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卓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口译是一种由源语 (Source Language)到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的双向语言交流的实践活动。两种语言在口译活动中不断交替使用,构成了译员的全部工作语言。但作为译员个体而言,大多数人习得语言有先有后,先入为主的一种固化成为其母语,后天习得的语言则成为其目标学习语言。目前,大多数译员或口译学习者处于双语不平衡状态,主要是因为母语的主导优势使得其第二语言被干扰或弱化。因此,了解口译中的双语合成现象,遵循一定的规律开展口译教学,是提高目前口译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
双语者 (Bilingual)是指掌握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双语现象 (Bilingualism)是指与双语者习得、使用两种语言有关的现象和规律。[1]双语现象既可以分为社会双语现象 (Social Bilingualism)和个体双语现象 (Individual Bilingualism),[2]又可以分为合成性双语现象 (Compound Bilingualism)和并列性双语现象 (Coordinate Bilingualism)。[3]社会双语现象研究整个社会和群体现象,个体双语现象则从微观入手,反映着每个个体身上的双语表现。双语合成现象不仅在社会群体中会有体现,更在每个个体上会有明显的表征。大部分的人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发展所限使得出生后只能接触一种语言,与其后天习得的语言相比,前一语言获得了先天的优势,逐渐固化并发展成其母语,于是另一种语言出现了不平衡的趋势,需要借助母语“翻译”才能完成双语交流,母语处于完全的主导地位并且更为熟练。并列双语者由于有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使得其掌握的二种语言同时处于平衡状态,发展水平接近,能在适当的语境中自由的进行语言的切换,而不需要借助另一种语言 (母语)进行理解。
笔者在澳洲学习访问期间,曾对当地的华人留学生和华人移民二代进行过双语现象的调查,调查以现场进行口译对话,模拟真实环境为考查背景;分别由代表着双语合成者的10位留学生 (以“A”代表)和平衡双语者的10位移民二代 (以“B”代表)进行现场双向翻译。其结果为在语言的流畅度上无明显的差别,尤其是部分在雅思口语中获得较高分数的A类人群基本上能流利地表达、顺畅沟通。但A类学生由于长期在一种语言中生活,在双语的交替转换中语言的使用相对更为僵硬。如: “您先走!”A类人群的处理为“Please go first!”B类人群的处理为“After you!”翻译这些生活用语,留学生更拘泥于字面意义;而双语平衡的移民二代则会更灵活的处理句子的使用,因为A类学生没有适当的语言环境,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以教科书学习和不真实的交际环境为主要的训练方式。
在言语应变力上,当A类人群听到不熟悉的词汇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词汇,则会出现长时间的停顿或语塞以处理寻找对应语言的工作。这正是合成双语者的典型特征。在语言学习中其语义逐步贮存在自己的语料库中,A类人群主要进行的是寻找对应语义的工作,包括寻找对应的词汇、词组、短语等语言形式的字词含义,而遗忘语境、主题及交际环境、语气等其他重要语言外信息。当其无法在语料库中获得相应的信息时,A类人群常常显得手足无措,迫使翻译过程停顿下来;B类人群则能充分调动语言外的信息,参考语境、交际环境,充分调动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修正语言和词汇的使用,以实现沟通和交流为最终目的,并不完全拘泥于语言的形式。对A类人群,能找到对应的词汇则是最大的成功,即使交际双方出现误会或迷惑都无法改变合成双语者在之后的翻译中不断寻找对应词汇;而B类人群,很少搬用字典意义上的语言意义,而是把每个字词的翻译都放到一定的语境,以篇章和段落为思考的基点,使得翻译出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细腻,甩开了语言外在的束缚,使得沟通和交流更为流畅。
在调查中,A类和B类人群在双语文化和思维角度上有较大的差别。这与留学生长期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更倾向于迂回式的思考方式有关;而B类学生由于在两种文化的浸润下,能灵活地根据内容和交际需要调整句顺和表达方式,使得交际双方能很快达成共识和理解。例如:“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更多的A类学生会用直译的方式,这引起交际一方的疑惑:“既然是款待客人,为什么不好好招待,最后才来道歉?”B类学生则顺应文化特性,译成“Hope you've enjoyed yourself”,尽管语句字面意义与原句完全背离,但双方却实现了顺利的沟通和理解。
双语平衡尽管是口译工作者的最佳状态,也是许多优秀译员的共同特质,但大部分口译学习者都处在双语不平衡的状态。尤其是中国学生,以汉语为其母语对汉语声调的感知一般多位于右脑各个语言中枢区域,对抽象的汉字图形处理一般也位于左脑,但是对其他图形的处理却位于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4]这与以拼音文字语言 (如英语)为母语的双语者在语言文字的处理上表现不相似。同时绝大部分的口译学习者都不可能拥有移民二代这样的优越的双语环境,能够促使其向平衡双语者顺利过渡,这意味着学校教学的有效策略是促使“合成双语现象”改变的重要手段。
1.真实交际环境练习。合成双语者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缺乏真实的环境,只能以教科书为主要训练材料、以模拟环境下的情景为训练背景。尽管这种练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法及达到一定的口语和口译水平,但却远远不能满足真实交际环境下较高语境和语级的口译需要。尽管有些优秀学生口译熟练程度也相当高,但在接触真实语境后,还是由于第二语言的弱势而显得力不从心。在口译教学中可根据口译工作语言的需要,设定不同层次的语境和语级,并引入真实的交际环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立语言实验室,聘请专门的外籍人士担任目标语言的操作者,使学习者感受到教科书以外的、真实口语应用环境中的各种层次的语言,包括低语级的日常交流、闲聊及高语级的庄严、正式的发布会或交流会。将学生组织到真实的翻译现场中,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可将其课程学分中加入现场翻译实践小时数作为其获得学分的基本要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Queensland University)要求学生满足40小时的现场口译工作量才能获得毕业证书,英国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也要求学生要有30小时的实践工作经验才能顺利毕业。
2.副语言信息练习。副语言信息是指语言发布者在言语外的其他信息,包括肢体语言、表情、语气以及语言发布过程中的停顿、迟疑、反复等对言语信息做出有力提示的纯语言外的信息。这些信息将发言人的主旨指向它所想要发布的实质性的内容,而非语言所表现出的片面的、相反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合成双语者通常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以语言知识的扎实和完美演绎视为终极目标,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副语言信息起着更至关重要的作用。巴黎高翻学院释意派早就提出“纯语言学对语言形式的分析不能令人满意地用于口译理论研究,因为这些分析忽视了语言的驾御者——人的因素。”[5]正是因为合成双语者常常忽略副语言信息及说话人本身的因素,使得交流中断或者译出语南辕北辙,在教学中注重副语言信息的训练也就势在必行。在体态训练中要求发言人不断增加肢体语言,用肢体语言代表说话人未完成的语段,由学生进行揣摩并选择合适的译出方式。可故意采取多种干扰项,以增加学生的判断和辨别力。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Austin)早在1969就在其《言语行为》中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指出人类的间接言语行为更能传达人的真实意图。因此,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是间接言语行为的典型表达方式。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听译训练中加入大量的言外音训练,跳出文字表面的框架意义,通过推理判断出说话人的内在意图,也是口译学生的重要训练科目。语气训练包括语调和声调两个方面,语调和声调的高低长短变化,再加上重音和节奏会衍生出一系列丰富多变的语言表达形式,产生出不同的说话意图。在教学中,对同一个句子或同一个语段反复进行不同语调、声调配对练习并配以不同的重音和节奏加以对比训练,同时反复模仿不同的语调和声调,揣摩说话的意图。
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意味着译员在口译工作中,不仅是语言的传输者,更是文化的交流者。译员“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6]对于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它指的是译者所持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对文化的敏感性。[7]由于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在各个民族之间有较大的差别,这使得不少学校在口译培训中只注重语言的训练,而忽略或不重视文化的差异性,导致语言流畅,沟通却不畅。因此,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转化双语合成现象的有力手段。针对以上情况可在教学中开设跨文化对比课程,将文化差异性作为教学的重点,熟悉目的语的政治、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文化等,尤其是对《圣经》和《古希腊神话》要有充分的理解和熟悉。熟悉本民族文化,积累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知识也是重要的文化意识培养手段。可允许口译专业的学生选修中文文史哲方向的学分以作为文化交际课的补充。如果条件允许能让学生赴目的语国家进行进修,近距离接触其文化自然仍是最好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之一。
虽然双语合成现象目前还十分普遍,尤其是在中国以图形文字符号作为基本的交流工具与西语的字母符号在表达和思维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在以上的调查中还是有令人振奋的现象:有个别生长环境为母语环境,但在沟通和交际中仍能不逊于平衡双语者的被调查者,他们虽然不具备B类人群的优越的语言环境,但在其学习和生活中能有意地参与到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注意培养跨文化意识,在关注语言本身的同时把副语言作为训练的重点。事实上,合成双语者和平衡双语者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严格,在有效的训练和具备良好的语言条件下,是能够向平衡双语者进行转化的。◆
[1]刘育红.译员:并列双语者抑或合成双语者?[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6.
[2]Baker,Colin.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3rd edition)[M].Sydney,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1:2.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北京旅游出版社,1998.60.
[4]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143.
[5]D·塞莱丝科维奇,M·勒代雷.翻译必须释意[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4.22.
[6]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4.
[7]赵军峰.商务英语口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7.