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超
1 松江区区位图
上海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其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其他城市有很多借鉴作用。随着城市化推进,上海中心城的建设空间日渐减少以及中心区人口日渐稠密,研究发现在市中心建设量已经萎缩而且人口密度过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而城市郊区作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持,是优化配置各种要素的重要聚集地。“十五”计划提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实行由上海中心城转向郊区的战略转移,以“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居民化、城乡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郊区城镇建设大规模展开。郊区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处于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的过渡与转型时期, 过渡性特征是这时期最典型的特征,也由于上海的快速城市化推进导致了其郊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作为上海“一城九镇”试点的松江新城凭借其规模、功能和现状发展条件,成为中心城疏解人口的主要地区,因而其城市化道路很具代表性及借鉴意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松江区的城市化道路,研究郊区城市化的发展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的西南部,地处黄浦江上游,长江三角洲要冲。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与金山区接壤,西北与青浦区毗连(图1)。区域总面积604平方公里。是上海连接浙江和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门户,既是上海对外辐射的窗口又是南方各省进驻上海的桥头堡。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松江区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从加快“三大”发展(大工业、大旅游、大农业)到提出“三个集中”的发展思路(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到形成“一城三区”的规模(松江新城主城、松江工业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五厍现代农业园区),再到提出“一城三片”的全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市场化经营管理、多元化投资建设、区域化总体布局、开放性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使松江在全市郊区城市化中始终处于前列。
在2002年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召开后,上海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郊区扩展。近年来,郊区各区县积极响应“三个集中”战略,加快城市化步伐:新型城区的建设,从“一城九镇”发展为“二城八镇”,再到“三城九镇”。市政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均向郊区延伸。产业布局调整后,大量工业园区、科技开发区正在建设,新项目不断落户郊区。松江区则作为典型,一直处于探索郊区城市化道路的前列。
在上海新一轮的发展中,上海战略重心从中心城逐步向整个市域扩散,依靠郊区的发展推动上海建成更加完善的“两个中心”。上海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想赋予了松江全新的发展定位和广阔的拓展空间,在目前上海启动郊区发展战略、构建郊区“绿色商务走廊”的时机,松江区也从中获得较大的发展机遇。城市形态日益现代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且城市规模和区域在不断迅速扩大。但同样在松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也暴露了许多未曾预料的问题。
本研究即从松江城市化主要动力机制入手,研究其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思考可能的应对办法。
众所周知,城市通常以建立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作为郊区城市化推进手段,松江出口加工区及工业区的建立即是这种城市化模式的体现。
松江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一个以粮油、蔬菜为主的农业大县,是上海市的“米粮仓”和“菜篮子”。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土地级差效应显现,原本位于中心城的工业逐渐外迁到郊区。为迎合这种势头,自1990年代松江自主开发上海市郊第一个市级工业区以来,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松江还应势创办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启动松江科技园区。由此形成了国家、市、区三级工业园区框架,松江对上海市的GDP贡献也随之发生了跨越式跳跃。
大规模的工业外迁虽然在短时间内加速了松江的城市化进程,但是这种城市化动力同样也造成了几个方面问题。
《摘编》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积累的宝贵经验,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充满基层工作经验的百科全书,也是一本指导当代青年干事创业,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书,更是一本心系黎民、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感言书。
(1)交通问题
松江工业区位于老城东部,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完毕。园区内用地性质较为单一,以仓储用地及工业用地为主,而诸如商业、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都位于老城区内,这是功能分区规划思想的体现,也导致在工业区工作的居民每天必须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到达工业区内,出现了伴有早高峰和晚高峰的钟摆式交通流,不仅造成了道路使用强度的不均匀性,也使职工在通勤时间成本上花费较大;由于工业区配套服务设施的缺乏,给生产企业带来了诸多不便,如食宿等问题。
(2)土地及污染问题
由于工业园区是通过规划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因此这期间大量的农田被占,然而很多的工厂厂区内却只见草皮不见建筑,政府以低廉的价格将土地转让给工业,因此许多工厂为了发展而囤积了很多土地。有的则具有一定投机性,有的单位利用政策优势,低价进地,高价卖出。甚至远远超过自身的需求,导致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形成了占用与破坏、粗放与浪费并存的不良局面。郊区农村原本具有空气清新、景致优美、环境宁静等生态优势,但随着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产生了空气污浊、噪声污染、水质下降等负面效应。松江区同很多城市郊区一样,在享受工业化的同时却损失了环境质量。从而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大学城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石,由于其庞大的建设规模及人口,因而也是城市化主要动力机制之一。
随着上海中心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能的转换,高等院校纷纷在郊区选择新校址,这也成为市政府推动郊区快速城市化的一大手段。松江大学城的建设使新城建设发展无论在规模、环境质量,还是城市品质、文化品位和国际知名度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飞跃,也为松江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大大加速了周边房地产的开发,还促进了产业的高级化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大学城的建设为松江新城的城市化提供了有力的助力,但是也因其自身独特的功能特征及规划方面的不完善产生了一些问题。
2 松江城区混乱的城市风貌
(1)功能单一导致缺乏活力
虽然大学城设施现代、环境良好,但是由于其巨大的规模和特殊的性质,大学城内一到周末和假期就出现了“空城”现象,大批的公共设施的利用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作为大学城,其理想的功能是产学研一体,但是位于松江大学城内的学校几乎都是文科类院校,也就是说相对的科研性不强,因此很多学生在周末或假期选择回家,这也是造成“空城”的重要原因。
(2)交通压力造成与社会互动的有限性
大学不仅是信息的集散地,尤其需要与社会互动和交流,然而大学城对外交通建设却滞后于城市建设。由于松江新城离市中心即信息中心较远,这使大学城与社会互动难度大。虽然轻轨建成后,大学城到上海市区通勤时间比以往大大缩短,但是其交通的便捷性仍未与其本身规模相匹配,其克服空间距离的能力仍旧十分薄弱,30 公里的距离对于上海市市区与松江大学城之间的人员、物质、信息交流成本的影响不容忽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与大学城的互动合作。另外松江老城缺乏与大学相适应的金融文化产业,也没有积极的交通联系,这使大学城更像是一个孤岛,使得大学城的效益未能被最大化的利用。
(3)文化差距加剧城乡二元矛盾
松江大学城建立以前,所在地区原以农业为主,大部分人口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活动,文化素质比较低下,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市化加速后即大学城的建立使松江新增的大批高素质、高学历人口与原有的低素质人口并存,文化上的二元结构必然导致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快速的城市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原住民的素质提升未能符合城市化速率,文化上的有限性导致其大都只能担当低端的工作,再加上外来高素质人口竞争,有的甚至面临失业。这势必加剧了城乡二元对立,激化矛盾。
松江古称华亭,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但是快速的城市化和消极的保护导致她也淹没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松江快速城市化造成大量传统风貌建筑被迫拆除,拥有“上海之根”美称的松江渐渐丢失了历史,淡化了自身的风貌特色。
市政府的郊区城市化战略从“一城九镇”发展为“二城八镇”,再到“三城九镇”。其建设的中心思想是“引进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具体是指将上海郊区城镇的新建城区按照欧美不同国家的小镇风格进行设计。这些城镇因此被媒体称为“万国城镇”。然而当时就有人质疑,这样不就是摈弃了历史传统而大搞洋文化。
松江新城被定位为英式风格,首先建成的泰晤士小镇的建筑风貌及空间处理上非常欧化,环境良好,但是毕竟和松江传统风貌格格不入,丢失了传统风貌导致其风貌处在一个不中不洋的尴尬境地。松江新城和其他新城一样想一步到位地创造出自己的个性,但却忽略了文化的根基。正如同济大学张松教授所说:“城镇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息息相关,蕴蓄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因此,你不可能在短期内制造、抄袭、移植甚至克隆出一个特色来。一个有魅力的城镇特色只能认认真真地长期培植。”各种各样建筑形式混杂最终导致了松江传统风貌的丢失以及城市风貌的混乱(图2)。
此外,松江的英式风格小镇定位为高端的别墅住宅区,建在公共交通不便的地区且房价高昂,建成后人烟稀少,只有“有车阶级”才能自由来往该地区,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也导致了这片区域成为一片“富人区”,极易造成贫富阶层的分化,进而产生社会问题。
松江城区快速扩张型城市化过程中,吸引了大量位于农村的年轻、有文化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率先转向城镇,然而原本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不高,再加上这部分人口的流失使得新城周边农村的发展受到限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城区的快速城市化造就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这势必也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他们通常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对城郊结合部的房屋需求庞大,但城市里有限的房源和相对较高的租金导致其选择到周边农村租房,于是大批被征地后的新城周边郊区农民利用市政府政策,即允许农民可以申请一定面积的宅基地自建住宅的契机,超标和随意扩建私宅,甚至违章搭建,用于出租获利。这不仅导致地区布局凌乱、环境恶劣、治安混乱等后果,也由于有可观的收入而导致一些村民拒绝进一步城市化,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这也是松江城郊结合部的通病。
当然郊区快速城市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但希望政府和规划部门能及时获得反馈,并通过调整规划使城市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针对松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其他郊区的发展有所帮助。
首要任务必然是要保护耕地,根据需求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在新增建设用地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供地,更重要的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当考虑土地供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适度超前的特性来供应土地,即从原来的以项目之需供地到现在的以经济良性发展之需供地,这是供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对于保护耕地和用地、供地观念的转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工业区和大学城地区应该考虑更多的混合用地的性质,工业用地的使用应紧凑集中,而不是盲目地大范围圈地。对于工业区应该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加强节能减排。一些一类工业可适当结合居住用地布局,使职工能够就近工作,也能降低交通压力。在工业区中适当增加商业服务设施,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对于大学城片区应该考虑增加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大学公共设施的开放性来吸引周边居民,提升地区活力和提高设施的使用率。
3 松江新城现状实景图(网上资料)
应该大力发挥大学的影响力提高地区人口素质,让更多的市民能够接近大学,利用大学的资源,缓和城乡矛盾。政府也应积极地组织培训教育农业人口和半农业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使其能适应快速的城市化,最终能积极地融入到城市化进程中为其做贡献。
新城是地方的新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强行的复制无法适应居民的需求,也很难与当地文化产生共鸣。正因为如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和风貌的保护,尽量利用现代的手法来演绎传统。这样既能尊重历史,又具有时代感,增强地区人民的归属感、自豪感。也因为其不同的特色才能对中心城的人口产生吸引力。
上海郊区的城市化由于其不同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政策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松江也以其独特的角色和模式给新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教材(图3,图4),其中既有成功也有教训。城市规划是力求不断实现的学问,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制定反馈对策才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才能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希望对于松江区城市化的思考能为郊区城市化的研究添砖加瓦。
4 松江新城规划效果图(网上资料)
[1]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松江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06-2020年)[R].2007.
[2] 熊竞. 城市化进程中特大城市郊区社区发展研究——以上海浦东为例[J].规划师,2005(1):12-16.
[3] 杨保军.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城市规划,2004(10):26-34.
[4] 戴晓玲,侯宇红. 再谈“一城九镇”[J] .规划师,2008(3):90-92.
[5] 于伯华,郑新奇. 耕地危机与城市化进程的盲目性[J]. 城市问题,2003(3):58-60,24.
[6] 张松,等. 话说上海“万国城镇”的建设[J].时代建筑,2001(1):78-80.
[7] 夏丽卿. 新城规划建设的回顾及建议[J]. 上海城市规划,2011(5):3-4.
[8] 孙强. 临港新城低碳城市规划探索与实践[J]. 上海城市规划,2011(5):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