附近”.
师:今天,我们站在伟人的肩膀上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其实大家早知道,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确定的.概率用来度量可能性的大小,那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不是某个确定的常数?
(学生们点头.)
师:每次试验正面向上的频率是不是都是相同的值?
学生们齐声回答:不是,频率具有随机性.
师:能否用某次试验的频率作为概率?例如,皮尔逊试验获得的频率是0.500 5,能否将0.500 5作为皮尔逊试验的概率呢?
生8:这次做出来是0.500 5,再做一次24 000次试验的频率不一定是0.500 5;我们再多抛几次可能就是另外的数了,概率应当是确定的数.
师:用哪个量作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好呢?
(学生陷入沉思.)
生9:刚才通过试验,发现抛硬币正面向上和朝下的频率是随机的,但它会越来越稳定在0.5附近,可以考虑用频率的稳定值来作为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
(其他学生纷纷点头.)
师:显然不能用某次试验的频率作为概率.通过刚才的试验,发现硬币正面向上的频率稳定在常数0.5附近,因此大家都觉得频率的稳定值0.5作为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比较合适.0.5即50%的可能性是硬币正面向上,也比较符合我们的客观认知.
至此,师生共同实现重点、难点突破,对频率和概率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已能自己总结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例是笔者参加2011年浙江省优质课比赛的课堂实录,在比赛时得到了省内兄弟学校的同仁和与会的高中数学特级教师、专家的点评.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引发了笔者更多、更深的思考,整理如下: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任务之一是提问题,提好问题.模棱两可的问题往往会误导学生.数学问题不能随口而出,应该是画龙点睛,一语中的,直指本质.当然并非所有的环节都要提问,为得到某个结论,刨根问底没有必要.问题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上课要尽量展示学生原生态思维的发生过程,教师的问题一定要问得明白,要带有目的性、指向性.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问题.如本课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加以适当地追问,自然地引出“稳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讲,不一定是好事.上课有时无声胜有声,让学生讲,让学生悟,比教师讲的效果可能更好.如为什么会选用频率的稳定值作为概率,讲出来很容易,但是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选哪个量合适呢?”留下的空白,就是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空间.数学课堂应有语言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并且应由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完成,一旦离开了这些,课堂就失去了生命力.
数学教学要围绕数学的本质,关注课本.所有的教学环节,所有情景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揭示数学本质.什么是随机事件?为什么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怎么样去研究?我们讲的不是实例本身,而是围绕着数学本质,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课本中以抛硬币为载体,是否可以改变呢?如抛骰子、摸球,是否更有新意?这个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关注课本,为什么在初中学习概率后再学习?为什么要选用硬币?为什么一定要试验?这么多的为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数学教学是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把简单的问题讲清楚,让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
笔者前后磨了十几节课,节节都有新的感触,有2点特别深刻:
(1)为什么会想到用频率的稳定值?为什么会想到这个“稳定”?为什么抛硬币的概率是0.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知识不是灌输给学生,而是他们自然建构而成的.从刚开始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自言自语”,慢慢地过渡到学生自己发现随着试验次数增加,频率越来越稳定在0.5附近,到最后大家都能认识到用频率的稳定值比较合适,期间经历了十几节课.由教师告诉学生和让学生自己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对问题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思维从问题开始,好的问题能使思维得到真正地提高,从开始的“对不对、好不好”,变成追问“为什么、如果我们这样做将……、书上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能严格代替吗”,到最后继续追问“用哪个好呢、怎么办”——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深度反而被激发了出来,真正地“动”起来.本节课借助几个关键性问题突破难点.
笔者刚开始在备这节课时,感觉内容简单无聊,到最后觉得这节课挺有意思,甚至很想再上一次.但是平时的课能这么磨吗?平时上课,不可能如此磨课,那该怎么办?很多教师问:“能做到有效教学当然最好,但不教我具体方法又怎么做到这一点?”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这样程度的思考,那么高目标很难实现.课堂必须“动”起来,如果教师有这样强烈的愿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具体的方法.不去想,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有效教学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1] 张景中,任宏硕.漫话数学[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